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教學反思

最近教學進度很快,今天教授了《光的折射》。本節教學我由一個互動遊戲“杯中窺幣”開始,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良好的實驗效果,讓我很滿意。

充分利用光源和玻璃磚,我結合演示在黑板上畫下了相應的光路,回顧光的反射介紹六個基本概念:入射點、入射角、折射角、入射光線、折射光線和法線,即一點、兩角、三線。在此基礎上重點講述光的折射規律,起初直接利用光路可以觀察到的三線位置關係“共面”和“異側”總結出來;緊接着演示光由空氣進入水和玻璃中的情景,總結出“光由空氣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時,折射光線向法線靠攏,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增大”的結論。並由此設疑:在折射現象中折射角是不是一定小於入射角呢?有人不假思索就說是的,也有人說“不一定吧”,我順勢問他“爲什麼呢?你的理由是什麼?”不過從課堂實際情況來看,並沒有令我滿意的答案。可見這個點學生的思維還是沒有發散開來,我只能利用演示中光由玻璃磚再次進入空氣的實景,並結合光路的可逆性來引導和講述,光由水或玻璃進入空氣的情境。不過在回答上面問題時,有同學提到了垂直入射的情況,說此時折射角等於入射角,我也給予了肯定和表揚。並進一步演示了垂直入射的光路,完整的總結和陳述了光的折射規律。

學以致用環節,設計了兩個練習,一是畫出一束光穿過玻璃磚的光路;二是結合圖形解釋“杯子窺幣”的光學原理也,由創設問題情境到解釋其背後的科學原理,也是對於課前導入的一個呼應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