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的槍聲》:世界很大,而我很無知(二)

辛亥年的槍聲
李舫/主編

《辛亥年的槍聲》是《觀天下·新世紀散文精品文存》收錄的散文之一,由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李舫主編。

《觀天下》簡介:《觀天下》延攬天下有識之士,集納新世紀以來的散文名篇,以“觀”與“天下”之間的動靜、起承、轉合,接續文脈。這些文章按照主題分爲4卷,無論是觀人文、觀歷史、觀世事、觀山水,均厚積薄發,有所創見。他們的散文,風格迥異,各有妙趣,縱橫浩蕩地連接起新世紀以來色彩繽紛的散文長廊,鑄就了新世紀以來的散文高地。

讀完這本書之後最直觀的感受是世界很大,而我很無知。一字一句都能讓人感受到中華文化、歷史等的博大精深,且氣勢磅礴,而我不過滄海一粟之億萬分之一罷了。

以下爲部分精彩內容抄錄:

5、而中國的活力與動力,其實更多來源於內部不同地域結構之間的互動與和諧。自古以來所謂“正統”,指的也無非是洞悉這一結構的互動與和諧之道,而並非一家一姓、一門一派的獨佔。因此,從“論十大關係”到東西部統籌、協調發展的構思,正因爲體現了此種“天下觀”,方纔合乎聖人道。

西村紡花東港撒網,北疆播種南國打場。長城內外是故鄉——此所謂:舉天下之力,行萬事之法,中華民族江山有思,聖者混一天下,然後爲正統。

……

所謂“天地之間”,也就是“天下”。大道之行,天下爲公,這是公的世界便也是“易”的世界,或者說是面向“天時、地利、人和”不懈運動的結構,此爲前人所開拓之“天下觀”之真知灼見,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全新的形式展開之原因。這份珍貴的歷史遺產,尤爲今天我輩須臾不敢忘記,亦不能忘記。

……

人心散則天下散,人心合則天下安,人心所向,則文化制度立。兩千餘年來,如北方大麴之於長安,佛陀石窟之於平城、河洛,滿、漢、蒙、回、藏建築之於北京、承德——此禮儀融會、文化典章制度創造更新,歷歷在目,無不是當時人心所向之造物。故《莊子·天下》曰:“《詩》以道志,《書》以道事和,《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中國者,百家之學或稱而道之。”

——韓毓海《江山走筆》

6、1661年三月二十三日,在仍未回暖的寒風中,金門島料羅灣戰船密佈,旌旗獵獵,四百艘船艦和二萬五千名將士,在鄭成功的親率之下,向着海峽對岸出發了。這是志在必得的一場戰役,說到底鄭成功此時也沒有再輸一場的資本了。八天後,這支軍隊登臨臺灣。這一天是1661年4月29日,農曆四月初一。之後,在進行長達九個多月的惡戰後,荷蘭人終於不支,雙方簽訂了締和條約。十幾天後,荷蘭駐臺灣總督揆一帶領下屬離開臺灣,延續38年之久的荷據時代終於結束了。

……

許多歷史堆在塵土裏已經只配做垃圾,但有些歷史今天回望起來卻仍然非常有價值:臺灣全島如今有四十多座孔廟……

能征善戰不是一個空洞的詞彙,支撐着它的除了與生俱來的智慧、膽略、氣度之外,更重要的是知識,而知識素養源源不斷的培育與儲備,往往又是一個政權能夠長治久安的一個重要條件。

……

“平臺千古復臺千古,鄭氏一人施氏一人”,這是後人題在福建泉州晉江施琅紀念館裏的一副對聯。三百多年過後,兩人間的恩恩怨怨其實已被大多數人遺忘,能夠記住的,是那個風雨飄搖的歲月裏,爲了將東南海面上的這座島嶼收歸中華,這兩個才情相當、膽略類似的男人,都曾經赴湯蹈火。

——林那北《鄭氏與施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