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他人之前,學會好好愛自己,對家暴說不!

今天是感恩節。

同時,我才知道,今天也是國際反家暴日。

沒想到有這個日子,我也是孤陋寡聞了。

談起家暴,勾起了我的許多往事。

哀嘆一句:“往事不堪回首家暴中”。

那年冬天,我十歲左右,老媽給我洗澡,過了一會兒,他們突然吵了起來。

拉架的老鄉,把老爸攔在門外,老媽在屋裏頭破口大罵,而我在瑟瑟發抖。

我不知道,是因爲冷得發抖,還是被他們的家暴現場刺激得顫抖。

我光着身,膝蓋骨不由自主地抖動着,我嘴巴哆嗦着,祈求者他們不要再吵,也無事於補。


我長大了一些後,在他們一次吵架的時候,我忍無可忍,說出了請他們兩個離婚的建議。

可老一輩的思想,遠比我想象中還要頑固,他們就是愛(家暴)到死,也不會做出離婚的決定。

一是爲了面子,二是爲了孩子。

可孩子是藉口,我在那時是真心希望父母能離婚的。

至於面子,可能也只是勉強維繫婚姻的一塊遮羞布。

就這麼勉強維繫着維繫着,有一天居然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我媽開始家暴我爸了,不得了。

男人體力上的優勢,終究還是敗給了那無情的歲月。

老爸打不過老媽了,不過鬥嘴他還是有着不錯的戰績。

家暴對小孩的影響,聽說分兩個極端。

一個是下一代越來越暴力,一個是下一代越來越抗拒。

慶幸的是,我是後者。


然而,我在後來還是成了一個“施暴者”。

在唯一的一段感情經歷中,我和對方都使用過冷暴力,互相傷害。

輕者是兩三天拒絕主動溝通,重者是互相攻擊對方的價值、人品、軟肋……

如果說拳打腳踢的家暴是物理攻擊,那拒絕溝通的冷暴力就是魔法攻擊。

很多時候,魔法攻擊的傷害不亞於物理攻擊,甚至有可能是永久性傷害。

所以,對家暴僅僅是停留在物理攻擊的理解,是片面的,也是不可取的。

但願,每一個建立親密關係的人,都能深刻認識到,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愛他人之前,學會好好愛自己,對家暴說不!

好了,我們今日份閒聊就到這裏了哈。



斌  2021.11.25午後  寫於武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