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需,最像神

今天看到周国平的文章《智慧的诞生》。

希腊哲人们断定自足即智慧。在他们看来,人生的智慧就在于自觉限制对于外物的需要,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以便不为物役,保持精神的自由。

文章中写到:人已被神遗弃,一切全能和不朽均成梦想,惟在无待外物而获自由这一点上尚可与神比攀。

苏格拉底说,一无所需最像神。

但万事不可过头,自足也不例外。犬儒派哲学家片把自足推至极端,把不待外物变成了拒斥外物,简朴变成了苦行。

不要重视非必需的东西。

对于希腊人来说,哲学不是一门学问,而是一种以寻求智慧为目的的生存方式,简言之,乃是一种精神生活。

哲学给人带来的不只是快乐,更有痛苦,这是智慧与生俱来的痛苦

所谓智慧的痛苦,主要不是指智慧面对无知所感觉到的孤独或所遭受到的迫害。在此情形下,智慧毋宁说更多地高到一种属于快乐性质的充实和骄傲。

智慧的痛苦来自内在于它自身的矛盾。

希腊哲人一再强调,智慧不是知识,不是博学。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