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榮格自傳》,談我自己人生

最近在讀心理學大師的自傳,太TM好看了,簡直就是對人性最大尺度的自我剖析。

終於可以靜下心來,說說我的童年。

一直在想,就是我們相信什麼就會看見什麼。

今天就談一下我的童年。

1、典型的農村童年,80後,家裏不太富裕,然後比較幸運,小叔和小姑他們靠知識離開農村,於是我家給我的規劃就是好好學習,考大學,然後走出去。

        我雖然沒什麼學習天賦,但是也還湊合,上學時,我們學校只有一個老師,這個老師要管4個年級的孩子,我們年級人最多,11個人,我們一年級的時候,2年級6個人,3年級好像是7個人,4年級也就5-6個人。一個學校加起來還沒有30人,但是課程得4個年級全開,各上各的,怎麼辦?一個教室前後兩塊黑板,老師讓1年級和3年級坐在一側,2年級和4年級坐在一側,這樣每個年級就擁有了半塊黑板。這樣很有意思,老師就轉着圈給大家上課,這樣老師給其中一個年級講課的時候,其他人就是閒置狀態,所以,那時候其實是真神奇啊,耳聞目染地學着四年級的課程,彷彿學了四遍。

        所以當有時候看包貝爾的《我的青春期》,我就在想,這不就是我們那時候嗎?荒誕,戲謔,懵懂和無憂無慮的快樂。

        物質匱乏,對幾樣東西心生嚮往,1訂書器,全學校只有老師有一個,2、耳機,依稀記得村裏有人插着耳機,就感覺很嚮往。耳機的另一端是什麼不重要,重要是想要耳機。這個應該是原始慾望了。

        我回憶起來,那時候,很有意識,會有孩子王和孤立事件發生,我們俗稱晾乾醃菜。就是孩子王帶頭不和某些人玩,孤立他,這種傷害我覺得比霸凌可能也小不到哪去。

        說到霸凌,我還是第一個破除”晾乾醃菜“的人,準確的說是本家小叔M,在我被醃晾期間,毅然反抗孩子王,還被寫紙條威脅,但是他大無畏的精神和行動,讓我頗爲感動。

        說到紙條,就不得不說有點霸凌意味的事,就是班裏有個留級的s,可能有點不太聰明,就被大家戲謔,包括我,所以人性這玩意,一定得有約束,那時候就是欺負人家,一羣人把紙撕好,放學,給她和另一個同學身上撒,現在想想,戲耍別人真是可恥至極。那個同學,上學第一天,哭嚎,不願意上。我們印象很深刻,我覺得可能也是我們身上欺負弱小的劣根性使然,每次都欺負他們,卻不感到羞恥。

        上到五年級,就要到高校點去上,就是幾個和我們情況差不多的村莊,把孩子集中到一個學校,這樣就能湊夠一個年級50人左右的年級,但只有一個班。5年級和6年級老師,互相代班。我的5年級老師是個初中畢業的老師,現在想想真挺有意思,一個月才幾百塊錢工資。但是z老師,算是我比較喜歡的老師,因爲肯幹。

在6年級下班學期,中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