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述而》古今愁,一肩挑

孔子時代的偉大思想家,大都是述而不作,比如蘇格拉底的思想是由柏拉圖記述和傳承的,耶酥的思想是由門徒傳播的,釋迦牟尼的思想是由佛教徒傳揚的,孔子也沒有寫過自己的著作,他的思想是由弟子記錄下來,併發揚光大。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竊比於我老彭。

“述”就是承先啓後,繼往開來,保留傳統的文化,繼承和流傳,相當於散播種子,沒自己的創作,不加意見。孔子的刪詩書、定禮樂、系易辭、著春秋等六經文化的整理,只是承續前人,並沒有加以創作。但是他有個態度,信而好古,不是迷信,是真信,加以考證過的真信。

孔子當時刪詩書,爲什麼《尚書》將堯以前的刪除呢?他了解中國歷史自從黃帝炎帝開始,因爲堯以前的文獻不夠,他不敢輕易斷言,所以歷史資料的文獻,自堯這個階段開始。就像司馬遷寫《史記》,也是把民間傳說、歷史資料、和實地考察結合起來,歷求有憑有據,實事求是。

老彭是兩個人。老,是老子;彭,是彭祖,名彭籛,在古代的史料上,一般人說彭祖活了八百年,是否有這個人,姑且不問,反正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一長命老人叫彭籛。孔子“竊比於我老彭”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我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想向老子、彭籛看齊。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孔子說,我有什麼了不起呢?無非是注重三點:一是寧靜致至,默默領會在心。二是好學不斷,永不厭倦。三是熱心教育,永不言倦。孟子曾說:“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但是如果“得天下笨才而教育之,一苦也”!誨人不倦也是很難做到。

孔子這三點是做學問的真經,真博學不賣弄,活到老學到老,教育別人也是教育自己,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先做到,學生反過來也可以教育老師,處處留心皆學問。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當時的社會,王道衰落,周室將傾,禮崩樂壞,孔子卻力推仁政,提倡德治,明知不可爲而爲之,所以他非常憂慮。他說:人們不講修養自己的品德;不講求取真正的學問;聽到了義之所在不肯改變,不善的政策和措施也不肯改變,這四點就是我憂慮的地方。

孔子憂國憂民,憂的是文化的衰落,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要文脈不斷就不怕亡國,歷史上幾次外族入侵導致亡國,又因爲強大的中華文化而復國。猶太人亡國了二千多年,因爲立國的文化精神沒斷,始終所以能夠復國成功。巴比侖等文明古國,因爲文化斷了,就真正地亡國了。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燕”與“晏”相通,“燕居”就是在家的日常生活,這裏說孔子平常在家很舒展,不是皺起眉頭一天到晚在憂愁。他樂的是人生的平淡,知足無憂,愁的不是爲己,爲天下蒼生。他說,唉!我老了,很久沒有夢見周公了。周公是周禮的創立者,孔子推崇周禮,看到世道如此之亂,他感嘆自己難以挑起傳承文明的擔子,可還是盡力去擔負起中國文化承先啓後的擔子。也即古今愁,一肩挑。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孔子說:“志於道”,就是立志要高遠,要希望達到的境界。“據於德”,要從道德的行爲開始。“依於仁”就是依傍於仁,具有愛心,愛人、愛物、愛社會、愛國家、愛世界,擴而充之愛全天下,發揮仁的作用。“遊於藝”熟練掌握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等。

孔子的人才的標準,就是立志要高遠,以德爲基礎,以仁爲修養,精通六藝。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子曰: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孔子說:凡是在這裏繳了學費的,我沒有不教的,就是有教無類。那時的社會規定,只有貴族纔有資格受教育,而孔子收了許多平民子弟,只要肯教費,多少不論,他就教。孔子說:教育學生,先讓他發憤再啓發,先讓他執疑再研究,不夠舉一反三,學識有什麼用?

孔子寄希望於君主,期望社會風氣好轉,各地實施仁政。當發現這條路走不通時,就退而教育,希望弟子們能夠把文化一代代傳下去。這幾段文字講了孔子做學問的原則,做人的標準,以及教育的方式,至今依然正確,什得借鑑。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