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期待,就是最好的期待

今天與同事小朱散步,聊到了班級情況。

她新接這個班,三個月了還是不能適應。有幾個調皮搗蛋的孩子,一直讓她頭疼。尤其今天早上兩個孩子在課堂上,就是不讀出翻譯的句子,讓她非常憤慨。

在我聽來,都不是大事。學生不讀出來,如果不是身體不舒服,基本就是不會。那就讓一個好同學讀一遍,讓學生跟着再讀一邊,這個事就解決了。小朱糾集的是,內容很簡單,學生應該可以讀出來,不讀就是不配合,她非常生氣。整節課都不開心,現在已經過去了半小時,她跟我敘述這件事的時候,還情緒很大。

我拍拍她的肩,笑着說:你生氣,是因爲你對他們有期望。如果沒有期望,你就不會生氣,對不對?

她一下子愣住了,不說話了在一邊沉思。

我們總是這樣,習慣對某人某事抱有很高的期待,一旦結果不如預期所想,就開始無休無止的較勁。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理論,叫——斯托克代爾悖論。

來自於這樣一個故事:斯托克代爾是美國的一個海軍上將,在越南戰爭期間,是被俘的美軍裏級別最高的將領,被關押了長達8年才放出來。跟他一起關押的軍官,很多都死去了,但斯托克代爾卻挺了過來。

作家吉姆·柯林斯先生去採訪他,問:“很多人都死了,你爲什麼能熬過8年,活下來呢?

他說:因爲我有一個信念,一定要活着見到我的家人,這個信念一直支撐着我。我也做好了長久的準備,不指望短期內會被放回去。

吉姆·柯林斯又問:你的同伴中,最快死去的又是哪些人呢?

他回答說:是那些太樂觀的人。

吉姆·柯林斯說:這不是很矛盾嗎?爲什麼那些樂觀的人會死得很快呢?

他說:他們總想着聖誕節可以被放出去了,聖誕節沒被放出去;又想復活節可以被放出去,復活節沒被放出去;然後又想着感恩節,而後又是聖誕節……

一個失望接着一個失望,他們逐漸喪失了信心,再加上生存環境的惡劣,於是,他們鬱鬱而終。

斯托克代爾說:因爲我有一個很強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活着見我的家人;因此做好了長遠的打算,對近期沒有太高的期待。他們之所以會死去,是因爲他們對現實有了過分的期待。

斯托克代爾悖論告訴我們:

千萬不要對某人抱有過高的期待,不要對還沒發生的事情抱有過高的期待,因爲希望越大失望就會越大。


我們想一想,生活中很多時候不如意,是不是都是由於我們的期望太高?

是不是對伴侶期待太高?

然後就容易放大對方的缺點,忽略對方的付出,傷了夫妻感情。

是不是對父母期待太高?

然後就會覺得父母沒給自己創造好的條件,不僅自己消極自卑,還讓父母傷心自責。

是不是對孩子期待太高?

然後就會覺得自己這麼用心了,孩子怎麼不爭氣。結果孩子傷心難過,自己也暴躁易怒。

……

西哲有一句名言:把期望降到最低,所有遇見都是禮物。

原來:

愛人的一個小禮物,你會覺得滿滿的愛意。

父母的一個電話,也會讓你感動得流淚。

孩子今天背誦的流利課文,你覺得他學習也非常用心。

……

當你不抱期待時,生活反而處處都是驚喜。所以,人要提高幸福感,一個極有效的方式就是降低期望值。

如果,學生生源本來就不行,一定要讓他們成績優秀,這是難於上青天。在成績上降低期待,孩子們在活動,品德上也許會帶給我們更多的亮點。反過來,還有助於提升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何樂而不爲呢?

同樣是這個的班級,我定了一個最低的標準。每天都多出好幾個同學完成任務,我就非常開心。因爲,達到了我預期的目標,並且覺得超額完成了,我會非常高興地表揚他們。學生很高興,我也很高興。

所以,帶這個班一年多,我依舊帶得心情很輕鬆。只因爲,我有一個最低的期望。把期望降到最低,你就不會生氣。

有時候,沒有期待,也許是最好的期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