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与“鹿道森”2


孔子年幼三岁时父亲去世,跟随仅仅十八岁的母亲到陋巷之中打工度日,生活可谓艰辛异常。但孔子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志存高远,砥砺奋进,以他的好学精神和非凡气度,使自己立于天地之间,成为千古圣人,不得不令亿万人民敬仰。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从小立志于学,学而不厌,则国家强盛,家庭幸福,人才济济的大同世界不早就是实现了吗。

人处于逆境之中,要多想想自己的长处,想想明天的机会,想想失败是成功之母。不能灰心丧气!学会给自己鼓劲,学会反思自己,要凝心聚力,斗志昂扬的站立起来。再高的山也是“山高人为峰!”

前几天一个25岁的摄影博主“鹿道森”,因为自己的事业得不到认可,挣不到他所认为的金钱,在大好的青春年华之际确选择了跳海身亡,不负责任的留下自己还在奋斗的父母,充满希望和奋斗的家。

尽管有这个青年眼中所谓的父母吵架,家庭矛盾,校园欺凌,没有朋友,作品得不到认可等等诸多因素,让他有些心灰意冷。

那么大了说,我们想想2500多年前的同志孔老夫子,他也是何等的悲惨,生活如蝼蚁,但是他没有埋怨,没有气馁,即使在“丧家之犬”的情况下,也没有失去他从小“志于学”的伟大志向。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努力学习,不坠青云之志,最后修的正果。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如果每个人,每个孩子都明白这个道理,都做孔子这样的人,哪里还有诸多的“鹿道森”呢。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