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雍也》人各有千秋

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應該說有特別好學仁德如顏回,有直爽率直如子路,有外交才能又有商業頭腦的子貢,還有冉雍、子夏、冉求,南宮适等等,他們各有千秋,又各有缺點,把他們放在合適的位置上,才能發揮出最大的效用。

季康子問:仲由可使從政也與?子曰:由也果,於從政乎何有?曰:賜也,可使從政也與?曰: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從政也與?曰:求也藝,於從政乎何有?

季康子,魯國的大夫、權臣。有一天向孔子打聽他學生的才幹。季康子問:有軍事統帥之才的子路,是不是可以請他當政?孔子說,子路的個性太果敢,對事情決斷得太快,而且下了決心以後,絕不動搖。決斷、果敢,可爲統御三軍之帥,而決勝於千里之外。如果要他從政,恐怕就不太合適.因爲怕他過剛易折。

季康子接着問,請子貢出來好不好呢?孔子說,不行,不行。子貢太通達,把事情看得太清楚,功名富貴全不在他眼下。聰明通達的人,不一定對每件事盯得那麼牢,他有超然的胸襟,也有蠻不在乎的氣概,但是如果從政,卻不太妥當,也許會是非太明而故作糊塗。

季康子再請教冉求是否可以從政。孔子說,冉求是才子、文學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他名士氣味太大,也不能從政。

孔子的三個弟子都有從政的能力,事實上後來都走上了從政之路,孔子拒絕季康子的聘用,因爲他認爲季家是魯國的權臣,氣勢囂張跋扈,不願讓自己學生去插上一腳。同時他認爲大政治家必須具備子路的果敢,子貢的豁達和冉求的才藝。

季氏使閔子騫爲費宰。閔子騫曰:善爲我辭焉,如有復我者,則吾必在汶上矣。

閔子騫也是孔子的弟子,是個大孝子,在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他的事蹟。季氏請使者去請閔子騫當費這個地方的行政長官。閔子騫說,您好好替我辭掉他,我不會做的,如果有第二個人再來對我說這件事,我就離開魯國,出國去了——已經過了齊、魯兩國交界的汶水了。

伯牛有疾,子問之。自牖執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伯牛是孔子的學生,姓冉,名耕。他有病,孔子親自去看他,站在南面的窗子外,伸手拉住他的手,感嘆說,他快要死了,真是命運,這個人,爲什麼生這種病啊!弟子生病快死了,老師親自去看他,看得出孔子對弟子像兒女一樣地關心。

 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顏回生活一直非常艱苦,住在陋巷,買不起米,買不起水,常常飢一頓飽一頓,處在這樣境地的人通常會憂心沖沖,滿面愁容。可是顏回卻能安貧樂道,不改好學的本色。所以孔子感嘆說,賢哉回也!

冉求曰:非不說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廢。今女畫。

冉求是唯一在季家當官的孔子弟子。冉求有一次對孔子說,老師,對於您的學問我們非常景仰,只是我們做不到,力不能及。孔子說,做了一半而無法成功,這是力量不足的緣故。可是你給自己畫了限制,不去突破,怎麼知道做不成呢?

子謂子夏曰:女爲君子儒,無爲小人儒。

“儒”是人類社會所需要的人,所以在“人”字旁邊加一個需要的“需”字,便成了儒。什麼是君子儒?就是人情練達,深通世故。如子路的“果”,子貢的“達”和冉求的“藝”,都具備了就是君子儒。什麼叫小人儒?書讀得很好,文章寫得很好,學理也講得很好。但除了讀書以外,把天下國家交給他,就出大問題,這就是所謂小人儒。孔子對子夏說,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意思是不能死讀書,做書呆子,而是要把學識應用於實踐,並在事上學,學上做。

子游爲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子游爲孔子弟子,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這個地方爲“宰”。子游來看孔子,孔子的第一句話,就問他在地方上發掘到人才沒有?他說:有個澹臺滅明,號子羽,行事不走常規,沒有公事從不到我房子裏來。澹臺相貌很難看,曾有句話這樣說,“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選拔人才只要德才兼備,以德爲先就好。孔子門下的賢人都是各有千秋,何況是普通士子。要成爲社會的有用人才,要學做君子儒,把學識奉獻給社會,不能去做小人儒,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實戰時就會出大問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