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品牌包


自從習慣於網上購物後,印象裏去實體店鋪的次數越來越少,比較適應於無人干擾的自主式購物環境,對於實體店裏的人爲因素影響,多少有些不是那麼喜歡。

記得以前年輕的時候,有過對於物質比較着重的時間段,說穿了就是虛榮,更深層原因則是自卑。

最初幾年剛踏入社會,各方面屬於剛起步階段,家裏也只是普通小康家庭。那時候看到同事背的所謂名牌包包,心裏自然是羨慕的,想着自己什麼時候可以背上相同品牌的包包。

好在也沒有爲了這些虛幻的物品而迷失自己,沒有去走捷徑,正常的戀愛,憤怒的分手,如此反覆,同一個人,原因無外乎他愛上了別人。

那個女人背的就是我喜歡但買不起的品牌包,我心裏的感受特別複雜,有憤怒和不甘,也有自卑和落寞。第三次,我選擇屏蔽他的悔恨臺詞,可是他說的理由,我沒有辦法聽而不聞。最後徹底分手,帶着恨意,甚至希望他們好不過三個月。

那時候我在心裏暗暗想,我一定要買一個相同品牌的包,即使那個女人看不到,但我自己心裏會是一種釋放。



以前去市區逛街,經過那家品牌店,我都只是看幾眼,然後繼續走路。那天鼓起勇氣走進了那家店,店員小姐的表情很微妙,她們的職業敏銳度可以迅速判斷進門的顧客是否有購買力,顯然我屬於可以忽略的那類。

沒有人上前來招呼,反倒緩解了我的緊張情緒,雖然已經攢夠了買包包的錢,當時我也看重了一個基本款,但最後我還是悄無聲息的從那家店裏走了出來。

我的理智重新上線,爲了爭一口氣,爲了與那個第三者背同樣價位的包,我幾乎攢了半年的錢,可是即使我買下那個包,又有什麼意義呢,他們過着他們的日子,我過我的生活,不再交集的人,不如各自安好。



幾年之後,當我不再爲了消除自卑而去買一個包的時候,也不用爲了和誰比較而去消費的時候,我買了另一個品牌的包,那纔是我真正喜歡的。

我可以不再爲了任何其它因素去消費,只是單純的喜歡,剛好可以負擔那個價格,就購買了。

再之後的現在,我的想法又發生了變化,重新用回簡約平價款的包。

或許人生就是這樣吧,每一個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感悟,可能走到生命的中間路程之後,一切外在的有形物都變得不再那麼重要。

更多的是對於自我的探索,人生走到最後,就是自己和自己對話,打碎、稀釋、調和、重組,然後再回歸最簡單的本質。

瞭解自己是個漫長的過程,年輕的時候,需求都是有形的,所以很好滿足。年歲漸長,更傾向於心靈的交流,太難遇到靈魂相契合之人,一個眼神就能心領神會的交集,可遇不可求。

明白了一些道理,懂得了放下執念,迴歸生活的本身。我想,無論處於哪個階段,知曉自己的能力,做與之相符的決定。富有不是靠外在堆砌的,精神層面的富足纔是光芒萬丈的美麗。

人生是一場沒有預告的離別,也許說着“有緣再見”,已是“後會無期”。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