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習錄讀書札記07】格物致知:致良知

傳習錄讀書札記07:格物致知:致良知

【六】格物即格事

王陽明認爲,格物之物,就是事。

心是身體的主宰,心之所發便是意,意的本體是知,意的對象就是物。

意在事親,事親則一物;意在事君,事君則一物;意在仁民愛物,仁民愛物則一物;意在視聽言動,意在視聽言動則一物。所以沒有心外之物,沒有心外之理。

所以,《中庸》說:“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貴。”《大學》說,“明明德”只有通過誠意實現,誠意只能通過“格物”實現。

從王陽明的論述,我們可以推斷,“四書”在當時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王陽明也要設法將自己的理論與“四書”保持一致。

【七】格即正

孟子:惟大人爲能格君心之非。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國定矣。

王陽明認爲,格物即正物、正事。《康熙字典》:正也。《商書·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格,修正、糾正之意。

“惟大人爲能格君心之非”,意之所在,就是要去除不正之心,以確保本性之正。即,時時刻刻心存天理,也就是“窮理”,天理就是明德,“窮理”就是“明明德”。只有“大人”才能達到這個境界。

而朱熹認爲,格物是窮究事物。王陽明當初就是相信了這種說法,在自家的院子裏專心致志地格了七天竹子,結果吐了一場血,致知上卻一無所獲。

【八】盡心知性

王陽明說,知是心的本體,人之本心天然具備知。見了父兄親,就知道孝悌,看到小孩落水了,就知道惻隱,這就是“良知”。

因此,良知產生於內心,不需要藉助外物。

良知的產生,必須排除一切私慾,所以孟子說:“充其惻隱之心,而仁不可勝用矣。”(仁是良知的一種。)

一般人做不到沒有私慾,所以要下致知格物的功夫,戰勝私慾,迴歸天理。達到致良知的境界,就是意誠了。王陽明又回到了《大學》的語境。

《傳習錄》第六條,王陽明指出,本性是心的本體,而本條說,知是心的本體,這是從不同的角度講心的本體,從主體講,稱知,從客體講,稱性。盡心知性,知性則知天,所以心即理。

盡心必有知,有知必知性,知性即知天理,天理即良知,因此盡心致良知,心即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