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讀不懂一本書,那可能是你倆緣分未到

記得第一次讀《圍城》,當時的感覺特別不好!可以說是硬着頭皮讀的,覺得作者寫得不過如此。但當我第二次閱讀時,卻讀得津津有味,當時我模模糊糊地覺得書有時候是一遍讀不懂的。

於是我以爲欣賞不了一本書,是因爲自己讀得遍數不夠,不能深入地理解。但有的書讀上兩遍也不知所云,也不知道到底好在哪兒?記得小時候讀名著,總覺得那些名著沒有什麼意思,但時隔多年之後,再次拿起來讀時才覺得竟然如此美好!

但還是有些書,壓根就讀不進去,或是隻能囫圇吞棗地讀下去。讀完之後,相顧茫然,說沒讀吧!明明已經讀過了。說讀了吧!卻感覺一無所得。更有甚至,我壓根讀不下去,書中的內容理解不了。

有些實在讀不下去的書,慢慢地被堆砌在書架上。那天,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突然想起那本曾經讀過一半的書,然後從書架中抽出閱讀,我竟然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我發現當時讀不懂是必然的,因爲當時的閱歷不夠,不足以支撐我瞭解這本書。

我們挑書,書也在挑選我們。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每本書都是作者思想的凝練,讀不懂只是因爲我們不能和作者共鳴,只是因爲我們理解不了作者的境界。

書的內容肯定不是單純的字面意思,縱然每個字我們都認識,但讀懂一本書卻不僅僅是認字而已。一千個讀者,就會有一千個漢姆雷特。我覺得不同的年齡讀漢姆雷特,也會有不同的漢姆雷特。

書之所以會被我們所讀懂,是因爲我們自己可以讀懂。它們能觸動我們的,永遠是我們能夠被觸動的,讀書其實就是讀自己,如果我們的閱歷不夠,如果屋面的境界不夠,我們能理解的永遠只是一些書面意思罷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