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裏古鎮訪古(七)

出南社向東來到了鼎新橋,一羣化了裝穿着軍裝的小朋友從橋上走下來,真是好可愛。丁老師告訴我們鼎新橋原是石橋,明嘉靖年間皇帝說要推行改革了,改革風聲傳到黎裏時,正好在重造這個橋,橋造好後,命名的時候,爲應皇帝的改革,就叫鼎新橋。我們在旁邊的一座東西向的小橋(登瀛橋)上拍照留念。

眼看時間不早了,我們急忙向丁老師爲我們預約的飯店走去。看着可愛的小朋友們,同去的翠微老師忍不住與他們合影。

進飯店店堂裏坐滿了顧客。

菜很豐富,有特色菜套腸等。喫着美味的佳餚,丁老師還爲我們介紹了進登橋。進登橋又名夏家橋,坐落在市河中段,橋墩敦實,騎水而築。爲防水衝,墩間闢一小小方孔。如此造型,既科學合理,又美觀大方。“進登”的口彩表明了人們嚮往“高中”“登科”的願望。

飯店旁有一座橋叫梯雲橋,俗稱唐橋。

梯雲橋,俗稱唐橋,始建年代不詳。清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重建,後光緒二十年(1894年)、1913年再建。梁式單孔,倒梯形,上寬下窄,是黎裏古鎮上最窄的橋。橋身兩側設實心護欄,端部有抱鼓石;北邊爲雙落坡,南邊單斜坡,橋墩兩邊各有方形泄水孔。

梯雲橋北岸西側,有一座三門石牌坊聳立在大水橋邊,牌坊名爲“迎恩坊”。據介紹:該牌坊是爲了紀念南宋魏汝賢而立,原來位於廟橋邊,清代時就已不復存在,爲了展示黎裏文化,古鎮管委會在展示中心前面重建了該牌坊。

跟着丁老師我們來到了柳亞子紀念館。

丁老師告訴我們,柳亞子的舊居其實並非柳氏所修,是一座建於清代乾隆年間的歷史建築。原爲清乾隆直隸總督、工部尚書周元理私邸。落成於1780年之前,宅名爲“賜福堂”,前後六進,清乾隆極喜歡周元理,原因據說是周元理母親極像乾隆母親(因出天花而死去)的妹妹,有乾隆罩着,他每次南巡,只要周元理出場就不會有玭漏。後來周氏沒落,柳亞子母親於1899年向周氏後裔典租了這座深宅大院,將全家從老家汾湖大勝村遷入到處,當時的柳亞子年僅12歲。此後,他從12歲到41歲的29年間,柳亞子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和戰鬥在這裏。

紀念館裏介紹了柳亞子在黎裏工作的生平故事,他被偉人稱爲“人中麟鳳”。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