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容身难做人

时常,会有这种情况,一些事,总会伴着自己的意识,在发生的那一刻,会下意识地觉得,自己应该是那一切外物的中心。一颗心,只有拳头般大小的空间,只能容得下自己,却容不下他人。与心最近的,就是胸怀,就更别说容得下那些无限的天空,和大海了。

这就是一个人的格局,也是一个人的文化和修养。同时他通过认知和言行,最真实地反映在他身边的客观世界里。由着自己的中心,不断向自己的身边和周围扩散开来。并在长久之中,把自己我裹挟其中,形成一个连自己都看不见气场。

曾有人说:“再伟大的作家也不过是用文字书写他的偏见。”对于这个论断,我既局部赞同,同时却又深表质疑。

我想,一个作家,或一个作者,无论生死,如果能凭借他书写的偏见,用文字的力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空里能赢得广泛的读者和受众,那就可以说,这个书写者,从心里自然流露的文字,即便是一种主观偏见,那他的这种偏见相比少有问津的那些文字,应该是更趋向接近于人心、共识和真理的。

也正是因为,这种主观与客观的高度契合。只有在伟大作家的文字里才会有,一般人是很难达到那种高度和深度的。这也是一个普通写手、一般作家、畅销书作家和一个伟大作家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比如,国内某位知名作家曾说:“我有一种偏见,文学作品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这句似是而非的真理,如果读者不加品味和独立思考,一定会在无形之中把人的思想带到一个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认知世界。同时,他所传播的文字,和受他影响的人们,也会让自己的认知和思想偏离客观的轨道,离真理越来越远,甚至还极有可能把自己陷入一个极端世界囚笼,永远也书写不出这个客观世界的本来的真相。如果依此写出的俱是假象,那就更谈不上他写出作品的真善美了。因为他的认知和思想,本身就是种错觉。

每个人其实都是一个主观主义者,我们每个人也会时常犯这种错误。

比如,我的天性,不喜欢与人计较。同时也会惯性地认为,别人也会同我一样,不会计较。可在现实的生活里,我不计较,并不代表别人不计较。并因此而产生别人内心的不接受、不认可,和自己感觉上的不舒适。

现实里的残酷,给我的教训往往却是,你的内心只能容纳你,你的世界,不一定就是别人的世界。

再比如,某文友曾应邀为一位女性老年文友做过一次文章点评,通篇精读之后,他感他觉这篇点评文章正好触发了自己的创作灵感,他除去在该文留下了对的点评以外,还为此单独写了一篇《医人如医己》的文章。

初衷本想,借此文点评的感受,结合自己对渴望得到读者点评的想法,把它比喻成一个人后背奇痒,渴望有人来给自己挠痒痒,本来自己还以为神思到这个形象贴切比喻而暗自窃喜,可偏就因为这个比喻却出了大问题。并引发了对方内心的不适。还因此给他发了私信,大义是曰:“男女有别,授受不亲,别人看了,会说我不尊重女人,为了文章表现的幽默感,这样的比喻有些过,表示不妥。”并特意要求我在文中去掉她的名字,并按她的要求一并修改了文章的标题。以免引来不必要的误解。

己欲立而立人,没办法,他只能悉听尊便把标题改成《扁鹊见蔡桓公》了。

再再比如,前几日,某标识一军旅作家忽然给我发来个群邀请我加入,名曰“优秀作家阅读群”。

再一看群主的名号,似曾相识,自视甚高。我心里便不由望文生义,触发连类。我凭直觉判断,所谓“优秀”,其实指的就是他自己。所谓“阅读群”,就是他应该是又参加什么投稿,让一群人来阅读“他的优秀”,并为他点赞助威,最好还能真金白银给他打赏支持,那才乘兴。

虽在心里这么想,可咱也不能凭着主观臆断把人家一棍子打死才是,能帮人处且帮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总还要尽量顺其自然成人之美才好。

进群后,一片沉寂。紧接着群主便发来一篇上写写“都市头条”的一篇文章。明摆着想让大家都来支持,我二话没说,打开、通篇阅读以后,分别点了关注、在看两项,并在留言区留言支持,以示诚意。

在其诸项之中,可唯一缺项美中不足就是,我没有选择为其现金打赏。为什么?因为这个“都市头条”我在之前也参与了一次,只不过是中途放弃了。

为什么?因为目前打着各种征稿和比赛噱头的骗局实在太多,我先后就经历了两个。自己花钱上当不算,还不知不觉中让相好的朋友也入了局,最后俱是给人家置办了嫁妆。

此后,就在进群以后的几天里,群主又不断发来几篇类似作品,至此,这个所谓的“优秀作家阅读群”的庐山真面目总算是露出了它的真实面目,自此以后,在群里我一直选择沉默。

傍晚,我再看那群,画面展示“你已被群主踢出此群”。

古人讲:“君子谋交而后求,”凭啥?沧海桑田,世风日下,君子太少了。

在此,我首先要对群主说声“谢谢”,是您的那一份自我的小心思解放了我,更节省了我还要为此来回跑路的鞋底子。若为自由故,一切皆可抛,这真是再好不过了。

单从这一点而论,无论是自我、一般作家,还是诺贝尔的莫言,殊途同归,都是一样。做人需要自律,尽兴自己,更要关照他人。

文章如做人,这就是修行。内心自我,只能容身难做人。

尽管时下厚德也不一定全能载物,但我还要选择坚守,尽可能让自己接近于一个好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