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裏古鎮訪古(五)

過明月橋來到梨花街上,過街樓依然存在,卻不見了肉店和煙雜店,肉店現在是喝茶聊天的地方。也不知道梨花街地名由何而來,想必古代這裏種梨樹的。東西向市河對面有一古色古香的房子。

丁老師指着對岸的房子告訴我們,這是鮑宅。鮑家:原來在蘇州工美的鮑士鈐,是鮑家後代。他做了兩個事情,一個是彩蛋畫像,另一個是通草堆畫又叫通草堆花,當時周總理訪問外國時,作爲國禮之用。

沿着梨花街往東,有竹器店等,竹器店內竹製品琳琅滿目,保留着原來的樣子。

路過一條弄堂,牆上掛着一介紹牌。

上面寫着:聞詩堂弄。

南起梨花街街面,北至聞詩堂後場,長八十一米,寬一點二米。道光年間殷氏壽彭壽臻兄弟在此讀書,壽彭道光二十年(1840),考中進士等四名,時稱“傳臚”,四年後壽臻也考中進士。此弄第三進正廳原名敦厚堂,爲紀念兄弟倆雙雙考中進士而改名聞詩堂,從此殷家弄改名聞詩堂弄。

看簡介這條弄堂出了兄弟倆位進士,真是了不起,弄堂裏彷彿傳出了朗朗的讀書聲。

來到全真道觀。

南宋鹹淳元年(1265),黎裏西半鎮建造道院,由全真教主派員管轄,故名全真道院。

全真道院只留下兩根青石門柱了,據說以前做個糧倉,後來被毀了。門前有一座橋,叫大陵橋(又稱廟橋)。

丁老師告訴我們,全真觀高大,黎裏百姓稱爲“大廟”,後來大陵橋南岸,又建財神廟,規模較小,稱爲“小廟”。大陵橋一橋挑二廟,廟橋溝通南北兩岸,一條廟橋弄,成爲熱鬧商業街,使得大廟香火日益繁盛。

二百多年後,明景泰年間全真道館吳雲山道長出錢重建,當時橋被運輸船撞毀了,道長做了個夢,夢見兩隻兔子鑽進了洞裏,原來洞裏有金銀財寶。吳道長虔誠地向上天拱手拜謝,口中喃喃有聲,然後不動聲色將罈子放回原處,掩好樹洞。吳道長明白,吳地自古有“銀活金沉”之說,窖藏白銀,必用黃金鎮住,否則銀子會離壇遁逸。吳道長當時修橋橋面除一塊質地較爲緻密的武康石大石板外,其他換用青石。後又幾經修繕。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