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美:去哪裏尋找避風港?

昨天看了搜狐新聞一篇文章,說的是一羣90後買了毛坯房,她們在房子裏放置簡單的傢俱,過起自己的小日子。

住毛坯房,聽起來有點心酸。但對於渴望擁有自己房子的人來說,毛坯房,它也是房子,也能遮風擋雨。最起碼在自己孤苦無依時,能有一個棲身之所。

在買房子的人羣中,有個叫莉娜(化名)的女生。她小時候和哥哥共享一間房間,長大後打工住宿舍,她沒有自己的房間。當她辛苦攢錢買下屬於自己的房子後,她的父親卻質問她:“你一個女孩子買房做什麼?”這話聽起來真是讓人扎心。女孩子怎麼就不能買房了,女孩不是人嗎,她們就不需要住的地方嗎?

人們總覺得,女孩子不需要買房,你找個男人嫁了,住男人的房子就行。以前我在老家時,一些親戚也這麼說過我,讓我找個有房子的男人,嫁給他,住他的房子。

我就反問了親戚們一句話:“房子是人家的,哪天我被趕出來了,你們管我嗎?”親戚們都沉默了。他們纔不在乎我的未來,他們只想過自己的嘴癮。

微博上有個律師叫吳傑臻,他發了一個女生投稿,那個女生說她結婚後,老公一跟她吵架,就反鎖家門,關掉手機,不讓她進去。她無處可去,只好回孃家……所謂的“嫁給男人,住男人的房子”,就是女人們的一廂情願。如果房子的產權和你無關,你就算嫁給有房的男人,也是個暫居的過客。你老公一句話,你就得捲鋪蓋走人。這種脆弱的“幸福”,不要也罷。

有人會懟我:二美,你口氣這麼牛,好像你有了一座城堡似的。

其實我啥也沒有,別人還能買得起毛坯房,我連城市裏的一片瓦也買不起。她們還有個毛坯房,而我連一塊磚都沒有。我的身後是一片空寂。我沒有退路,也不知要退到何處。

最近我把戶口落到了深圳。有位朋友說,讓我寫一篇文章,談談落戶深圳的好處。我一直拖着沒寫。

唉,假如我的原生家庭願意接納我,能爲我遮風擋雨,說真的,我又何必到處漂泊呢?我只是迫於無奈,沒有辦法。高大上的理由,我說不出來多少。我只是在尋求一線生機,僅此而已。

在老家,我曾經大半夜被我爸爸叫起來,然後一幫“親戚”圍着我,給我上課,要求我必須結婚。我當時覺得荒謬又搞笑。他們不關心我的喜怒哀樂,也不關心我有沒有喫飽飯睡好覺(畢竟大半夜把我喊起來),更不會幫我買一個房子,他們只會幹一件事:催我嫁給一個男人。

那時我內心異常悲涼,就好像身處黑洞。我連吵架都懶得跟他們吵,我走出屋外,一個人對着夜空流淚。那種刻骨銘心的孤獨和傷心,我這輩子都記得。正是這種傷心絕望,促使我遠離了家鄉。我不想再去面對那令人恐懼的場景。

曾經加過一個微信羣,羣裏的女生們省喫儉用,努力工作,想買一個自己的小房子,但這談何容易。她們的原生家庭,都把錢財給了兒子買房,只因爲她們是女兒,所以一毛錢也不給她們,她們只能靠自己一點一點攢錢。人們去鶴崗買房的事上了熱搜以後,她們開始討論,要不要去鶴崗買房,花幾萬塊錢就能買一套房,大家還能一起做鄰居。說得我也有點動心。

這些女子,從小到大都把父母當作神一樣來看待,她們還想着要爲父母養老送終。但只可惜,她們的熱忱,在這個重男輕女的國度裏,變得不值一提。她們的父母把她們當作小棉襖,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當她們想要一個棲身之處時,她們的父母卻冷漠以對,不肯施以援手。

想起這些,不僅心中悽然,當爲天下女子們一哭。

何處是港灣?我也不知道,因爲我也沒有,我還是個居無定所的漂泊者。從南到北,從北到南,那麼多房子,那麼多院子,都不屬於我,我只是個過客。誰不渴望一個溫馨的港灣呢,可現在真的沒有。

今天晚上在一家餐廳喫飯時,我的微信收到一條信息,是一個寺廟發的求捐款信息,說廟裏的房子漏雨了,要修補,需要錢。以前總聽人說,累了就去出家,這樣可以躲避生活的壓力,不用爲生存發愁。可實際上你看看,寺廟也有kpi啊。活在世間,衣食住行,樣樣都要花錢。就算是佛,也要被生活碾壓。

佛都這麼落魄了,那我們呢?如果我們疲憊了,我們應該去哪裏尋找一個避風港呢?那麼多孤獨傷心的女子,她們又能去哪裏找到避風港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