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叛逆(草稿勿耽误你时间)

成都认证PD讲师的课堂上,我们组把典型的青少年商讨成上面这个样子。不得不说,有些夸张呀!――――――――――――――――――

孩子很小的时候,我是完全没有‘叛逆’这个词语的概念的,第一次听亲人说青春期有点感觉,是大女儿大概在四年级的时候。记得我当时不知道在批评女儿什么问题。正在我家做客的孩子二姑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你现在说她还能听,等她上了初中到了青春叛逆期,那才不好管……”

――――――――――――――――――

有人把青春期是怎样一个阶段,用了“四容易两难”五个字言简意赅的概括了。*最容易叛逆;*最容易和家长较劲;*最容易厌学;*最容易走上歪路。*最难沟通;*最难引导。无疑!这上面任何一条都让人不陌生,都是无形的刀,都有杀伤力。――――――――――――――――――

第一次亲眼叛逆,是我很熟悉的一个孩子,这孩子读书一直很棒!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都是年级前几名,特别是小学时语文数学总是双百,这曾一直让我以为我们的下一代孩子都这么棒!我以为满分对新时代的孩子们来说应该是正常现象。直到我自己孩子上小学,我才知道,不是这样的,不是谁都是学霸资质,而那个孩子正好具有学霸气质,他是所有认识他们的人眼中的是个学习的料。因此,这样的孩子谁也不会想把他和“相当叛逆”这四个刺眼的字联系在一起,尽管,你或许要说,谁还没个叛逆的时候?呵呵!高一的时候,那孩子居然突然说不想上学了,呆在家里躺了一个星期,一副大爷就不想上学,你们耐我何的“小无赖”样儿。我还被请他们家里,做继续上学的思想工作。那天,当我见到我以前眼中帅气自信阳光的小男孩儿,却因为‘青春叛逆’这四个字,而顶着个鸡窝头,眼神儿说不上是暗淡还是很不屑……我真正吓了一跳,我印象深刻只有学习吃力的孩子才会有这种‘厌学’行为,这么个别人口中眼里的优秀孩子,咋也叛逆到厌学?当然,我知道,高中跟小学初中不同,在高中拔尖那多半也是顶着压力的,但我了解到他在学习上压力不是太大,不去学校上课,纯粹就是觉得不上学很酷,这种觉得不上学酷,是明显的青春期叛逆表现。我从那一天开始真正知道叛逆挺可怕。――――――――――――――――――

大女儿四年级的时候,有一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当天送女儿上学路上的见闻,是关于我亲眼所见的初中生叛逆,我是这样写的。

今天早上送孩子上学,快到校门口时看见一对母子,儿子个子快有妈妈高了,这孩子穿着校服揹着书包,一看便知是个初中生,妈妈的手紧紧拉着儿子的手臂,面对来来往往的路人不好意思地对着儿子低语,尽管妈妈戴着口罩,但我们经过他们身边,还是很清楚地听到妈妈说话声音带着哽咽,她边说边期许地看着孩子,但孩子的脸却转向另一边。我第一反应:这是个苦口婆心的无助妈妈;我第二反应:这是个正处在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等我送完孩子往回走,他们还在原地,也就两三分钟的时间吧,我再见的情景是:孩子已泪流满面样子十分委屈,嘴里愤愤地说:"你让我去哪儿啊?",这时妈妈说什么我没听见,只见她的手依然抓着孩子,表情复杂,声音是沙哑而低沉的..........我脑子里再次想到"青春叛逆期"这几个字,不禁打了个寒颤,想说:"现在的父母真难当啊!"可我也想说:"原来的父母也一样不好当啊!"最后我不得不说:"天下父母都不容易啊!"。以上是在我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听见,看见,以及心里能想象到的叛逆。――――――――――――――――――

后来,有了老二,孩子爸说教孩子你最擅长,你还是做带孩子的事吧!于是,我信了他的话。我把公司注销以后,成了全职妈妈,但闲不住的我,爱折腾的我,求上进的我,爱学习的我,开始走进家长课堂。(从此,我便走上了一条学习当个好妈妈这条不归路,除了花精力,还有个叫做学本领的代名词一一一白花花的学费银子。是的,把自己变成学生,走进父母课堂学习如何做妈妈,真的是花了我精力和金子不计其数呀!)下图是在一次家长课堂上,我们几位爸爸妈妈在认真讨论完美孩子的形象,我记得,画完完美形象后,我们每个人看着“美图”在心里把自己的宝贝孩子与形容完美孩子的词一对照,全都不好意思又非常好意思地笑了,哈哈!几个组讨论的结果是,生活中根本没有完美的孩子,完美的孩子只能在想象中存在呀!确实!根本没有完美的孩子,就像我文中讲的那个人人称赞羡慕的优秀的孩子,也会有让父母头疼苦恼甚至孩子自己都觉得不像自己的时候。不是吗?――――――――――――――――――

因为学习了青春期教育,因为手握着青春期讲师证,也因为经验。写这篇文章,我其实特别想说的是,十几岁的孩子还没有长大他们的行为只是暂时的,过了那一段时间就好了。后来那个孩子跟父母较完劲儿后又回学校上课了,高考考了一本。后面参加省级公务员考试,笔试第三名,加上面试的分,最终以总分第二名的成绩录取。可见,叛逆真就是一段时间。叛逆也并不可怕。――――――――――――――――――

记得去上认证青春期讲师的课。课程开始,导师让我们按照家里孩子的年龄大小顺序围坐。这样摆坐的瞬间,所有孩子大的家长都对孩子小的家长顿生羡慕感。至于原来,明显的都不用问,孩子小没到青春期,就意味着一切还有更多更好陪伴教育的机会。――――――――――――――――――

我们都清楚,作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如果不学习,仅靠自己成长的那点经历和道听途说的观点,是很难做好父母的。所以,羡慕是真心的。――――――――――――――――――

当然,如果不学习,可能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遗憾。毕竟,父母就是不学习怎么陪伴孩子,孩子也会跟着时间自然长大。只是,学习和不学习肯定是有区别的。我一直学习如何做父母。是我知道自己的能力经验不足,我知道我们需要通过学习,才能够让自己和孩子的心更近一些。总之,我希望通过学习能够让自己在陪伴养育孩子过程中,减少一些遗憾吧。――――――――――――――――――

我们都深深地觉得,为什么孩子在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好好的去引导,没有用心有效去陪伴,没有用方法和耐心去帮他/她在小时候就养成各种好习惯,现在孩子大了。开始叛逆不听话了,再沟通也难了。――――――――――――――――――

接下来,导师说我们都曾是青春期的孩子,想想自己有没有过叛逆呢?只沉默了大概五秒钟的时间,所有人都说有。只有我,想来想去也想不出来,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小时候我就是个公认的乖乖女,没有什么叛逆的。――――――――――――――――――

导师让每个人把自己曾经叛逆的事情写下来,然后念出来。我什么也没写。直到听到一个同学说看小说,我一下来劲了,看小说?那可是我小时候的强项啊!我问导师,看小说也算叛逆吗?老师说,该学习的小时候不好好学习,看小说那是算叛逆的。――――――――――――――――――

说起我小时候看小说,天啦!真把我自己吓坏了。我很小的时候,武侠小说,什么古龙,鬼谷子,金庸,言情小说琼瑶岑凯伦等只要租书店有的畅销书都全看了个遍。我想,我小时候大明大摆的看小说,爸妈没有管我,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乖巧,他们相信我不会瞎看。但是,他们不知道,其实,小时候看太多跟学习无关的小说真的不好,直接能影响一生啊!果然,小说看多了,直接的结果就是早熟。前段时间翻自己十八九岁的日记,被自己晚自习写情诗这一行为,吓坏了!――――――――――――――――――

18岁,花一样的年龄,我写了《等待》这首小情诗,这应该算青春大叛逆吧!回看自己的青春期,再来看看自己孩子这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年龄。心里多少会有一些安慰。――――――――――――――――――

当然,除了叛逆我十八岁的日记里还有柔软,跟我们小时候还算简单的环境相比,现在是一个更令人焦虑的时代,如果我们认为青春期的孩子现在的种种行为意味着他永远这样,我们就会更加的焦急。没有方法的管教只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只要孩子心地善良,无论他现在怎么叛逆,都不会成长为一个恶魔。他们现在只是还在慢慢长大,他们正在个性化的过程中,他们现在的种种行为都是暂时的,因为他们在竭尽全力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在探索如何从孩子变成大人。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只要给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给她足够的相信,这样的孩子怎么成长都不会太差的。――――――――――――――――――

我很感恩自己多年以前就知道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在我们身上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诠释所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说,发生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看待所发生的事情。因此,是我们每次所做的决定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自己。

我经常回忆自己的童年和青春时光,是因为我知道记忆是一种隐喻,是我们隐藏自己人生信条的地方。记忆可以帮助我发现,那些主宰者我人生的,我自己觉察不到的人生信条和决定。而我了解自己越多,我就能更好地养育青春期的孩子。当我了解到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人生逻辑,我也就更愿意充满好奇心的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想法、感受和决定。

我们现在对待孩子的方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其实就深深影响让孩子长大后对人生的看法,对他人的看法以及如何解决问题。

所以,有时候感觉父母的责任真的很重大啊!我希望:我的孩子们都能成长为乐观豁达的人!

至于,完美,嘿嘿,大白天的想什么呢?哈哈!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