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文字裏藏着他走過的路和他看過的書

“一個人的創作裏藏着他走過的路和他看過的書。”這是當我和別人談論起“創作的過程”時,腦海裏最先浮現出的一句話。

而在我看來,無論是像蘇軾這樣的大家,還是在像盧思浩、餘華這樣的當代的一些作家的創作裏,他們之所以能寫出被世人傳頌的文字,大概都是來自於他們那十有八九並不如意的人生吧

對於蘇軾這個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說起古人,我最喜歡的一位大家那必然是非蘇軾莫屬的。我對他的敬佩不僅僅處於詩詞創作之中,更在於他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我想這也正是他能夠流傳千古的一個重要因素吧。

當老師們向我們傳授知識的時候,最開始總是要講一下他的生平經歷以及生活背景。

但在我很小的時候,其實並不太明白,爲什麼學習一位詩人的詩詞還要知道他的生平經歷,那時的我只是單純的以爲把詩背下來可以應付考試就可以了。

可直到上了大學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的詩詞中的一字一語藏着的都是他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如若我們不瞭解他的人生經歷,不瞭解他所生活的那個年代,不去探究他人生的大起大落,便不能真正明白他詩詞裏講述的人生,也就更不能真的讀懂他的詩詞了。

因爲他寫的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是他的人生啊,而也正是這樣,纔能有我們後來見到的那些流傳下來的絕美佳句。

我想也正是他的那些人生歷程促成了他的一次次創作,而他在寫下這些詩詞的過程是不是可以被我們理解爲是一種“創作的過程”的展現呢。

而就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裏,這一觀點也同樣適用。

就像當一個女孩和愛了很多年的男孩子分開的時候,像那些背井離鄉去追逐夢想的“北漂人”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的時候,像風塵漂泊、沒有歸宿的異鄉人處於無助時,這樣的時刻是最會觸發他們想要找人傾訴的機關的。

而在這個冷暖自知的時代,大多數人是找不到可以傾訴的人的,所以用文字寫下來,就成了他們抒發情感的最好的途徑了。

寫下來的文字可以把他們隱藏在內心中的抑鬱完全的抒發出來。

所以“苦難”便成了創作過程中的一項重要因素。

而不難看出過往的作家大多都是在人生中那十有八九並不如意的時刻,寫下這樣讓我們身臨其境甚至有些感同身受的文字的。

而我也認爲只有在這樣的時刻,寫出來的文字才最觸動人心。

當我們在讀那些古詩詞或是現當代作家的書的時候,我們細細品讀會發現,其實那些讓我們感同身受,甚至淚流不止的文字,都是在作者正處在並不如意的人生時刻所創作的。而這和我上面的觀點可謂是如出一轍。

在《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中餘華的訪談中,他談到了他寫作的初衷,就是因爲想要去文化館工作,他非常不喜歡當時的工作,想要改變現狀,所以纔想要拼命的寫稿、投稿,而最後他也如願改變了這樣的現狀。

他的《活着》想必很少有人不知道吧,網絡上有這樣一句話評論他的這本書:

有人問:“餘華的《活着》有多火?”

答:“他靠《活着》而活着。”

而當時他創作的時候想必人生是處於困頓的。

當時的他聽到了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他,他決定寫下一篇這樣的小說,於是就有了1992年的《活着》。

他寫這部小說的時候,毋庸置疑是摻雜了他的個人經歷的,並且也必然會受他的時代背景的影響。

我始終認爲一個人如果能寫出,可以被人一直誦讀的經典書籍,一定是在他經受苦難之後才能寫出這樣的文字的,因爲只有這樣的文字才最打動人心。

而現在的他或許不會再寫出比這一作品更被世人所熟知的作品了,因爲他的生活也不再處於困頓、不再像過去那樣迫切的想要改變生活了吧。

所以我認爲“改變”也可以被當做“創作的過程”的一個重要指導因素。


但我認爲只有這些“苦難”的經歷的話,是不能寫出最動人的文章的。

好的創作還有必不可缺少的一點,那就是他要博覽羣書。

縱觀古往今來的作家,他們無一不是讀過很多書,像蘇軾、黃庭堅、柳永等人,他們在年少的時候都是讀過很多的書的,所以,毋庸置疑,讀書也是創作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讀書我們便會無從下手,也就更不能創作出好的作品了。

在當今社會,當很多作家接受訪談被問到他們是如何創作的時候,他們總會說的一點就是:一定要不斷的輸入,也就是要多讀書,然後經過自己的理解再結合自己的經歷,最後再進行“輸出”這一項工作。

而這一過程也可以被叫做“素材積累的過程”。


我想寫作的過程也有“讀者”這一重要因素,因爲當一個作家想要表達出一些東西卻沒有人看的時候,他在寫作的過程中是沒有動力的。

我認爲作者和讀者是對立的關係,二者缺一不可。

像我很喜歡的一個青年作家盧思浩,他通過文字把他的那些一個人從黑暗走向黎明的歲月記錄了下來,讓我們看到。

於是我們纔可以看到那些溫暖了我們歲月的文字。而他呢,也因爲得到了我們的喜歡而變得更加的努力,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來。

我想這樣的溫暖是相互給予的,也正是因爲得到了讀者的支持,他纔會想要更加努力創作出更好的作品來,而“支持”不也是寫作過程的一部分嗎?

我想這就是一個作家真正存在的意義吧,而在這裏,寫作的過程又升入了另一個層次。

這時“寫作的過程”就不僅僅是抒發自己的情感的過程了,他文字裏寫的一字一句都代表了他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這是會直接影響讀者的,所以寫作的過程有時又不可以是隨心所欲的,它要考慮到社會價值的層面,也就是要做到“三思而後行”。

而讀過他的書之後便不難在他的書中看出他的經歷以及那些被他熟記於心的典故以及引用的經典語錄,這又再一次論證了“一個人的創作裏藏着他走過的路和他看過的書”這一觀點。


而另一方面我認爲寫作的過程正是把現實生活理想化的一種藝術創作。

在我們看的電影、小說、電視劇中,那些故事無一不是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

而文學創作本就是這樣一種來源生活而又高於生活的藝術。

像八月長安的《橘生淮南》《最好的我們》等作品,都是作者在觀察生活之後創作出來的,而也正是因爲故事的真實性再加上作者對它理想化的創作,纔會被那麼多人喜愛。

因爲人們在這裏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理想中的樣子,更看到了那些在我們生活中充滿遺憾的故事在另一個世界得到了圓滿結局。

所以我說“寫作的過程”又是對生活的一種理想化。

而以上就是我能想到關於“寫作的過程”的所有見解了,感謝品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