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學中醫《黃帝內經》第六十四天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 寒 暑 燥 溼 風。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 怒 悲 憂 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行。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一 黃帝內經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大自然的變化,有春、夏、秋、冬四時的交替,有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變化,由此產生寒、暑、燥、溼、風的氣候。它使自然界萬物形成了生、長、化、收藏的規律。人有肝、心、脾、肺、腎五臟,五臟之氣化生五志,產生了喜、怒、悲、憂、恐五種不同的情志活動。喜怒的情志變化,可以傷氣,寒暑外侵,可以傷形。大怒會損傷陰氣,大喜會損傷陽氣。所以喜怒哀樂也要節制,寒暑要善於調適,生命才能牢固。陰極可以轉化爲陽,陽極可以轉化爲陰。若冬天受了寒氣的傷害,春天就容易發生溫病;春天受了風氣的傷害,夏季就容易發生時飧泄;夏季受了暑氣的傷害,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秋季受了溼氣的傷害,冬天就容易發生咳嗽。

《黃帝內經》養生祛病的智慧使我受益匪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保持平常的心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遵循自然法則,遵循一年四季之氣,人的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和自然的和諧程度越高,你就會越健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