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多巴胺,追求内啡肽

自从公司的健身房建成之后,只要我到公司办事,就一定会到健身房的跑步机上跑步。

每当我在傍晚时分站在跑步机上时,透过面前的大玻璃窗,看着窗中映出自己的模样,便不由自主地生出一股喜悦之情。

看着窗外的阳光渐渐退去,随着日落,窗外越来越黯淡,直到漆黑一片。而眼前的窗玻璃则渐渐地变成了一面镜子,越来越明亮。

镜中自己的模样也越来越清晰,镜中的脸颊也从泛着微光,到能清晰地看到两颊的红润,面如桃花。

随着奔跑,头上的发一起一伏地扇动着,像小鸟的翅膀,带着我飞翔。心情也随着这样的一起一伏飞扬起来。

脑后的马尾随着步幅一摇一摆,让我想起少女时候的样子,那时脑后高高地扎一束粗粗的马尾,走起路来总是脚下生风,脑后的发也是这样一摇一摆,像旌旗摇曳。从少女到中年,我始终不改的,就是这股打不倒的精气神。

在跑步中,我常常盯着窗镜中的自己,忍不住就咧嘴笑了起来,真是笑靥如花。

从旁边一扇侧开的窗户中,正好可以通过背后的镜子看到反射出的背影。在背影中,我观察着自己的跑姿,随时注意着跑姿正确与否。

随着室内越来越明亮,窗外越来越黯淡,镜中的自己也越来越清晰。跑着跑着,就禁不住与镜中的自己相视一笑,不由自主地叹一声,这个女人怎么这么可爱呀。

想起前两天看到的一篇文章,讲述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区别。

多巴胺是一种非常容易得到的让你快乐的东西。比如喝杯奶茶、吃个甜品,比如刷个手机、睡个懒觉,那一刻得到的快乐就是多巴胺的作用。

但是,多巴胺会让人越来越沉沦,它会随着你喝杯奶茶、吃个甜品的欲望一次次得到满足之后,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满足。不仅如此,如果你长期喝奶茶、吃甜品,不仅会越来越没有当初的快乐,甚至还会伤害身体。

而内啡肽却是要在你付出辛苦之后大脑给你的一种奖励。比如跑步。跑前也许会有懈怠的想法,然而跑完5公里、10公里之后,却会有一种浑身通透,非常舒服的感觉,并且会非常庆幸自己没有懈怠。

这种感觉远远比喝杯奶茶、吃个甜品要快乐的多。这让我想起当按摩院的技师鼓动我做一种能量舱的项目时,告诉我在能量舱里躺30分钟,相当于慢跑10公里的效果。

我当即回怼他,那是因为他没有跑过10公里,就无法体会跑完10公里后的感觉,那是能量舱里躺半小时根本无法比拟的。

因此,多巴胺是一种向下的能量,而内啡肽却是一种向上的动力,虽然在最初要付出身体的痛苦,但最终却能享受到更高级的一种快乐。

因此说,内啡肽是比多巴胺更加高级的欲望。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自律不是没有欲望,而是他有更高级的欲望。

了解了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区别之后,我才终于明白,为什么每次在跑步之后我都会发自肺腑地生成出一种喜悦,原来这就是内啡肽的作用。

我想不仅是跑步,生活中的许多事都是如此。凡是能够产生多巴胺的事,一定是当下快乐,事后却会懊悔沮丧,比如在刷了几个小时的手机之后,会觉得空虚无聊,浪费了时间。

而能够产生内啡肽的事,则是当下也许会感到痛苦,但日后却会有更大的收益。比如健身、读书、学习某一项技能。

如此说来,我们的确应该远离多巴胺,追求内啡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