掉進溝裏是挫折,爬上來就是成長了

  在今天的年輕一代中,之所以“躺平”得到了相當普遍的響應,一方面體現了職場競爭的殘酷,也有讓人泄氣的一個方面。上一代人在競爭中幾乎只和自身的努力相關,而他們的下一代則利用了上一代的積累。相同努力獲得的結果常常顯得有失公平,所以纔有“拼爹”一說。

  那麼,是不是“拼爹”就真正佔到了便宜了呢?至少對中產階層來說是大有疑問的。現在很多孩子非常“被動”,人雖聰明,但家長一直看不到他們期待的成長。孩子看上去忙忙碌碌,所有老師交代的作業,或領導佈置的工作,他們都完成了,甚至完成得相當不錯。

       那到底是什麼阻礙了他們的成長呢?就是“被動的態度和習慣”,有些人已經形成了“被動的性格”。孩子的家長往往傾向於用“性格”就如此來解釋“被動”。

         那麼我們只要對比一下主動的羣體和被動的羣體,就不難發現背後的祕密。比如,北漂中被動者就比本地人中的被動者少,寒門子弟中被動者也少很多。人其實都是在與困難、問題遭遇時成長的應對有關。正如本文標題所說:“掉進溝裏是挫折,爬上來就成長了”。

  如果你想測試一下自己的教育是否阻礙了孩子的成長,你可以自查一下,孩子有沒有掉進過坑裏?一個未自立的孩子遇到問題時,他有沒有自己解決的機會?如果孩子從未向你提出過幫助請求,難道都是他自己解決的嗎?還是那些問題在他試圖解決或求助之前,就已經被家長解決了。他根本就沒有掉進溝裏的機會,偶爾不小心掉了下去,還沒等他做出反應,家長就把他給拉了上來。

        如果一個未自立的孩子,那麼多的需求,從來都沒求助過你,大概率不是他本事太大,而是你剝奪了他成長的機會。

  中國媽媽最喜歡做的就是提前爲孩子安排好一切。不是不能幫,孩子沒自立能力當然要幫,只是時機的區別。

       可以分爲這麼幾類,一類是安排好一切且根本不讓孩子知曉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第二類是家長做了以後(好一點是之前)告訴孩子家長要付出怎樣的努力和代價(成本)。

         第三類是問題由孩子提出,或求助,甚至對不太大的問題嘗試過自己解決。

         是不是太抽象?孩子的需求其實非常多,要買手機,希望爲統一校服配一雙七八百的好鞋,想出國留學,想買車買房…

          當所有需求自動得到滿足時,他會有怎樣的認知呢?猜一猜,如果僅僅是一個接一個的發生,是不是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應該”。“應該”其實就是世界觀,他的成長機會就這樣被“慈母”剝奪了。逆商接近爲零,一旦踏入社會,“應該”還會延伸,獨生子女家庭就更捨不得在經濟上讓孩子“斷奶”。

         而另一些人,因爲他們認爲自立是成年人的基本尊嚴,他們很拼,他們捨不得“躺平”。

         這一代人的不公平競爭已然是一個事實,他們學會了如何去面對,甚至享受因“主動”而獲得的額外機會。因爲一次次挫敗讓他們成長,讓他們主動學習,努力工作。

        差距由此產生,並非他們天生更優秀,也並非他們性格天生如此,只是他們多次掉進過溝裏,並且自己爬了上來。這就是成長背後發生的故事。

注:配圖來自網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