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完這兩本書,我爲你總結出毀掉你大腦的6個壞習慣(下)

第四個壞習慣:不好好睡覺

報復性熬夜,是當代青年的睡眠現狀。

有一天晚上熬了夜,第二天便立志晚上早點休息,結果到了十點多爬上牀,關掉所有社交APP,又突然想起還有一本小說沒追完,一部劇沒看完。

看了看手機,告訴自己看完一章/一集就睡,結果看得停不下來。

不看則輾轉反側,看了更加睡不着,不知不覺已經超過一點,終於因爲手機沒電而不得不睡去。

結果第二天,又因爲昨晚熬了夜睡眠不足,上班差點遲到,白天工作沒精神,效率低,不得不繼續佔用晚上時間加班,然後開啓新一輪的熬夜之旅……

想擁有一個健康的大腦,睡眠至關重要。

晚上睡眠少於6個小時,流向大腦的血液就會減少,便導致白天精神萎靡、無法保持清晰的思考。

作息時間不平衡,需要倒班、倒時差的人,大腦功能都會面臨減弱的風險。

睡眠不足的人,記憶力和邏輯思考能力都會隨之下降,就算是不怎麼需要思考的司機,出車禍的風險也會大大提升。

爲什麼睡眠時間如此重要呢?

因爲睡覺的時候,大腦會自動把白天產生的垃圾順着流動的血液清理出去,如果垃圾清理不乾淨,就像被堵塞的廁所一樣,無法正常地實用。

另外,我們在睡覺的時候,大腦其實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休息”,而是會把白天我們遇到的事情進行回放,並重新梳理、歸類,這也就是爲什麼有的學生會發現,白天拼了命都想不出答案的問題,到了第二天再看一遍,思路就會豁然開朗。

那麼睡眠時間應該多長才足夠?

答案因人而異。

比如嬰兒需要每天睡20小時以上,青春期的學生需要12小時以上,而有的成年人,可能只需要睡5-6個小時,老年人的睡眠時間則更少。

但有一個規律是通用的,那就是午飯後的小睡,對大腦恢復活力特別有幫助。當然,也不需要睡太久,大約20分鐘就足夠。

需要注意的是,睡覺前的兩個小時內,不要做劇烈運動,如果擔心太早睡不着,可以在牀頭放一本大部頭書籍,就是白天看的時候能讓你看上不到一頁就打瞌睡的那種書,比如法律這種專業理論書籍,萬試萬靈。千萬別讀小說,不然會起到反作用。


第五個壞習慣:長期處於壓力之中

前幾年,“壓力山大”是社畜們經常掛在嘴邊的網絡熱詞之一。

這個壓力到底是怎麼來的呢?

比如當上司給你佈置一項超出你能力範圍內的任務,你如果覺得沒有辦法短期內完成,身體就會分泌一種叫腎上腺素的物質,當你的上司突然又說這項任務不需要你來做了,你舒了一口氣,身體就會分泌一種叫皮質醇的物質,把腎上腺素進行中和,你的緊張感一下消失了,壓力自然就會消失。

假如你身體內的腎上腺素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你就會進入一種慢性應急狀態,這種壓力的持續性就會一直保持下去。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保持一點點的壓力,是可以持續爲我們提供動力的,但假如我們長期出在高壓狀態,就會嚴重損害認知系統,降低免疫力,甚至有可能演變成抑鬱症。

一個人如果長期處於應激狀態下,大腦功能就會受到不良影響,比如擾亂參與食慾控制的激素,從而導致肥胖。“壓力肥”就是這樣得來的。

有空的時候,我們不妨和家人一起做一些休閒活動,比如爬山,野炊,釣魚等,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多外出曬曬太陽,在家練習冥想,這些都有助於我們消除不必要的壓力。


第六個壞習慣:沉溺於消極情緒中

我們在日常活動中,大腦不管產生積極還是消極的情緒,整個過程的發生機制,其實跟我們練習某項體育運動是差不多的。

就拿踢足球來舉例,假如你經常鍛鍊某個動作,這個動作就會變得越來越熟練,和這些動作相關的肌肉羣也會越來越強韌。時間一長,就會形成條件反射。當對方跑過來搶球的時候,你就會下意識地懂得如何防守,如何把球傳給隊友。

大腦也一樣,如果你對某項事物長時間保持相同的思考模式,大腦就會對這項事物形成某個特定的神經迴路。

長期的積極思考,會讓大腦釋放出令你快樂的物質,你樂觀面對生活的能力越來越強;而長期的傷春悲秋,也會使大腦釋放另一種讓你感到難過的物質,並讓你變得越來越悲觀。

同時,長期處於悲觀狀態、沉溺消極情緒中的人,罹患阿爾茨海默病的風險也會增加好幾倍。

因此,爲了不讓大腦被不良情緒侵蝕,每天最好抽點時間,多想一些能讓自己快樂的事情,讓自己樂觀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強。


以上就是我從書中讀到,覺得比較實用的大腦養護技巧,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有另外一些提高大腦質量的方法,也隨時歡迎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