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於1%的人能做到利用這套全流程的公式去寫文章

一款產品的上市發佈,他必須要有一個規範化、標準化的流程:

原材料的選購-產品設計-零部件的加工與組合-產品包裝-上市發佈。

同樣,寫一篇文章,也需要有一個流程:

選題發現-選題分析-思路整理-文章寫作-文章修改-文章潤色

對於撰寫文章的這五個流程,本篇文章逐一詳細剖解。

第1個環節:選題發現

前不久,我寫過一篇文章,標題叫:學習寫作選題的8大素材來源,你知道幾個?

該篇文章詳細地闡述瞭如何選題,內容全面、很有深度。

如果你還不懂如何選題,那就重點複習一下吧!

如何選題?

需要從三方面去重點考慮:

1.當下的熱點事件;

2.大衆具有共性的痛點和情感;

3.常見現象的批判性思考。

(1)關於當下的熱點事件

當下的熱點事件,可分爲地方區域性的熱點事件、全國性的熱點事件、世界性的熱點事件。

有的熱點事件距離我們比較遙遠,而有的卻和我們息息相關。

有的熱點事件大家都會熱衷於討論,而有的卻不感興趣。

那我們需要考慮一下:那種熱點事件,與我們息息相關,又熱衷於討論,又是全國性的熱點事件,如果去寫這方面的文章,就可能會成爲爆文。

(2)關於共性的一些痛點和情感方面的挖掘

先舉一個例子:

有一天,你經歷了一件事兒,或者聽到了一個故事,自己有了一些感想,說明這件事已經觸到了自己的痛點。

後來,你發現類似的這件事,身邊也有很多人都經歷過, 這就叫共性的痛點和情感。

關於這個事,你就可以把它寫出來。

一件事,如果能讓你有所思考與啓發,而且很多人都跟你相似,那麼,把這篇文章寫出來,他的傳播效果就很好。

舉一個例子:

如今,城市的房價越來越高,如果你在某個大城市裏生活,面對物價上漲,而工資不漲的困境。

於是,你會感受到,在這個大城市裏,已經快活不下去了。

在大城市裏,每月發下來的工資,交完房租、除去生活費以後,基本上就沒有閒錢了,更不要提買房、買車了。

於是,你有一個想逃離這個大城市的想法。

一開始,可能只是你自己的想法,但是很快你就知道,很多同齡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所以,爲什麼之前在網上流傳一篇叫什麼逃離北上廣的文章,在社會上引發那麼大的討論,這就是共性的一個痛點和情感。

再舉一個例子:

在你所在企業 ,有很多員工的業績表現很出色,最後你發現,和上司關係更好的那個員工,卻得到了提拔的機會。

於是,你非常的憤怒,又很失望,但是自己卻無能爲力。

關於這件事,一開始好像只是發生在你身上,但是,很多企業都在發生着。

於是,你去把你的經歷與思考寫成文章,就能引發很多人的共鳴,因爲他們也經歷過類似不平等的待遇。

(3)多利用批判性的思考

任何一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一些普遍性的現象,大家對此不足爲奇。

但是,很少有人去思考這些普遍現象背後深層次的原因,那如果我們能批判性的,深入去思考這些現象,把自己的思考寫成文章,它也是有可能成爲爆文的,

舉個例子:

如今,越來越多的男生,他情願到其它國家去找自己的伴侶,這確實是一個新的現象。

這是爲什麼呢?你可能針對這個現象,認真去調研與思考,你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東西。

比方說,有很多女性在擇偶的時候,不管自身條件高低,都會對男方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在目前的婚戀市場上,男性是被動的,甚至有的時候是很受氣,很委屈的。

你如果能把這個背後深層次的東西寫出來,它就是非常有價值和傳播力的。

所以,今後在選題的時候,重點往上述三個方向去尋找選題,這樣能寫出爆文的概率至少提升80%。

第2個環節: 選題分析

當想到一個選題時,不要立馬就開始去寫。

必須要對你的選題,進行深度的分析,分析這個選題值不值得去寫。

到底分析什麼呢?

主要有從三個角度去分析:普遍性分析,熱度分析,痛點分析。

普遍性分析:你寫的這個選題是否具有普遍性。去寫那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寫出來的意義就越大,就越能影響到他人。

熱度分析:你的選題,去分析一下熱度有多大。關於熱度,推薦使用微信指數小程序,還有微博熱搜,朋友圈轉發的數量,媒體跟進情況。

關於朋友圈轉發的數量,如果你發現朋友圈,有很多人都去轉發這個事件,說明這個事件的熱度很高。

關於媒體跟進報道的情況 ,有多少自媒體人在寫這個事件,就說明這個事件的熱點越大。

痛點分析:分析這個選題的痛點,考慮一下有沒有人在意,有多少人在意,他們的緊迫程度有多強,他們有多想去解決這個問題。

舉個例子:

關於房價高的問題,如何才能降下來。

關於職業發展問題,如何才能升職加薪。

關於找對象的問題,如何才能不要彩禮。

大衆們越關心的問題,關心程度越高的問題,選題的潛力就越大。

第3個環節:思路整理

思路整理:先確定核心主題中心思想,然後再進行思路梳理,也就是子觀點的思考,推薦使用思維導圖工具進行梳理,或者列提綱的方式進行梳理。

比如,有哪些子觀點去支撐總觀點,打算從哪幾個方面去寫。

比如說,

我寫一篇文章,大概需要看10篇以上的相關內容的文章,把相關的東西進行詳細的分析記錄,纔開始着手去寫。

這樣寫出來的東西,至少質量是有保證的。

有一些作者,他們的要求可能會更高。

他們爲了寫一篇文章,要去翻看至少20篇以上的相關文章。

鬆鬆哥斗膽猜測:很多人寫作,根本就沒有做到這一步。

很多作者,他們可能想到了,於是就馬上開始去寫了,所以這些作者寫出來的東西一點都不嚴謹,經受不住考驗的。

所以,對新手來說,最好嚴格的要求自己,按照文章的每一個環節去寫。

開始比較難受,但這是一個很規範化的訓練過程。

第4個環節:文章寫作

思路梳理清楚以後,就可以開始正式寫作了。在正式寫作之前,一定遠離外界的干擾,把手機網格關閉,找一定安靜的場所, 一口氣把初稿寫出來。

第5個環節:文章修改

文章的初稿寫出來之後,不能急於發佈,因爲它是有很多問題的,最好經過多次修改。

因爲時間有限,所以我一般至少修改2次以上。

具體往哪方面去修改呢?

第一方面:對錯的進行改正,對漏洞的進行補充;

第二方面:把複雜的語句簡短化,儘量做到語言精簡;

第三方面:對案例進行重新調整和優化,比如找到更適合這個觀點的案例;

第四方面:把邏輯重新理順一下,不要讓邏輯混亂且複雜,要讓邏輯清晰嚴謹。

第五方面:前後段落更加的銜接。

第6個環節:文章潤色

一篇文章寫完以後,需要對文章進行潤色,其實就是對產品進行一個包裝。別人對你的印象好不好,首先看你的穿着打扮美不美。

文章的特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第一方面:標題的優化。吸引讀者打開你文章的第一眼球,就是你文章的標題。如何讓文章的標題變得高級,之前寫過一篇詳細的文章分享過,不懂的往前面翻看。

第二方面:排版的優化。文章排版就像一個人的着裝打扮。一個帥哥的衣服與褲子如何搭配,決定美女是否多看帥哥一眼。一篇文章排版亂七八糟,給讀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沒有用心。關於如何美化排版技巧,百度搜索一大堆。

第三方面:文章配圖。文章沒有配圖,就像一個人沒有頭髮一樣。有頭髮的人好看呢,還是沒有頭髮的人更好看,我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假如一篇文章有好的配圖,肯定會受讀者的喜愛。

第四方面:重點內容加粗。文章的重點語句,適當的進行加粗,這更加突出重點。但是不能大段文字的加粗,適當的幾句加粗就可以了。

第五方面:適當的留空白。適當的留空白,讓文章看起來簡潔大方。

有的文章,文字密密麻麻,句子之間,段落之間很緊湊,看起來不自在。

寫在最後,作爲寫作小白,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文章寫作流程,慢慢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且長期的堅持下去。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