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苦命天子》隨筆

在靜雅思聽陸陸續續聽完了《苦命天子》,講述的是咸豐帝。聽完後,我尋找了電子書看下,內容給人畫面感,歷史不再是條條框框,而是有着血肉之軀的,每個人,包括皇帝,都是匍匐於人性之下

正如作者所云,他寫咸豐,不是因爲他有豐功偉績,也非同情,而是嘆息他的命運多舛。

咸豐帝在位期間,大小叛亂上百起,太平天國只是其中的一起,又雪上加霜的遇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並被沙俄剝去一層皮。

上位伊始,即遇廣西農民起義,傾全力剿滅。而後不久,太平軍起義,且愈演愈烈,火越燒越大。

在此期間,可見咸豐帝的韜略了,自認爲受到儒家經典教導,又遇到一個喜歡的老師,即位伊始,即想有一番大作爲,罷免認爲的佞臣,起用認爲的賢臣。  可以想見的是,若是太平時,做一個令後人稱道的好皇帝,還是沒有問題的,可不巧的是,恰遇幾千年來之大變局,而他,沒想過改變,一心想着聖賢書,聖賢人之模樣,頑固的守着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不願意被西方人改變。

可是啊,世事弄人,太平軍越剿越多,咸豐又是調兵遣將,又是密授機函,可惜,打擊一個接着一個,他的所有韜略顯得如此無力。無情的粉碎他的信心,一次又一次的信心。  太平軍一度偏師北上,近逼北京,咸豐一度自比崇禎,不當亡而亡國。

造化弄人,絞盡腦汁而不得其果,放任自流的卻結出了果實,太平軍把清軍打殘了,把國庫打空了。實在是沒招,政府讓地方自己團練,曾國藩由此開創了湘軍。

咸豐帝苦啊,這樣一個爛攤子,想有所作爲,卻越補越爛,乾脆放任自流了,反而收到一些效果。他不像開始時的積極處理政務了,在宮裏花天酒地,消愁解悶,得過且過。

咸豐帝這一系列臭棋,不識人是重要原因。曾國藩練就了湘軍,被咸豐疑忌,兩廣總督葉名琛獨攬對外事物,導致英法無法與朝廷會晤,釀造了第二次鴉片戰爭,恭親王奕欣有才華,長期不得重用,只在最危急時被認命,一次太平軍北上,一次英法打到家門口,不是不知其才,而是不用,只在最危難時,才知道血濃於水。

咸豐二十五歲得子,也是唯一的孩子,由此母以子貴,葉赫那拉氏由此掌握了重要的政治資本。三十歲咸豐在熱河因肺結核去世,生前倚重的老六肅順成了顧命大臣。  咸豐苦心打造的事班底,在他死後七十天,即被他的妻子和六弟粉碎。再一次證明咸豐帝的謀略水平。

縱觀清朝歷代皇帝,都是還可以的,不錯的,至少都還想着進取,不像明朝的皇帝待朝政如兒戲。咸豐處於中國幾千年來之大變革,風雲際會之時,也是難爲他了。  生不如死的責任與重擔壓着他早早逝去,如果不是他做皇帝,而是六弟,也許他會活得更自在些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