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湘君

湘江上的招神曲

集部主要收錄小說和詩文,詩歌方面首先就是《楚辭》,其中的《九歌》是一組祭祀鬼神的樂歌,其首篇就是招徠湘水男神的湘君。

我們今天講的這個片段,主要是一個巫扮演湘夫人在招徠湘君。

《楚辭·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

夷猶:猶豫的意思。蹇:發語詞,沒有意思。誰留:爲誰而留?中洲:洲的中間,洲的甲骨文是一條河,中間有小塊陸地,這就叫做洲。比如武漢的天興洲、鸚鵡洲、長沙的橘子洲,這都叫做州。

原來這個洲旁邊是沒有三點水的,後來才加了三點水。州和洲是一對今古字。

爲什麼《楚辭》這裏把洲中要說成中洲?我們在後面可以看到,原來中州是爲了和後面押韻。

譯文:

您在那裏不前行,在那裏猶豫是爲了誰?而在洲的中間停留呢?

這是湘夫人的發問。

湘夫人接着說自己“我很窈窕的美,然後又打扮的很漂亮。很快速地乘上有桂木做的舟船,來赴約會。湘夫人希望這個約會要順利,讓沅水、湘水、長江都很平穩的流淌。可是她到了這裏之後,四處張望,發現那個湘君沒有來。湘夫人吹起了排簫,思念遠方的湘君。然後湘夫人又想,湘君沒來是不是有別的原因?是不是到別的地方去了呢?

宜修:都是註解爲善於修飾打扮。但是聞一多先生有自己的見解。他認爲宜修是張開牙齒露出笑容的樣子,也就是像《詩經》裏面說的美目盼兮,巧笑倩兮。聞一多先生的註解也有他的道理。在《楚辭·山鬼》裏面就有宜笑的說法,就是笑的時候稍微咧開一下嘴,露牙齒不要露的太多,這樣的一個非常燦爛的笑容。

沛:快速的。

君:不是夫君,不是自己丈夫的意思,夫是遠指代詞,是那個。

未來:不是指的時間上的未來,是“沒有”來。

參差:這裏用了一個借代手法。就是把長短不齊的樂器叫做參差,實際上就是排簫。

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楊靈。揚靈兮未極。呂嬋媛兮爲餘太息。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

飛龍:借代,就是行駛的很快的船。

邅:轉換道路。

譯文:

她坐上飛龍向北出發,改變行進方向,到了洞庭。用薜荔、用蕙做了旗幟,用這些香草什麼的都做了這個旗幟,打扮的船什麼也都很漂亮,這是典型的《楚辭》的香草美人的寫法。遠望涔陽一直到了水邊,橫跨大江揚靈,坐上這個船,讓它張帆前行,還沒有到達。我的侍女也在旁邊爲我嘆息,而湘夫人自己則是眼淚到處亂流。

這裏重點解釋一下揚靈這個詞。揚靈這個詞在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裏面把它解釋成揚勵精誠,那麼有很多注本都根據這個解釋,說這個湘夫人內心有一種激勵的想法,然後跨過了大江。這種解釋其實讓我們讀起來一頭霧水,她怎麼樣內心激勵,然後就跨過大江了呢?其實這裏面這個靈它是一個通假字。

《玉篇·舟部》有這樣一個字,舲,它說:舲,小船屋也。

《廣韻·清韻》:舲,舟上有窗。也就是帶有小窗的小屋的這樣一種船,那麼這種船在《楚辭》裏面有沒有出現過呢?有的。

同樣是屈原寫的另一篇《楚辭·涉江》:乘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很明顯屈原也乘坐了這種船。

那麼這個舲船和這裏面的揚靈,這個靈應該是同一個東西。揚靈。那就是坐上舲船,讓它快速的前進。

涕:也是一個詞的古今意義的改變。 涕本來是指眼淚,那麼我們古代說鼻涕是用“泗”這個詞。泗:鼻涕。涕泗:這裏說的眼淚和鼻涕。後來這個鼻涕就用涕這個詞,眼淚就用淚這個詞,就進行了一個轉換。

桂櫂兮蘭枻,斵冰兮積雪。

斵冰兮積雪:這句話有的解讀是說用船槳打破冰面,打破積雪。這種解釋猛一看好像是和《楚辭》是對應的。但是我們再往深處想一下,洞庭湖會不會結冰?根據我們現在所查到的資料,從1510年到1982年的492年間,共有9次封冰,最近的一次是在1955年的1月7日到29日。可見洞庭湖結冰是一個小概率事件,湘夫人也不至於這麼倒黴,和湘君約會的時候碰上了結冰。這裏面的斵冰兮積雪,可以換一個思路來想,我們想一想蘇軾的兩個詩詞。

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蘇軾《前赤壁賦》桂棹兮蘭漿,擊空明兮溯流光。

在蘇軾的詞文裏面把水比喻成了空明,把水的浪花比喻成了雪。

所以在《楚辭》裏面這個斵冰兮積雪,應該也是用的同樣的修辭手法,就是比喻。把平靜的水面比喻成冰,把船槳擊打水面,所激起的浪花比成雪。這個就是一靜一動,平靜的水面,遊動的小船,飛揚的船槳,濺起的浪花,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場景。

相夫人坐的船用的是桂木做的船漿。

採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餘以不閒。

這兩句話是非常反常的。爲什麼?因爲這個薜荔是長在岸上的,不長在水裏面。芙蓉是蓮花,蓮花是長在水裏面的,它不長在樹上。而這個湘夫人卻反其道行之,到水裏面採摘薜荔,到樹上去採摘芙蓉,這實際上是緣木求魚,也表達她的心中,可望而不可得的這種失望心情。

譯文:

兩個人的心如果不在一塊兒的話,這個媒人跑斷腿也不行,這個感情不深厚就會輕易地和我斷絕關係。

絕:《金文》寫的字形,就是一把刀把絲給砍斷。所以《說文解字》說,絕,斷絲也,這是非常簡明扼要的一個定義。

如果八句詩從中間砍斷,剩四句,那個就叫絕句。

譯文:

水在石頭上激起浪花,發出淺淺的聲音,我這個船啊,跑得飛快,您和我這個交往不忠,也導致我這個怨恨比較長,然後我們約定這個日期,你又不遵守,告訴我你沒有時間。

這實際上可能都是湘夫人自己的想法。

朝聘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早上在江邊縱馬奔馳,晚上就到了北渚停留駐紮,小鳥在屋上停留,水在堂的周邊環繞。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環境裏面沒有別的人,只有湘夫人,多麼孤單,多麼悽清。正像李清照說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湘夫人絕望悲痛,她怎麼做呢?

捐餘玦兮江中,遺餘佩兮禮浦。

注意這個捐字,在現代漢語是褒義詞,是好的意思,把錢把物品給捐出去。

在古代並沒有褒貶之分。《說文解字》說,捐,棄也,實際上它更偏重於貶義。

玉玦:在上古時期經常來表示分別、斷絕或者表示堅決的意志。

就把這個玉玦給扔到江裏面,湘夫人還把玉佩扔到湖水裏面去,都是很堅決的心情。那這個玉佩是不是湘夫人的呢?把這個東西都扔了,表示自己要跟湘君斷絕來往。但是我們看看後面還有兩句話。

採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從長滿芳草的州上去採杜若,拉着它去給下女。這個下女是誰呢?是湘君的侍女?還是湘夫人的侍女?我們可以思考一下。那麼相夫人最後又說了,這個美好的時光不可再得。

“再”在上古漢語經常是表示第二次,它不是我們現代漢語的再,是表示第二次。就像《左傳》裏面說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表示第二次。

這個容與表示很悠閒的樣子。

本節我們選擇了屈原的《湘君》,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巫所扮的湘夫人在極力地召喚湘君,可是連湘君的影子都沒看到。那麼在作品的最後,湘夫人把定情物都扔到了水裏邊,可是又採摘了杜若送給了下女。就像剛纔王老師提到的,請你思考一下,這個下女是湘君的侍女還是湘夫人的侍女?爲什麼?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