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裏古鎮訪古(九)

漫步在黎裏古鎮上,市河裏遊船慢慢地劃過,蕩起一陣陣漣漪,令人心存盪漾。

跟着丁老師來到了迎祥橋。

迎祥橋也稱緣起橋, 又名汝家橋,始建於明正統六年(1441年),橋北堍十六石級,其中六級爲礓礤(是用整塊條石鑿成的鋸齒形坡道),清嘉慶四年(1799年)易石重建,清同治八年(1869年)又重建,梁式三孔花崗石橋,欄板石已改用磚砌,東西兩側有橋聯兩幅:“日色照臨迎百福,風光會合集千祥”、“東西遞接川流水,南北常通行旅人”橋身保存完整。2015年又按原樣修復。

踏上迎祥橋,丁老師告訴我們了關於迎祥橋的風俗。此橋原名爲汝家橋,“汝”與“乳”爲諧音,當地風俗如小孩缺奶,則由大人抱其到橋上走一下,大人就有奶水了,因此,當地人呼爲“要喫奶奶汝家橋”。

過橋向東來到了一天主教堂。丁老師說,它是由廟宇改造的,集蟠龍紋與十字架於一體,是中西結合,世上獨一無二的教堂。教堂門關着不能進去,否則去參觀一下。

沿着下塘街來到古鎮最東的青龍橋。該橋的千斤石上和主拱券內壁上有青龍浮雕,如今雕飾依然清晰,能看出當年的神韻。據丁老師介紹,該橋始建於明朝的成化年間,橋柱頭刻印的覆蓮紋以及龍首橋耳,可以看出此橋是明代的遺存。橋上有兩幅對聯,分別是:“長虹高掛千門月,巨鎖遙連萬頃雲”、“物華天寶日,人傑地靈時”,看上去,氣勢十足,瑞氣橫生。影視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還曾以青龍橋爲背景拍過街景。

關於青龍橋丁老師還告訴了我們一個故事。橋背上有輪迴圖,靑龍橋是蔣家造的,有一年蔣家有一個兒子背上生瘡離世了。若干年後來了一個小夥子,長得很像他家死去的兒子,他就問那小夥子,說他背上(跟他死去的兒子相同部位)有顆痣,蔣家相信是有輪迴的,所以造橋時刻輪迴圖。

站在青龍橋上,江南水鄉的畫面盡現眼前。丁老師笑着說:“黎裏就是用小橋流水弄堂人家八個字來形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