這不是一個強求的世界

這不是一個強求的世界。一切因爲我們發生的,都不會離開;一切因別人發生的,都是過客。我們都只是娑婆世界的一粒微塵,做好每個人自己就足夠了。

有這麼一個故事,在一個熱帶地區,有一位傳教士決定帶幾位教區的村民乘坐飛機,讓他們感受一下飛行的興奮。當他們乘坐飛機飛越過他們的村莊、羣山、河流,森林時,村民們只是偶爾向窗外望去,絲毫沒有傳教士所期待的興奮感。

飛機落地後,村民們從飛機上走下來,沒有人因爲這次神奇之旅而心情有什麼不同。傳教士急着想知道他們的感受,於是問他們:“這難道一點兒也不神奇嗎?我們飛到了天上,越過房屋,越過樹林,越過高山,見到你們從來也沒有見過的東西。”

村民們一臉漠然,其中一個村民表示:“這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昆蟲也能飛,鳥也能飛,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們飛起來非常高興。”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羅伯特·福格爾說,美國人獲得的生活舒適程度甚至是100年前皇室貴族所無緣享受的,但又有幾個美國人的幸福感真正超過了百年前的皇室貴族呢?

西方神經學專家的研究告訴我們,人類感受快樂和幸福的潛能是有限的。我們原以爲只要隨着財富的增加,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快樂,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仍然受到新煩惱的攪擾,即使我們擁有更先進的設備和更舒適的條件,人的煩惱從來沒有中斷過。

美國經濟學家理查德·伊斯特林研究的結論是:就財富和幸福的關係而言,只有在貧窮國家,總體生活滿意度才與平均收入呈正比關係。只要最低生存標準達到了,這種相關性很快就會瓦解。

人的慾望永無止境,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里,生活有太多的煩惱,要適時調整自己,懂得取捨,減輕自己的負擔。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