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彩仙靈(練字打卡11)

這是昨天和前天的練字情況,由於不滿意前天寫的字,加上愛人和女兒都在家裏,有許多其它的事要做,便沒有時間再寫文打卡。昨天抽時間對照着字帖重新寫了寫,感覺整體上要好一些。看一看對比圖,能分清哪一張是先寫的,哪一張是後寫的嗎?爲什麼?

“畫彩仙靈”與前面的“圖寫禽獸”構成一句話,說的就是宮殿裏面到處都是雕樑畫棟,有花有草、有飛鳥有走獸,還有天仙與神靈等,絢麗多彩。

網上查找到的翻譯爲:“圖寫禽獸”,宮殿裏面雕樑畫棟,樑柱檐井、牆壁匾額上面,畫滿了飛禽走獸;還有用“青黃赤白赫、黑紅紫綠藍”,五彩十色繪畫的天仙和神靈,真是絢麗多彩,目不暇給。這種情景就是此地講的“畫彩仙靈”。

對於“畫彩仙靈”中的“僊”字,我復又到網上認真地查了一遍,有說:“仙”的繁體字就是其本身,但有異體字“仚”、“佡”和“僲”等。而“遷”字的繁體字則爲“遷”。因此,可以確定,這是那些古人的筆誤吧。

這個論證,尚不嚴謹,不足爲憑。若是說得不對,請朋友們一笑而過就好。當然,若有更清晰合理的論證,我也特別樂意接受。

下面,我要說的便是與這個繁體字“僊”和“遷”有關的小故事。

那一年,我們一家人趁春節假期,抽時間到張家界風景區去旅遊了兩天(那門票是四天內有效的)。在第二天下山時,遇見一座小橋,上面書寫有“三僊橋”三個大字。女兒問我,這是什麼橋?我便告訴她,這兩個字是繁體字,對應的就叫作“三仙橋”啦。女兒表示已經get到了。

又一年,我們利用國慶節假期,駕車到山西進行了一次深度遊,先後到恆山、五臺山等地領略了豐厚的人文歷史,也欣賞了優美的自然風光。其中,到大同雲岡石窟時,更是爲這雄偉壯觀、多姿多彩、形態各異的石雕所吸引。

從相關的資料介紹中得知,這些石雕始建於北魏,雲岡石窟的開鑿從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續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後60多年。此後各朝代均有修整。

那時,女兒已經學過相關歷史,知道魏孝文帝遷都的歷史典故。“孝文帝遷都洛陽是由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發動的遷都行動,正式完成於太和十八年(494)。目的是實行漢化,是北魏實行漢化最重要的措施。”

遊覽過程中,看到有一個石碑上刻有“遷都”字樣,我便故意逗女兒:“你看,這是'卷都'洛陽嗎?”女兒還未及回答。

這時,旁邊有一對父子走過,我聽見那位爸爸大聲地對他孩子說:“遷都。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好吧,我被徹底打敗了。是遷都。謝謝。

然後,我繼續與女兒一起復習魏孝文帝遷都的原因,以及爲什麼不是直接動員遷都,而是通過“帶領文武百官大舉伐齊,然後在南伐途中造成遷都的既成事實”。

女兒調皮地眨了眨眼睛,以怪怪的音調對我說:“遷都,不是'卷都'。哈哈哈~”

好吧,我也要笑抽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