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筆記

一、爲什麼是資本主義主導了經濟全球化?

之前,我已經討論了兩本書,一本是《槍炮、病菌與鋼鐵》,重點討論全球化的史前時期,各族羣是在不平等的起點上進行全球化的;第二本是《哥倫布大交換》,重點討論1492年之後,新舊大陸的生物變遷,初步塑造了我們今天的全球化格局。

接下來,我要繼續討論全球化是如何深化發展的,世界各個行業和經濟領域,如何被迅速捲入到一起,產生分工與協作。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全球貿易大圈迅速形成,我們其實就會好奇,是什麼力量在推動整個工業領域的全球化?

我們看一個問題要習慣深入進去看,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的一些淺因素,然後人云亦云。全球化從萌芽到今天這種規模,其背後的發端原因大概率不會是表面看到的軍事、政治因素。雖然在全球化的早期,似乎是這樣,但之後更長的全球化歷史進程表明,只靠軍事征服是不可能的。既然這些都不是主導因素,那麼主導因素是什麼?

我從一本書裏看到了一個非常有見解的觀點:經濟全球化一開始就是資本主義在主導,或者說,發端於歐洲的資本主義,一開始就是全球化的,資本主義就是經濟全球化

0x1:資本主義爲何能直接推動經濟全球化?

這個結論,你可能並不完全同意。爲了便於深入討論,我們也有必要對什麼是資本主義,什麼是經濟全球化,做一些準確的定義。

先說資本主義,它既指一種政治經濟思潮,也指具體的社會制度。權威定義強調的是,生產資料私有制是資本主義的基礎,而整個社會因此可以分爲兩大階級:佔有生產資料的是資產階級或者說資本家,不佔有生產資料、只能出賣勞動力的是無產階級或者說勞動者。資本家可以利用資本,支配生產、購買勞動,並獲得投資運營收益;勞動者只能出賣勞動,獲得溫飽,根本無法分享資本收益

從這個定義出發,資本主義的主要受益者,只能是資本家,而不是勞動者。雖然資本與資本之間,資本家與資本家之間也存在很多競爭,但他們總體上利益更一致,並隨時可以互利合作。

再來看經濟全球化,按照比較經典的解釋,就是指經濟活動超越國家主權意義上的國界或管理,通過對外貿易、資本流動、技術轉移、提供服務等方式,相互連接並形成全球範圍內的經濟合作與整合

從這個定義來看,經濟全球化一定是各種經濟因素,比如原材料、商品、技術、資金、人員和管理的全球化,而不一定需要經濟以外的其他因素,比如政治、外交或軍事的全球化。而且,只有各種生產要素實現了跨國跨地區的流動,全球經濟纔會成爲緊密聯繫的整體。

而要想推動這麼多的生產要素髮揮作用,實現跨國跨地區流動,關鍵就是擁有私人資本的資本家們如何想、如何做?是固守本地不思進取,還是敢於冒險全球開拓?與此同時,掌握國家主權的政治和軍事力量,又與資本家是什麼關係,何時要有作爲,何時不要作爲,都需要仔細地探討。

0x2:爲什麼棉花產業是觀察經濟全球化歷史的切入口?

好,剛纔我們說到資本主義就是經濟全球化,資本主義主導推動了全球化。這個觀點比較偏向宏觀層面,接下來,我將帶你聚焦於一個具體的產業視角——棉花和棉紡織行業,看看它是如何參與全球化進程的。

你可能會好奇,產業領域這麼多,比如在此之前,我們曾談到,像咖啡、茶、菸草、蔗糖、糧食和水果等農作物,都在1492年後實現了全球流動。那爲什麼不是這些產業,而是棉花產業推動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呢?

  • 首先,因爲棉花行業非常典型,也非常重要,並且非常敏感,直到今天,隨時還能觸發國際貿易爭議,甚至引發民族文化衝突。
  • 其次,棉花產業銜接了古老的農業、傳統的手工業和近代的商業,以及現代的工業、金融業和科技產業,可以說幾乎把經濟全球化的各個方面都串起來了。

因此,棉花能夠在經濟全球化第一階段裏,成爲規模最大、涉及最廣、利益最多、延續最久的全球大產業

比如說18世紀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從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開始的,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廣泛應用就是在棉紡織業投入使用。這也導致了種植園經濟、黑奴販賣等產業格局的興起,棉花產業也因此從分散的全球佈局變爲複雜的全球協作,你可以想象全球當時有多少人在從事這個行業。

你會發現整個棉花產業的發展過程,其實就是經濟全球化伴隨着資本主義席捲全球的過程。所以,透過棉花和棉紡織業的發展週期,你也能獲得很多問題的答案。

  • 比如那些推動棉花種植和棉紡織行業實現全球化協作的核心力量,究竟是什麼?
  • 國家暴力和資本暴利分別起了什麼作用?
  • 對於延續至今並且不斷擴大的經濟全球化格局,這些力量還能不能繼續產生實質性影響?誰又會具有更大的影響?

因此,有關經濟全球化這個主題的第三本書,我最終選擇了《棉花帝國:一部資本主義全球史》,作者是哈佛大學歷史學教授,斯文·貝克特。

正如它的副標題提示的,這是一部資本主義的全球史,而不只是棉花的發展史。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曾經對這個副標題將信將疑,因爲棉花和棉織品看起來太普通了,寫這麼厚一本書,能不能反映宏大而複雜的資本主義全球史呢?

讀完全書,我得承認:這是我所讀過的,講述經濟全球化歷史的最好案例,也是理解經濟全球化內在邏輯的最佳入口。在作者看來,棉花和棉布堪稱人類有史以來最重要的產品之一,而且後來改變世界的工業革命,實際上就是從棉紡織業開始的。因此,瞭解棉紡織業的全球化,就是在解剖經濟全球化的歷史,並研判未來

之所以這樣說,和這本書的作者也有關係。斯文·貝克特,是哈佛大學研究資本主義歷史的一位重要學者,他治學嚴謹,立論新穎,寫過很多相關著作和論文。在學界同行看來,他最重要的研究貢獻,就是真正用全球化的眼光研究全球歷史。

貝克特通過詳細敘述棉花產業在過去500年的起伏發展,解釋了歐洲國家和資本家們,如何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裏,重塑並做大棉花和棉紡織業,這個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產業,真正實現全球化的經濟連接,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

這本《棉花帝國》,也因此被公認爲是運用全球史方法,解釋現代世界起源的一部傑作。

這本書中文版487頁,將近48萬字,其中註釋就佔了115頁。美國賓夕法尼亞印第安納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希先生評價說,這本書雖然寫於當代,謀篇佈局卻處處透出一種古典史詩的宏大氣勢。這個評價可以說非常高,充分說明了《棉花帝國》這本書的專業價值和同行認同。

0x3:棉花產業如何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演變?

接下來,圍繞這本《棉花帝國》,我也希望從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梳理有關棉花產業發展的重要歷史事實,分析影響棉花產業變化的關鍵現實原因,形成關於棉花產業及經濟全球化演變的基本共識。

  • 第一,從全球植物馴化和早期發明應用來看,在1492年之前,棉花究竟出現在全世界個別地區,還是分別被各大洲的不同族羣先後馴化?棉花對全人類究竟有多重要?爲什麼說,只有棉織品生產和貿易的歷史,才真正暗含着現代世界誕生的密碼?
  • 第二,從1492年之後,在棉花產業開始全球化的過程中,究竟是什麼族羣和什麼人起到了關鍵作用?是擁有棉花原料的種植者,專注棉布紡織的生產者,還是擅長棉花和棉布生意的貿易者,或者是擁有巨大購買能力的消費者?他們之間是如何爭奪對全球棉花產業的主導權的?最終又是靠什麼決出勝負的?
  • 第三,18世紀之後,規模越來越大的全球棉花產業,爲什麼最終會形成以一個特定中心爲主導的全球化“棉花帝國”,支撐這個奇特結構的經濟因素、技術因素分別是什麼?相應的國家政治和軍事力量,在其中又起到什麼樣的作用?
  • 第四,19世紀後半葉,爲什麼之前的“棉花帝國”無法繼續維繫下去?哪些因素和競爭者打破了全球化的棉花帝國的控制版圖?這對經濟全球化是有利還是不利?
  • 第五,20世紀30年代以來,全球棉花產業爲什麼會再次發生重心轉移?傳統上的棉花種植與棉布生產大國,又是靠什麼重新獲得對棉花產業的全球主導權的?這種重心轉移背後的經濟全球化與產業重構的內在邏輯是什麼?

 

二、爲什麼棉織品是全球性商品?

說到棉花和棉織品,你一定不陌生,因爲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過的東西,可以說每個人的生活都離不開它。

但你有沒有想過,如果人類祖先當初沒有馴化棉花,或者沒有發明棉紡織技術,之後漫長的人類社會演進,究竟會更順利,還是會出更多意外?爲什麼棉織品成爲全人類共享的文明成果?

具體來看,我再問你一個常識問題:除了穿着的衣物,以及家裏的牀單、桌布等生活用品,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和棉花有關?

爲此,我想請你翻到序言第17頁,思考一個重要問題:爲什麼只有棉織品生產和貿易的歷史,才真正暗含着現代世界誕生的密碼?爲什麼棉織品能把全世界關聯並整合在一起?

0x1:棉花如何在全球擴散傳播?

之前我分享《槍炮、病菌與鋼鐵》這本書時,曾提到一個重要的歷史事實,在糧食作物的馴化方面,非洲、歐洲、亞洲和美洲因爲生態環境的巨大差異,各自馴化的糧食作物品種各不相同。

比如玉米,起源於美洲,在印第安人的馴化培育下,成爲高產農作物,傳播到歐亞大陸後,養活了數以億計的人類和牲畜。

但是棉花不一樣,根據《棉花帝國》這本書作者的考察和梳理,棉花這種重要的經濟作物,並不是孤立出現在某一個區域

  • 比如大約5000年前,南亞印度河谷的人們,就發現可以用棉花纖維紡線
  • 幾乎在同一個時代,南美祕魯海岸的人們,也懂得了用棉花紡線
  • 距今3000多年前,在墨西哥中部已經有了棉線
  • 距今2500年左右,非洲尼羅河東岸的古城遺蹟裏,就有了棉紡織品,東非各族羣種植棉花的歷史則更早

生物學家們早就有共識:棉花在地球上生長了一千萬到兩千萬年,演化爲四個主要品種,它們基因不同,分佈地域也不同:

  • 中美洲的陸地棉
  • 南美洲的海島棉
  • 非洲的草棉
  • 亞洲的樹棉

這四個品種又衍生出更多變種,在世界各地繁衍,被全人類所分享。

進一步的研究還表明,在亞洲、非洲和美洲這三大區域裏,不同棉花品種的馴化、紡紗和織造,是各自獨立發展的

在本區域內,棉花種植與紡織傳播,也在緩慢而有序地進行

  • 比如在歐亞大陸,棉花首先從南亞印度河谷一路向西,從中亞進入中東,然後進入地中海地區,致使這些地區在公元前就出現了棉布。
  • 在另一條線上,有關棉花的知識也從印度向東,逐步傳遍東南亞和東亞,包括中國。據作者引述的考證,漢字裏的“棉”,就是從梵語和其他印度語言中借來的,這也佐證了棉花並不是中國的本地農作物。根據記載,至少在公元前200年,中國人已經知道了棉花,在元朝時,棉花取代了中國本土的苧麻,也叫白麻,成爲更普遍的衣物織料。

在美洲大陸內部,棉花的傳播情況與亞洲類似。比如在1492年哥倫布到來之前,今天的墨西哥和祕魯地區,是美洲棉花產業的中心,但棉紡織品的生產,也擴散到了美洲大陸的其他地區。

由此可見,棉花不是獨立存在於某一個區域,而是遍佈亞洲、非洲和美洲,這一事實爲棉花成爲全球性商品奠定了傳播基礎

0x2:棉花在1492年之前爲何沒能成爲全球性商品?

既然在1492年之前,棉花就已經在歐亞大陸、非洲和美洲廣泛種植,那麼棉織品是否已經成爲一種全球性的重要商品了呢?作者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和解釋,給出了否定的答案。

因爲他發現,雖然各自經過大約5000年的努力,非洲、美洲和亞洲的農民、紡紗工、織工和商人,共同創造了本區域內的棉花產業繁榮,但這三個相互隔離的大洲,在生產和消費模式上卻驚人一致

  • 第一點,也是最重要的:各地的棉花種植和加工,幾乎一直保留着小規模家庭生產的模式,生產主力通常是女性,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男耕女織”。雖然有的種植者會把一部分棉花賣出去,有的國家還強迫農民將部分棉花或棉織物用於進貢,但幾乎沒有農民僅僅依靠種棉花爲生,而是把棉花和糧食作物根據農時的差異進行套種。爲什麼會這樣?相關證據表明,各大洲的農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多樣化的種植,以儘可能降低耕作風險,努力實現自給自足。比如美洲的瑪雅人,會在玉米和大豆田裏種棉花;而印度農民,則會在稻田之間的田埂上種棉花。
  • 第二點,也很重要,那就是當時絕大部分的棉花和棉織品貿易,往往僅限於本地。因爲交通運輸條件的限制,除非有便利的河道水路,否則原棉很難運送到比較遠的地方。這導致了棉紡織生產以及貿易,也主要是在種植區域附近就地完成,規模化和遠距離的貿易生產很難實現。
  • 第三點,則是技術難題。由於前面兩個原因,這種分散的、基於家庭組織內部分工的原始棉花產業,無論是軋花、紡紗還是織造,技術發展都很緩慢。比如,直到18世紀,東南亞地區的一個婦女,紡一磅棉紗需要花費一個月的時間,織一匹布又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所以你看,家庭化、本地化、低效率,這就是棉花產業在實現全球化有效連接之前的真實情況。雖然三大洲的民衆各自獨立創造了當地棉花產業的繁榮,但在生產和消費模式上存在缺陷,導致這一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產業,無法成體系、規模化發展,也無法引發全球關注

0x3:棉紡織品如何迎來全球性變革?

在18世紀80年代工業革命發生之前,棉花產業也發生了一些重大變革,當時可能不那麼起眼,但卻孕育着重大變局。

第一,從本地化向全球化發展

由於棉紡織品是高度勞動密集型的產品,它在很多國家逐漸成爲一種可以保值的產品,有時也作爲類似貨幣那樣的交換媒介。

比如在中國,從15世紀初,也就是明朝早期,每個家庭都需要用棉布繳納部分稅款;在非洲、東南亞、中美洲和中國,棉布都可以用來作爲貨幣換算的單位,因爲它不易腐敗,有價值含量。

到17世紀初,優質的印度棉紡織品,就已經成爲“第一種全球性消費品”。

第二,從家庭化向工業化發展

在印度等棉紡織業相對發達的地區,棉花產業開始走出家庭,形成專業的作坊,並出現了職業化的紡織工,區別於家庭紡織以女性爲主,職業紡織工多數是男性,他們專門爲遠距離的貿易伙伴生產棉布,也向國內的權貴人羣提供優質特供產品。

第三,隨着產品需求量的上升,停滯上千年的棉紡織技術也開始有所革新

特別是在亞洲,各種新式的軋花機、腳踏式織布機陸續出現。一些棉花品種的改良也在很多大陸發生了,越來越多的人花更多時間種植棉花、紡織棉花,一個全新的產業似乎就要脫穎而出了。

但是在這本書的第27頁,作者非常遺憾地寫道:這些製造網絡將農村的紡紗工、織工與城市的商業資本聯繫在一起,特別是在亞洲,使得爲市場而進行的生產顯著增長。但這些做法並沒有突破現有的社會結構,也沒有改變幾個世紀以來的生產組織形式,棉花生產的中心仍然是家庭。因此,要真正推動棉花產業的突破性發展,還需要一股巨大的力量,來打破這些古老的束縛和限制。

而這股巨大的力量,會不會是來自這些傳統的棉花生產中心呢?再回到我們開頭提出的問題:棉織品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能把全世界關聯並整合在一起?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下章繼續討論。

0x4:總結

  • 在上千萬年的時間裏,棉花分別在亞洲、非洲和美洲演化爲四個主要品種,不同品種的馴化、紡紗和織造,各自獨立發展。
  • 三個相互隔離的大洲,在棉花和棉織品的生產消費模式上驚人一致,都是家庭化、本地化、低效率的分散產業佈局。
  • 在18世紀工業革命之前,棉花產業也在生產模式和紡織技術上發生了一些重大變革,但並沒有突破原有社會結構。
  •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需要一個廣泛分佈的物種或產業作爲依託,在產業的發展史中我們以小窺大,可以洞見經濟全球化的真實演變歷史。

 

三、在從高度分散到高效協作的過程中,是誰主導了棉花產業的全球化? 

在現代社會,棉花產業已經成爲一個全球密集協作的龐大產業。但是,一直到18世紀80年代,它仍然是分散的,仍然是家庭作坊式的。

這種巨大的轉變是從何時開始發生的?當時導致這種轉變的關鍵力量是什麼?

你肯定會說,這股力量來自工業革命時代的英國。確實是英國沒錯。但是也請你回憶一下,昨天我們講到,在大約5000年前,棉花是被亞洲、非洲和美洲獨立馴化的,那個時候歐洲還沒有棉花。一直到18世紀80年代以前,歐洲也不是主要的棉花種植區。

英國終年溫和多雨,而棉花喜歡乾燥的氣候和足夠的光熱,晝夜溫差還得大,從氣候條件來看英國也不利於棉花的種植。

而且,英國甚至都不是歐洲最早引入棉花產業的國家,也不是最早接觸外來棉紡織品的國家。可以說,當時歐洲的其他國家,比如法國和德國,它們的各項資源是優於英國的,那爲什麼偏偏是英國成爲整合棉花產業的關鍵力量呢?

這一講我就來帶你看一看,棉紡織生產中心是如何向英國轉移的。

0x1:棉紡織品生產中心如何在歐洲傳播並紮根?

雖然早在古希臘羅馬時代,一些棉布就從中東和西亞流入歐洲,但當時歐洲人主要穿亞麻和羊毛做成的衣物,對棉花和棉織品所知甚少。

大多數歐洲人從來沒見過棉花長什麼樣,於是以訛傳訛創造了一個動植物混合體,還取名叫“植物綿羊”。在歐洲中世紀,甚至還廣泛傳播着一個特別有意思的故事:說在遙遠的東方,有一種神奇的小綿羊長在樹上,夜裏會彎腰喝水;還有的,乾脆說小羊是長在地裏的。

直到公元950年,也就是距今1000多年前,由於伊斯蘭教在歐洲南部地中海沿岸擴張,塞維利亞、巴塞羅那和西西里等地,也就是今天的西班牙和意大利南部,開始出現棉紡織業,其中一部分產品銷往歐洲各地。隨後,棉花種植技術也在塞維利亞等地開始傳播,棉紡織品逐漸被歐洲人所熟悉。

而棉紡織品生產中心在歐洲紮根,特別是要走出伊斯蘭教的影響區域,則要到12世紀之後。在意大利北部的米蘭、威尼斯等商業發達城市,棉紡織業在這個階段開始做大。比如在米蘭,到1450年時,竟然有6000名紡織工,專門生產粗斜紋棉布和麻布,非常受歡迎。

那爲什麼是意大利北部城市,取代了地中海地區,成爲歐洲棉織品生產中心,並把這種優勢延續了三百多年?

第一點是源於強大的生產技術和貿易網絡

米蘭這些城市的羊毛織品生產比較發達,因此不缺高水平紡織技工,更不缺資金充裕的商人,一旦商人們決定做棉紡織品生意,就能很快組織起生產和銷售網絡。

比如商人會預付給周邊村裏農婦一些錢,讓她們把棉花紡成棉紗,然後和城裏的織布工人行會簽約,委託織造棉布,隨後商人們會在棉布上打上自己的標記,形成標準化棉織品,再通過他們的貿易網絡,分銷到地中海和中東地區。

第二點是區位優勢

這些意大利北部城市,比較早就和今天的土耳其、敘利亞等地有密切貿易聯繫,隨後成爲這些地中海東部地區棉花的最大買主。隨着航運技術進步,進口棉花和出口棉布都更加合算,於是水路交通最發達的威尼斯,就成了當時意大利的棉花集散中心。同時,有利的地理位置,也方便意大利城市獲得棉紡織生產技術。

可以說,正是地中海的貿易網絡和區位優勢,成就了意大利的棉花生意

你看,意大利北部城市在棉花產業的發展上,可以說是形勢一片大好,起了大早、也趕上了早集,但是歷史卻跟它開了一個玩笑,它最終並沒有主導歐洲的棉花產業,這又是爲什麼呢?

0x2:棉花產業重心初期爲何從意大利向德意志遷移?

在作者看來,正是意大利北部城市的地理優勢,最終成了棉花產業衰落的致命劣勢。這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是意大利麪臨外患,沒有掌握原料供應和核心技術的控制權

在原材料上,當時的意大利,並不能真正控制地中海東部地區的棉花生產。因此一旦這些地區減少棉花供應,意大利北部城市就無原料可用,棉紡織業就會受影響。

在棉紡織技術上,意大利也受制於伊斯蘭世界。一旦伊斯蘭世界發展棉紡織業,意大利北部城市就會被拋棄。

其次是來自歐洲內部的挑戰

是不是此時你猜英國就要登場,成爲生產中心了呢?並不是英國,而是一些阿爾卑斯山以北、德意志的南部城市,它們注意到了棉花產業的巨大收益。於是順着意大利商業的足跡,跑到地中海東部,在一個名叫黎凡特的公國購買棉花。

那麼德意志商人是如何在棉布生產上反超意大利的呢?

首先是因爲德意志商人對周邊農村勞動力的有效控制。

比如在當時比較重要的一個棉布織造中心烏爾姆,城裏從事棉紡織生產的人大約是2000人,算不少了吧?但更可怕的是,周邊農村爲棉紡織生產做支持配套的,竟然有18000人。

其次,德意志在農村採取成規模、集約化的分工生產,而且他們所有的生產工具、原材料,均來自於從事棉織品貿易的德意志商人。

說白了,德意志的模式就是那個時代的委託加工和生產外包,這和當時在印度、中國等地家庭作坊式的生產完全不同。由於沒有像意大利那樣的城市紡織工會約束,德意志的棉紡織生產於是後來居上,他們有相對明顯的成本優勢

其中,有一位名叫漢斯·富格的紡織工,子承父業,很有點創業精神。1367年,他帶着父親紡織的棉布,來到德意志南部城市奧格斯堡,先低價拋售,迅速收回成本,然後不斷擴大投資,最終僱傭上百人,在奧格斯堡製造專供長途貿易的棉紡織品,生意越做越大。

在漢斯去世前,也就是1383年左右,德意志紡織工的棉布產品,實際上已經取代了意大利的粗斜紋棉布,成爲歐洲自己生產的最重要棉織品。

歐洲棉紡織行業的競爭歷史進行到這裏,是不是德意志商人獲得了最後勝利呢?當然不是。

因爲真正的歐洲棉紡織行業整合者和領導者,這個時候還沒有粉墨登場,而新的進入者,恰恰是在充分吸取意大利和德意志棉紡織生意人的深刻教訓之後纔出手的。

0x3:英國如何後來居上成爲整合棉花產業的新力量?

那麼德意志的棉紡織生產中心爲何走向衰落呢?

因爲從16世紀開始,一個新興國家出現了——奧斯曼帝國,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一帶,它地跨歐亞非三大洲,可以說是世界的十字路口。當時奧斯曼帝國控制了地中海,看到了棉花生意和棉紡織品有利可圖,就鼓勵國內發展生產,同時嚴格限制棉花作爲原料出口。

前邊我們講過,當時意大利的棉紡織業主要是從地中海東部地區進口棉花,奧斯曼帝國限制棉花出口的政策一出,一下等於要了意大利棉紡織行業的命,所以意大利北部像威尼斯這樣的貿易城市頓時失去活力。

到16世紀60年代,奧斯曼軍隊在歐亞大陸更大區域內鞏固其領土,德意志商人的棉花原料進口也被掐斷了。

於是,隨着奧斯曼帝國自產自銷,也就是既有豐富的棉花原料,又能生產棉紡織品,意大利和德意志的棉花生意頓時就垮了。

正所謂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就在奧斯曼帝國站在歐洲棉紡織業的一片廢墟上,享受着控制地中海周邊棉花原料及棉紡織品生產和貿易紅利之時,前邊我們一直提到的關鍵力量,也就是英國開始出場了。一羣又一羣更加精明的英國商人,開始頻繁出現在奧斯曼帝國在地中海東部的港口城市伊茲密爾。

1589年,這些英國商人從奧斯曼統治者蘇丹那裏,獲得了一項貿易特權:從事棉花生意。正是憑藉這項特權,英國商人在隨後的兩個世紀裏,一步一步變成了重塑全球棉花產業的關鍵角色。

0x4:總結

  • 歐洲不產棉花,長期處於棉紡織品生產和消費的邊緣。直到公元950年,由於伊斯蘭教的擴張,歐洲南部出現棉紡織業。
  • 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南部,先後成爲歐洲棉紡織品生產中心,但隨着奧斯曼帝國控制棉花出口,它們也先後衰落。
  • 奧斯曼帝國掌控棉花原料和棉紡織品生產後,在1589年授予英國商人以貿易特權,給了英國整合全球棉花產業的新契機。
  • 通過棉紡織品生產中心在歐洲的不斷轉移,我們可以得到一個啓發:資源優勢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也會成爲劣勢,變成發展的掣肘。

 

四、以英國爲主導的全球性“棉花帝國”,究竟靠什麼長期支撐?它有什麼致命的弱點?

你可能會好奇,一個產業,爲什麼非要用“帝國”來形容呢?一般情況下,提到帝國,你肯定第一反應就是那些有絕對權威的君主統治的大國,幅員廣大,秩序分明,最重要的是,權威性不容置疑。

當然,我們提到的“棉花帝國”並不是這種層面上的帝國,而是一種虛擬的說法。但有一點肯定是一致的,那就是全球主要的棉花資源,一定在那個時代爲英國和歐洲所用,並受其約束。因此就需要有像國家一樣強大的權威,也就是比技術進步和生產組織更強大的資源和能力,纔有可能把分散全球的棉花產業各環節連接起來。

那麼英國和歐洲是如何成爲這種權威力量的呢?十八世紀英國和歐洲主導下的全球棉花帝國,又是靠什麼長期支撐的?

可以說,這個從萌芽到形成帝國的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我給你總結了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英國和歐洲各國取得亞洲棉花產業的主導權;
  • 第二個階段,是打通了歐亞非三大洲的壁壘;
  • 第三個階段,是實現棉花產業的全球化擴張。

0x1:英國如何取得亞洲棉紡織品貿易主導權?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階段,英國在亞洲是如何取得棉紡織品貿易主導權的。

昨天我們談到,十四、十五世紀,意大利和德意志曾先後建立區域性的棉紡織品生產中心,但最終被摧毀,是因爲奧斯曼帝國用武力控制了棉花原料。

因此,後來的歐洲資本家和政治家吸取教訓,最終以武力貿易爲基礎,以海洋貿易爲網絡,以金融工具爲創新、以國家權力爲後盾,重塑了全球棉花產業

比如,1492年哥倫布在美洲登陸後,立即掀起了掠奪美洲土地的熱潮。從1518年到1607年,西班牙、葡萄牙、法國和英國,都紛紛在國家暴力的支持下,來美洲搶佔土地資源,實現它們的征服。

可以說充足的美洲土地,給歐洲殖民者大規模種植棉花等經濟作物,提供了無限可能。因爲他們的技術、技工、資金和市場都是現成的,只要棉花供應有保證,做大棉花產業,對歐洲人來說指日可待。

不過,還沒有等歐洲殖民者在美洲全面佈局棉花生產,一條更快的捷徑誕生了。

另一支由葡萄牙人達·伽瑪率領的探險船隊,在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的第五年,也就是1497年,走通了從歐洲往南繞過非洲好望角,抵達南亞次大陸印度的航線。

這條航線也就此留下歷史性的一筆,因爲它給歐洲人打開了做印度優質棉布貿易的新機會。

1498年,達·伽瑪率先從印度統治者那裏獲得貿易特許權,這樣,歐洲要再從印度進口棉花或棉紡織品,就不用擔心中東和西亞的中間商賺差價了,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營收。

所以,比起到美洲先開闢種植園再種棉花的漫長過程,英國、荷蘭等國選擇了這條捷徑。從16世紀開始,他們跟着葡萄牙人開闢的新航線,相繼在亞洲設立了一些合股公司,介入亞洲的香料和棉花產業,主要是從事貿易活動。

16世紀末,英國打敗荷蘭之後,南亞地區利益最豐厚的印度紡織品貿易主導權,就落入英國商人手中。於是從1600年開始,英國、荷蘭、丹麥、法國相繼設立東印度公司,主要做亞洲的棉花和香料生意。

那麼由英國主導歐洲各國設立的東印度公司,又是如何從亞洲開始介入到全球棉花產業的整合呢?

0x2:棉花產業如何成爲連接歐亞非的載體?

這也就進入了第二階段,英國通過棉花產業,實現了歐亞非的連接。

要分析這一階段,我需要先帶你梳理一下東印度公司的貿易模式:歐洲商人先從印度買棉紡織品,到東南亞換香料,再把多餘的棉紡織品帶回歐洲銷售,或者運往非洲換奴隸,再把奴隸送到美洲的種植園。

就這樣,印度棉紡織品就構成了貫穿歐亞大陸、非洲和美洲之間的複雜貿易系統,把亞洲的生產者和歐洲、非洲的消費者,通過棉花產業連接成了一體

比如英國的東印度公司,1621年就進口了大約5萬件棉紡織品到英國。在40年之後,這個數字又漲了5倍。最高峯時,棉紡織品一度佔據東印度公司75%的貨物量,深刻地影響着歐洲人的生活。

你可別以爲英國和歐洲商人從此就順風順水了,在剛開始時,歐洲商人們還面臨一個巨大掣肘——當時印度本土的棉花貿易商勢力很大,商人們只能把棉紡織品運往印度之外銷售。

比如在1676年,英國商人要從印度買棉花或棉紡織品,必須在英國貿易商船抵達印度前8到10個月,和印度當地負責棉花貿易的巴尼亞人籤分包協議。巴尼亞人再找中間商,中間商再去印度各村莊找棉紡織戶下訂單。這些被提前收集起來的棉花和棉紡織品,會先放在碼頭庫房,等英國商船抵達後,再付錢運走。

所以,當時英國和歐洲商人,雖然控制着印度海外的棉紡織品生意,但實際上又受制於印度本地貿易商、中間商和農民,這一時期的發展仍舊緩慢,並未形成全球的順暢鏈接。

這個時候英國和歐洲商人也開始想辦法了,商人們琢磨自己生產,以部分替代印度棉紡織品。

這個想法固然好,但是前邊我們也講到,英國和歐洲各國的氣候等各方面因素,並不適合棉花生產。因此,如何找到更可控的棉花原料,就成了這一時期的頭等要務。

0x3:英國如何在世界棉紡織產業佔據主導地位?

這個時候,英國和歐洲商人們再次把目光投向了美洲大陸。也因此,棉花產業的發展進入了第三個階段,開始向全球擴張。

那麼實現這一全球貿易格局的關鍵因素是什麼呢?

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黑奴貿易

相關統計表明,從16世紀到18世紀,有800多萬名非洲奴隸被販運到美洲,其中在18世紀最瘋狂,竟然販運了500萬名奴隸到美洲。

讓人不解的是,這些非洲奴隸確實有一部分是被殖民者暴力搶走的,但還有相當一部分,是當時非洲的一些統治者和奴隸販子販賣出來的。更讓人奇怪的是,當時這些非洲統治者和奴隸販子,最需要的並不是金銀財寶,而是棉紡織品。

比如在1772年至1780年間,一名英國商人先後從非洲黃金海岸買走了2218名奴隸,其中有一半的交易是用棉紡織品支付的。另一項記錄也顯示,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葡萄牙人從非洲販賣奴隸,紡織品約佔當地進口商品的60%,這都刺激了棉花產業的需求。

後來的歷史,你可能已經知道了:英國和歐洲國家原本一直緩慢發展的棉紡織業,在內外需求的刺激之下開始逐步發展起來。

據記載,當時從大西洋上的西印度羣島,到更廣闊的美國南部,以及南美地區,越來越多單一種植棉花的大型種植園建立了起來,主要勞動力來自非洲,通過種植園主的殘酷暴力管理制,悲苦的黑奴們長期從事繁重勞動,確保大量出產的棉花,運往英國和歐洲。

第二個因素,是工業革命帶來的技術革新

1780年,隨着英國發明蒸汽機,加上各種軋花機和紡織機不斷改進,英國棉紡織業的生產效率飛速上升,也因此崛起了一批依託於棉花產業發展的城市。

比如利物浦,成爲當時最重要的棉花和棉紡織品集散地;曼徹斯特,則成了英國和全球最重要的棉紡織生產中心。他們大量使用廉價的女工和童工,迅速推動棉紡織業在全球崛起。到1831年,棉紡織業佔英國經濟的比重超過22%,每6個工人中就有1個棉紡織工。

第三個因素,是軍事力量的保證

擁有技術和成本優勢的英國新型棉紡織品,在英國武力保護下,反過來向歐洲、美洲和亞洲等市場出口。18世紀末,英國生產的棉布有60%以上用於出口;到了1815年,優質低價的英國棉布基本上消滅了所有非歐洲世界的競爭對手。

在世界市場上,傳統的印度棉紡織品也被英國棉紡織品所取代,像孟加拉達卡城這樣,之前靠棉紡織品貿易而發展起來的城市,迅速陷入困境,連整個印度,也慢慢變成了英國的棉花供應地和棉紡織產品傾銷地。至此,印度成爲英國控制的“棉花帝國”的一部分,一切聽命於英國和歐洲。

0x4:總結

  • 歐洲國家在美洲佔據的大量土地,爲進行大規模的棉花種植提供了基地。非洲的奴隸貿易,則爲棉花種植園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 英國和歐洲先後建立的東印度公司,通過和印度的棉紡織品貿易,把亞洲的生產者和歐洲、非洲消費者連爲一體。
  • 英國最終通過黑奴貿易、技術革新和軍事力量三個關鍵因素,建立了以它爲主導的全球“棉花帝國”體系。

 

五、究竟是什麼力量,打破了英國主導的全球棉花產業版圖?

0x1:奴隸制的瓦解對棉花帝國意味着什麼?

我認爲,當初成就棉花帝國的關鍵因素,正是後來摧毀它的致命誘因。歷史規律往往如此。

也就是說,這次的巨大危機,恰恰來自於支撐棉花帝國的關鍵源頭,也就是主要的棉花原料供應。

昨天我們講到,英國和歐洲實現全球棉花產業的擴張,最關鍵的因素就是黑奴貿易,北美棉花種植園也因此誕生了殘酷的奴隸制度。

其實,這個制度是一個歷史怪胎,自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到1860年,長期存在於美洲。今天的我們,已經很難想象:這三百多年裏,英國和歐洲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實現了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美利堅合衆國也獨立將近80年了,經濟規模越來越大,但支撐美國南方種植園棉花生產的,還是數以百萬失去人身自由的非洲黑奴和他們的後代。

也就是說,在最具活力且影響深遠的全球棉花產業體系中,野蠻的奴隸制度,帶來了巨大棉花產量和極低的生產成本,支撐着最重要的棉花生產供應。一旦美國種植園或奴隸制度有危機,英國主導的全球棉花帝國也將發生動搖

對於這個風險,英國不少人其實也有心理準備。比如在1861年,英國曼徹斯特棉花供應協會就曾表示:奴隸勞工是不可靠的。

既然當時英國已經注意到,美國南方種植園的奴隸制,已經在19世紀威脅到棉花帝國的繁榮,爲什麼沒有提早進行風險規避呢?

原因並不複雜,就是資本主義的逐利慣性使然,它們不希望變化過早發生,拖一天是一天,拖一年是一年。

但是此時,美國南方扭曲的奴隸制,與當時剛出現的自由勞動,以及美國北方工業化相關的政治經濟制度,是明顯相沖突的。因此,隨着美國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南北兩種經濟制度和產業結構,已經到了“二選一”的關鍵時刻。於是,1861年4月12日,美國南北內戰正式打響。

在美國內戰一開始,南方軍隊明顯佔優,擁護奴隸制的人士頗爲樂觀。

比如,美國南部南卡州的一名參議員,也曾經公開警告稱:如果奴隸制支撐的棉花生長系統受到威脅,英格蘭將蹣跚倒下,並帶動整個文明世界一起。他還叫囂說:地球上沒有任何力量敢於向棉花宣戰,棉花爲王。

但在哥倫比亞大學,一位名叫弗朗西斯·利伯的政治學家預測說,在這場戰爭之後,棉花和奴隸制都不會保持其原來形態。

後來的歷史事實,證明了這位學者的判斷,這也是一個常識:奴隸制是逆歷史潮流的。

後來美國內戰幾經起伏,以南方失敗而告終,種植園經濟和奴隸制因此面臨劇變,廢奴後,棉花生產充滿變數。

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內戰在1861年開打,英國的棉花進口量在1862年就下降了一半多。其中,從美國進口的棉花,下降了96%。可以說,英國基本上失去了來自美國種植園的棉花供應。

英國在美國的棉花進口停滯,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棉花原料價格比美國內戰前漲了4倍,英國的棉紡廠相繼關閉,成千上萬的棉紡工人失業。

到1863年初,英國的棉紡織產業中心曼徹斯特,一共200萬居民,就已經有50萬人失業了。之後,在英國多個棉花產業重鎮,失去生活保障的工人開始暴動鬧事。類似的情況,也在歐洲大陸的法國、德意志等地出現。

因此,在《棉花帝國》這本書的作者看來,美國內戰持續時間之長和破壞力之大,標誌着世界上第一次出現了真正的全球性原料供應危機,也導致了英國和歐洲各自搭建的棉花帝國逐步走向瓦解

0x2:英國和歐洲各國的自救行動,能否重新穩固棉花帝國?

面對逐步瓦解的棉花帝國,英國和歐洲各國當然不會坐以待斃,肯定要採取措施繼續維持,這也是資本的逐利性使然。

那麼,接下來它們是如何應對的呢?方法你應該能想到,那就是重新把視線轉移回傳統的棉花種植區。

首先開始自救行動的是法國,它去了北非的阿爾及利亞。

美國內戰打響後不久,美國北方便切斷了歐洲各國和美國南方的海上貿易往來,實行棉花禁運。美國內戰剛剛打了兩年,法國從美國進口棉花的數量,就從一年60多萬包,銳減到4000多包。而當時,法國諾曼底等地主要從事棉花的粗加工,利潤本來就不高,進口棉花原料沒有了,這些地區的大部分加工廠就只能關門。

於是,這些面臨生存危機的棉花加工廠老闆,不斷向法蘭西帝國的執政者拿破崙三世求援,希望帝國政府出面,幫助開發新的棉花供應地。他們還呼籲,希望拿破崙三世將善於種植棉花的中國工人,帶到北非的阿爾及利亞,那裏應當適合種棉花。

爲了尋找新的棉花供應地,棉花帝國的主導者英國則回到了曾經備受掣肘的印度。

當時,在印度的棉花產業利益鏈中,至少有四股不同的力量在相互較勁:印度棉花和棉紡織品商人、印度棉花的耕種者、英國殖民官僚,以及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棉紡織品製造商。

印度商人和耕種者當然不甘心棉花生產被英國人控制,但對曼徹斯特棉紡織品製造商來說,除非美國的棉花供應可以恢復,否則必須拿下印度的棉花。

爲了達到這個緊迫的目的,英國商人通過他們的兩個組織,曼徹斯特商會和曼徹斯特棉花供應協會,出面到印度主要的棉花產區採取措施。比如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國家力量介入等。

這些努力確實也迅速見到了效果。比如在美國內戰前,來自印度的棉花,只佔英國進口棉花數量的16%,到1862年這一數字就上升到了75%。雖然當年進口的絕對數量也減少了,但印度棉花總算讓英國棉紡織業沒有因爲美國內戰而徹底倒下。法國情況也差不多,1862年進口的棉花有70%來自印度,而在此前幾年,這一數字只有1.1%。

還有奧斯曼帝國,則是在北非的埃及,採取暴力方式,悄悄從蘇丹運來大量奴隸,迅速把埃及大片土地改造成了棉花農場。

到1864年,整個埃及40%的良田都種上了棉花,從1860年到1865年,埃及的棉花產量因此增長了5倍,加上棉花價格在那幾年也在上漲,兩項因素疊加,埃及的棉花出口價值竟然猛增14倍。

此外,在土耳其、墨西哥、巴西,甚至在當時的中國、外高加索和中亞、西非,所有能產棉花的地方,都因爲美國內戰,而實現了棉花生產和出口的雙增長

這次自救行動,一方面有效緩解了英國棉紡織品的棉花供應問題。但另一方面,由英國主導的全球棉花帝國,到這時實際上已經分崩離析,新的全球棉花產業版圖已經呼之欲出,圍繞着棉花種植與供應,也催生了新的全球勞工、資本和國家協作網絡,而這一切都和過去的棉花帝國時代不一樣了

過去英國主導下的全球棉花版圖,主要是在美國開墾種植園壟斷棉花原材料,用黑奴貿易降低勞動力成本,以及通過軍事戰爭和技術革新打開各國的貿易網絡,把棉花銷往全球。

可是現在完全不一樣了,比如原料產地和生產中心都回到了它原來起源的地方,也就是亞洲、非洲和美洲。那麼,新的棉花產業格局到底是什麼樣的?我們明天接着講。

0x3:總結

  • 英國主導的全球棉花帝國,主要靠北美種植園供應棉花,因此奴隸制的瓦解,促使廉價勞動力缺失,棉花成本大幅上升。
  • 美國內戰導致棉花禁運,引發了第一次全球性原料供應危機,英國和歐洲棉紡織製造商不得不想辦法從其他地區獲得棉花。
  • 印度、埃及和墨西哥等地陸續擴大棉花種植,緩解了英國和歐洲國家的棉花原料緊缺,但全球棉花帝國也因此分崩離析。

 

六、新棉花帝國能不能持續?

在此之前,我先問你一個問題:如今全世界出產棉花最多的國家是誰?你可能猜到了答案,但不一定是對的。第一名是中國,有時也是印度,兩個國家的產量差不多,近年來都在600萬噸左右,排名不相上下。然後是美國、巴基斯坦、巴西、烏茲別克斯坦、土耳其、澳大利亞、土庫曼斯坦和墨西哥。

你有沒有注意到,十大產棉國中有八個是發展中國家,其中亞洲佔了六個。

除了棉花產量最多,中國現在還是全球最大的棉紡織生產基地,總產能佔全世界近一半。包括棉紡織品在內,2019年中國的紡織品服裝產量和出口量都是世界第一,僅出口額就超過2700億美元,是一個巨大的產業,是一筆大錢。

在1861年美國內戰前,全球產棉區主要在美洲,棉紡織品生產和經營集中在歐洲。但是到了19世紀末期,從生產、製造到經營,棉花產業中心都從發達國家轉移到了發展中國家。這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新棉花帝國和新的棉花產業版圖

那新棉花帝國的版圖是怎樣形成的,還能不能持續?包括中國在內的多個發展中國家是如何主導棉花產業的?這一講,我將帶你從19世紀後期,新棉花帝國版圖的變化,以及變化背後的推動因素,還有中國棉花產業的崛起歷程三個部分進行分析。

0x1:美國內戰後全球棉花版圖發生了什麼變化?

我們先來看看新舊棉花帝國的產業格局,究竟發生了哪些具體的變化。

首先是發展中國家棉花種植量上升

在19世紀60年代之後,由於美國內戰對全球棉花供應的影響,印度、埃及、巴西、墨西哥和中國等地的棉花種植有了明顯上升。

其次,全球市場需求擴大

從1860年到1890年,全世界的棉紡織品消費量幾乎翻了一番,僅靠英國和歐洲等傳統棉紡織強國,已經無法滿足世界市場無處不在的多樣化需求。

最後,各項技術革新不斷被髮明創新

電報的發明,以及鐵路在歐洲、亞洲和美洲的陸續修建,促使遠洋航行和運輸能力提升。到19世紀末期,棉花產業在全世界多個大陸,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中全面鋪開。

比如從棉花生產供應上看,到1883年,歐洲大陸市場的棉花原料,有三分之一來自埃及、巴西和印度,這個比例是1860年的兩倍多。

可以說,英國的棉花製造業,此時在全球的重要性開始不斷下降。

比如在1860年,全世界61%的機械生產的棉紗錠來自英國,但到1900年,就下降到了43%,到1932年進一步降爲11%左右。特別是到一戰之前,英國棉紡織品對印度的出口下降46%,對中國的出口下降59%。

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從19世紀末到1930年左右,中國自己生產的棉紗錠增加了4倍,達到400萬錠;印度則增加近5倍,達到900萬錠。

所以作者在書中感嘆:世界棉花工業在此時又回到了它主要起源的地方,也就是現在亞洲、非洲和美洲的發展中國家。

0x2:新棉花帝國形成的主要力量是什麼?

那麼,有哪些力量在推動棉花產業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全面轉移呢?

第一個因素,是發展中國家民族資本家的奮力爭取

發展中國家此時開始大力興建工廠,從印度到中亞到南亞再到中國,到處都在新建棉紡廠,到處都是曾經的“英國曼徹斯特”。

比如中國的民族實業先驅張謇,他創辦的“大生紗廠”就是那個時代的縮影。通過中國這個案例你也會看到發展中國家的民族資本主義,在打造新棉花帝國這個過程中所做的努力。 

第二個因素,是發達國家的政府力量介入

殖民政府強勢介入到棉花種植和生產加工環節,通過立法、徵收、基建投資以及某些強迫手段,調整棉花產業生產和製造格局。

比如1853年英國從政治上控制了印度的貝拉爾地區之後,這裏原本的糧食和棉花生產結構就被強行改變了。

殖民政府先是利用當地所謂的剩餘收入,在1870年修通了一條主要供棉花運輸的鐵路,然後通過電報系統連接印度和英國。加上埃及新開通了蘇伊士運河,把棉花從印度孟買運到英國利物浦的時間,一下子縮短到21天,運輸效率大大提升。

到20世紀初,貝拉爾地區出產的棉花佔了印度總產量的四分之一,超過了埃及的總產量,成了英國人眼裏“完美的棉花花園”。

雖然英國殖民者是爲了維持當地的殖民統治,發展本國經濟,但客觀上也進一步催生和促進了印度棉紡織行業的興起與發展。

不過棉花產業的發展也有兩面性,對於印度貝拉爾的棉農們來說,糧食反而因此變得更加稀缺,需要用越來越多的棉花才能兌換。這些棉農事實上也因此陷入了後來阿瑟·劉易斯所關注的,類似出口咖啡或水果換糧食的熱帶窮國的貿易陷阱之中。

第三個因素,是發達國家的棉紡織工人不斷主張權益,把棉紡織產業往外推

美國內戰促使運行了上百年的種植園奴隸制瓦解,資本家不得不尋找新的可以規模化種植棉花的勞動力羣體。於是,新的僱傭勞工制度,開始在歐美等主要國家的棉產區建立起來。但是,成千上萬的紡織工人也開始不斷通過工會談判,要求縮短工作時間,上調工資。

因此,那些幅員遼闊的大國,把生產中心從市區向郊區轉移,從高成本中心向低成本中心轉移。而其他幅員面積更小的發達國家,只能把棉紡廠遷往那些勞動力成本更低,且靠近棉花種植地的國家和地區。

比如在美國,棉紡廠首先從東北部比較發達的工業貿易區,搬到勞動力等成本更便宜的南部地區。

那些面積較小的發達國家,則把棉紡廠遷往了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中國、墨西哥和巴西等地。

由此可見,這些因素也促使棉花的發源地比如說印度、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它們的棉花產業進一步壯大並取代了英國和歐洲。在新棉花帝國的版圖裏,發展中國家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並一直延續到今天。

0x3:中國的棉紡織業是如何興起的?

在這本書裏,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其中第335頁和第336頁,作者專門回顧了中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棉紡織行業創立民族工商業的歷史,讀來也讓人感慨。

接下來我們以中國作爲視角,看一看新棉花帝國是怎麼發生的?

當時,像中國這樣的窮國和弱國,面對質優價廉的英國機械棉織品,作爲消費國的欣喜很少,對於傾銷的擔憂卻很多。

如何抵禦歐洲帝國主義的商業入侵,如何建立民族工業?從19世紀60年代起,就是中國政商各界辯論的重點議題。可以說棉紡織業在中國的一步步興起,也是中國工業乃至民族獨立自強的發展進程

1862年,中國商人鄭觀應出版《盛世危言》,提倡實施工業化;1897年,狀元出身的企業家張謇身體力行,在家鄉南通創辦了機械化的棉紡紗廠。

實際上,在19世紀後半葉,中國官僚機構和資本家一直關注棉紡織產業的生財之道。他們採取的主要方式是和外國資本合作。

所以中國棉紡織行業在20世紀初迅速起步,是多方面合作的結果。除了像無錫榮氏家族創辦的本土棉紡廠,還有大量外資、合資棉紡廠

從19世紀80年代初,上海機器織布局開始運行,到1914年,中國棉花產業發展都比較緩慢。但此後一直到1931年,全球新增棉紗錠14%,中國新增297%。如果以1913年爲基準年,到1931年增加最快的是中國、日本和印度,明顯下降的是俄國、英國和德國。

在這期間,中國在全球棉花產業中的地位不斷上升。1925年,中國棉花出口量超過進口量,實現棉花自給自足;1937年,中國棉紗和棉紡織品也實現了自給自足。1875年,中國98%以上的紗線是手工紡紗,到1931年,手工紡紗只佔16%左右,所有紗線都來自中國的工廠。

這些在中國佈局的棉紡織廠和棉花種植加工,從那時一直延續到了今天。至此,傳統意義上的全球棉花帝國被打破,更加多樣的棉花產業格局在全球形成,發展中國家的地位和收益明顯改善,新的棉花帝國也在持續蓬勃發展。

0x4:總結

  • 傳統棉花帝國版圖被打破,雖然全球各地棉花生產和棉紡織規模在擴大,但英國和歐洲已無法再恢復棉花帝國的控制力。
  • 越來越多棉紡廠遷往勞動力成本更低,且靠近棉花種植生產的國家和地區,印度、中國、墨西哥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新棉花產業格局開始崛起。
  • 棉花產業的發展,對各國在經濟全球化的格局中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

 

七、思維腦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