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著”讀過幾部?

網上閒溜達,一瞥眼,一個有點生疏的詞語從屏幕瞬間掠過——“七大名著”——遂下意識折返回去, 框住頁面,稍稍理理頭緒。

連自己都覺得有點可笑,彷彿幼時的村草裏,街口忽然出現了一輛光鮮亮麗,洋氣奪眼的四軲轆車,一擰鑰匙就可發動,冒一屁股煙罷便可絕塵而去。你說這讓平素見慣了牛車馬車的孩子們怎能不圍攏起來看個熱鬧呢?

這幫孩子裏便有童年的自己。

趕快打住。呵呵。


“四大名著”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也是青少年必讀經典、課文參考內容。而關於四大名著的影視作品、衍生作品也不少,可以說,四大名著乃是我國文化作品中影響力非常高的一部分。

但是,你們知道嗎,其實原本是有“七大名著”的,那爲什麼現在變成了四大名著呢?被刪掉的三本又分別是哪三本名著呢?

那就是《金瓶梅》《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

現在的四大名著是指《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紅樓夢》這四本名著,不過在《紅樓夢》問世之前,其實就已經有“四大”的說法了。

明代馮夢龍就提出了“四大奇書”之說,其中三本和現在的四大名著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四大奇書中,《金瓶梅》頂替了《紅樓夢》的位置。但是衆所周知,《金瓶梅》的部分內容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賞的,所以到了清代康熙年間,這本書便被列爲禁書,並踢出了“四大”之列。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本書中所含的文化價值也是很高的,只不過到了今天,許多人都只知道此書之名,而沒有多少人真正閱讀、研究過這本書。

我們所熟知的課本內容“范進中舉”就出自《儒林外史》,而故事“倩女幽魂”則出自《聊齋志異》。至於在這裏爲什麼將這兩本書放在一起呢,因爲這二者都是在《紅樓夢》橫空出世的同一時期出現的。

面世不久,聊齋和儒林就收穫了幾乎不遜於四大名著的影響。而在古代,其實人們對於“四大”的概念並不強,所以一段時間內都有“六大”的說法。但是到了幾十年前,四大名著作爲新時期第一批小說名著被相繼出版,而聊齋和儒林兩書沒能在同一時期被出版,於是便有了四大名著的說法。

而到後來兩書出版之後,四大名著格局已定,這兩本書的影響力大不如前,甚至開始被逐漸淡忘。但是實際上,這兩本書的藝術造詣、所含意義都有和四大名著一戰的能力。所幸的是,到了今天,《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又重新被許多人發現和重視,還以此拍攝了不少影視作品,使得兩書的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其實不僅是四大名著,還有四大美人、四大發明等等,似乎中國人對“四大”一詞情有獨鍾,隨便一搜就會有一大批“四大”出現。但是四大隻是從一大批同樣的要素中所甄選出來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並不是說就沒有和“四大”並駕齊驅甚至超越它的存在。

就像四大名著,並不是說除了這四本書以外就沒有具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了,又好比四大美人,也並不是再也沒有那樣的標誌美人了。“四大”只是一個普遍的說法,每個人心中都可以有自己的“四大”、“六大”甚至“十大”,七大名著之中的三本在名義上似乎被刪掉了,但它可以一直存在在人們的心中。


信筆至此,忽然冒出個問題來:“四大”也罷,“七大”也罷,在中國,究竟有多少人都一一拜讀過?

似乎從來沒有人做過相關的調查。

那就捎帶說說自個兒——反正人已老,也不怕丟人現眼了。

說實話,整兒八經讀過的只有三部:《三國》《水滸》和《西遊》,說讀過無數遍也不爲過。三部書大概都從不到十歲開始讀。讀到後來,明明知道下一個細節,不,是極細微處的文字描繪了,還是想讀。直到現在依然如此,真是癡情不改。

而《紅樓夢》《金瓶梅》《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呢?

《紅》是打一開始就不太喜歡,那種奢侈與一個農村少年郎心目深處的念想可真是格格不入,故而到現在也沒讀完;《金瓶梅》呢直到現在都買不到,看這樣子這一輩子都可能得不到,——倒也無所謂。《聊齋》和《儒林外史》呢,古文或半古不白,對一個從小學到高中共九年都在文革中度過的愣頭青而言有點受罪,乾脆就放棄了。這一放棄,便有喫“陰陽之隔”的可能了。沒辦法,人之幼年少年開始喜歡上什麼,極可能便是一輩子,而到中年時才相遇之事之人呢,那就難說了。

說來諸位大概有點不可思議,此刻鼓搗本小文的傢伙退休前是一所專科學校的語文老師。那問題即可就來:課堂上涉及到上述四部未完全讀過的名著的內容呢?備課時挑段落讀讀唄,應付了就行。那不是誤人子弟嗎?的確有此嫌,可你怎麼不說此老師遇到與《三國》《水滸》和《西遊》相聯繫的內容時其超凡入聖的發揮呢?

或者這麼說吧,即便一個古典文學教授,也不一定全部拜讀過“七大”名著。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