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 泰伯》薄帝王而不爲

泰伯是孔子竭力推崇的賢人,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父,周武王的大伯公。周文王的祖父爲大王。大王有三個兒子,大兒子爲泰伯,次子名仲雍,第三子名季歷。季歷的長子就是周文王,名姬昌。大王當時看到殷商已經快完了,政治太糟糕了,有意革命。照中國古代的規矩,大王一定是傳位給長子泰伯。大王就告訴泰伯好好努力,將來可以把殷商腐敗的政治推翻。但是泰伯依照傳統的觀念,認爲殷商的政治儘管敗壞,而周終歸是殷商的諸侯,不應該去推翻它。對於他父親大王這個思想,在家族中爲孝道,不能不聽父親的話;爲天下的公道,則礙難聽父親的話;處於兩難之間。泰伯于思想、見解、學問、道德,沒有不好的地方,卻難於接受大王的想法。

大王看到第三個兒子季歷的長子,就是周文王,認爲他將來會有辦法,將來可以統一中國。所以大王認爲,泰伯既然這樣清高——他當然不能說大兒子不對,泰伯是對的,他也欣賞大兒子——只好將位子傳給三子季歷。古代宗法社會,有長兄在,傳位給小兒子是不可以的。泰伯處在這種左右爲難的狀況中,知道了父親的意思以後,於是自己逃掉了,弟弟仲雍也跟着逃,不願當帝王。所以後來大王傳位給季歷,季歷死了傳給周文王。

泰伯和仲雍逃到南方,就是現在的江蘇無錫。在古代,這裏是蠻荒之地,沒有開發、沒有文化,他一逃就逃到這最野蠻的地方,他的子孫就在當地落籍了,武王統一天下以後,把泰伯這一支宗族清理出來,封爲吳國。在周武王沒有封他以前,泰伯連王侯都不當。以現代的話來說,爲了正義,爲了信仰,帝王可以不當,人格不能有損,真理的思想不能動搖,因此走掉了。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孔子說,泰伯達到了道德修養的最高點。他三次推讓天下,最後還是逃掉。後世的老百姓,不曉得歷史上這件事。這事後來流傳下來,完全靠《左傳》詳細的記載。一個人道德修養,真要做到“君子坦蕩蕩”,就是要做到“棄天下如敝屣,薄帝王將相而不爲”,把皇帝的位置丟掉像丟掉破鞋子一樣,出將入相富貴功名可以不要。要做到這點很難,人人都在名利場中,每個人都在努力抓住一切機會出人頭地,怎麼會放棄升官加薪的機會呢?孔子所標榜的人格修養,也不是反對從政,而是認爲要符合仁德。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孔子說:外形禮貌而內在沒有禮的精神,一味地禮貌則很辛苦。做事很謹慎,過分地小心就變成無能窩囊。做事有勇氣,好衝勁,內在沒有好的修養,就容易出亂子。個性直率坦白,但學問上不經過磨鍊、就會因太直而誤事。“恭、慎、勇、直”本是四大優點,但沒有禮的約束,做得過分反而成了缺點。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最大的強項也是最大的軟肋。

君子篤於親,就是君子首先要愛自己的親人,然後才能去愛族人、國人。儒家講愛是由近處逐漸向外擴充的,所以先篤於親,然後民興於仁。從親親之義出發,整個風氣就是人人都會相愛。故舊不遺,就是故人舊友不因職位高升而遺忘,那麼治下的人民也不會投機取巧,社會就會穩定。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啓予足,啓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是孔子的傳道人之一,他病重快死的時候,召自己的門弟子說:幫我把手腳都放好。《詩經》說:“做人做一輩子,常常要提心吊膽,因爲一失足爲千古恨,一個疏忽,掉下冰河就沒命”我現在手腳都失去知覺了,到這個地步,我纔敢說大話,我不會再犯錯了。

在這個時候,孟敬子來問曾子,曾子答覆他說,我告訴你,鳥將死的時候,它叫的聲音一定很悲哀。人類將死的時候,所講的話,多半是好話。君子所看重的人生之道有三個重點:第一點是人的儀容儀態,要從學問修養來慢慢改變自己。第二點是端正態度,要誠實而守信。第三點是善於言談,遠離低俗。所謂“籩豆”,是古代的祭器。執政之事有管理這些事的人在那裏,你可以去問他們。

曾子這二段話講的都是個人修養的事,君子平時要注重自己的儀容、態度和言談,要時時謹慎小心,三思而後行,人生每一步都不能走錯,一失足會成千古恨。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曾子說:我昔日好友顏回,自己學問高人一等,卻唯恐自己懂得不多,還要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一番,他學問非常淵博,還向某一方面有專長的人學習,在待人處世上表現得很平常,好像什麼都不懂似的。內涵深厚,表面上看起來卻普普通通。不如他的人冒犯他,他從來不計較。這是曾子平常教育門弟子的話,告誡他們要保持謙虛謹慎,虛心好學的精神,不要持才傲物。

曾子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說:可以做到在朋友之間託妻寄子,可以在百里之地(相當於現代的一個省)做一個好長官,保障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可以在面臨大節當頭時不變節不屈服。這樣的人就是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上古制度,每十個青年中,推選一人出來爲公家服務,這個人就是士,所以造字時是十加一橫, 被選爲士的人,要受政治教育,學習法令規章。士出來做官,執行任務做公務員,就叫出仕。發展到春秋戰國時期,讀書人知識分子的通稱爲士。

曾子說:讀書人要有讀書人的風格,不可以不弘大胸襟、氣度、眼光大,要有剛毅,做到看得準、拿得穩,對事情處理有見解。一個知識分子,爲國家、爲社會挑起了很重的責任,歷史的道路很遙遠。一個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仁就是他的責任,愛人民,愛天下,責任不亦重乎!肩負天下的這份責任直到死纔可放下,不亦遠乎!

以上用曾子的話來說明儒家學說,講到君子要好學、慎己、用世,要有肩負天下的責任感,在有終身學習的自覺性,要有死而後已的使命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