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特产易变质品

情绪就像风向一样摇摆不定,上一秒的欢喜被不知哪里来的压力带跑了,下一秒难过还没酝酿出轨迹又吹飞到一个新奇地。它只能深刻且短暂地活在一息之内的距离,等你回过神来要去细细品味时,你也便就忘记了,陌生得像它从来都不属于你,已经彻头彻尾变了质性。

感情也是一样的发展路径。沟通才能产生互相理解的共鸣,是维系两个人关系最好的证明。若是由一方单向封闭地表达着,无法构成对话的存在本身就会形成一种阻力。不是你改变感情,就是感情扭曲你的认知能力。

所以你要抓住当下的最佳机会将它分享出去,让它传播一圈邀请尽可能多的人来见证这样的事情,通过人群的反应把这一份情绪激化放大。这就是互联网最迷人的魅力,在于他互动性与及时性。

可是互联网没有记忆,太多信息爆炸堆积在一起,没法甄别出有价值的东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了大数据算法,根据每个人对于某些特殊关键词所产生的正反馈反应定制出适合阅读的信息。但人们真正应该去关注的是什么,有没有一个标准来判定?这部分强制性的信息塞入,是资本背后的运营成果,还是网络空间清明的用意?这很难去具体揣测。

毋庸置疑的是,某一事物的终结就是不去传播能力。生命是繁殖的能力,沟通是语言的能力,辨析是思考的能力。当它们不再燃起火花时,也就意味着它们的殆尽。我们将要失去了。

无所谓现在的你我是什么心情,我大概会庆幸你刚好可以看见我在努力,跨越一定的时空,向你传递这样的信息,扩散到你的意识里,触发了一定的应激体系。

这是我为全天下热衷于发布动态经营空间的网民所寻求的正当动机。互联网需要有人气,数据才能被运输顺利,而不是沦落成空号代码的虚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