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你身体自己的智慧〡空和满同等重要,无论对胃或心灵

在现代文化中,我们对于我们称之为「饿」或「渴」的各种感觉似乎非常难以忍受,总是随手一杯饮料,整天吃零食,我们说:“其实我不是很饿,”然后开始吃一顿正餐,来确保待会儿不会饿肚子。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无止尽的填饱行为背后的强烈动能,我们可以问一个问题:我愿意空肚子吗?多数人会回答:不愿意。他们喜欢肚子吃饱饱的感觉,那很舒服。开始探索正念饮食之后,他们可能会发现,每当感觉肚子空空时,恐惧就来了。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整天吃吃喝喝为的就是避免这感觉。他们受到嘴巴和胃想要有饱足感的贪欲的束缚。

不过,也有一些人说:“对,我喜欢空肚子的感觉。”对他们来说,肚子空空的感觉很舒服,肚子吃撑的感觉很不舒服。吃过东西后,他们可能会呕吐、腹泻或者使用灌肠剂,来清空肚子或者摆脱饱腹的感觉。他们受到对饱足嗔怒的束缚。

有些人会回答:“我也不知道”。他们并未察觉到自己的胃或身体有没有传达饥饿的讯息。他们习惯按时间进餐,或者跟着众人来决定什么时候吃、吃多少。他们被媒体分神,根本没知觉自己在吃什么。这些人受到痴愚的束缚。

当我们整天不停吃喝,我们的胃和其他消化器官永远得不到休息。当我们从不让自己真正感到饥饿,我们对食物的享受会降低。不是很讽刺吗?我们以为吃得多会让我们更能享受吃这件事,但事实并非如此。唯有让自己真正感到饿,不慌不忙、专注地进食,而且一吃饱,或是还差一点时,就停止,我们才能得到吃的最大乐趣。

佛教第一圣谛是苦谛。只要你是人,你的一生便会遭逢苦难。有些人可能会说“苦谛不适用在我身上。我又不住在战区,也没有遭到凌虐或挨饿。然而,佛陀所说的苦是一种往往比单纯的痛苦微妙得多的经验。那是一种不满足的感觉,一种老觉得事情不对劲的感觉。有时是是一种生命空虚的感觉。总之是一种不舒服感,驱使我们去行动、做点什么、找消遣、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买点什么,或者大肆狂欢来消除不安感。

回避或者寻找消遣娱乐都不是解决这种不对劲感觉的一劳永逸办法。这是一种根植于事实的感觉,必须用心处置才行。吃吃喝喝、沉迷酒精饮品、从事冒险活动、追求新情人,这些都只是现成药方,只能暂时舒缓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安,一股老觉得事情不够好或不该如此的直觉。这种不满足感的真正根源是精神上的,因此也只能靠精神疗法来解决。

你是否愿意空肚子?这时我们必须从精神层面来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本来就是空的。我们体内的每一个原子都是由栖居无数飞速旋转的能量微粒(不到百分之一)的空间(超过百分之九十九)所组成的。

除了无比真实的物理上的空,我们还有另一种空无。我们欠缺独立的存在。没有其他生命的存在,我也不可能存在。有时候我们受不了他人的众多,巴不得世上所有别的一切全部消失,可是果真如此,我们也会消失不见。基本上,我们是由我们和其他生命的互动所组成的,我们每个人就像一大团肥皂泡沫中的一个肥皂泡,我们只不过是虚空以及我们和其他生命的交集、互动的组合。其他生命也一样。

愿意空下来,就是和我们存在的基本事实取得一致。静坐几分钟,把注意力放在身体。
你体内有没有哪些部位是空的?这里空的感觉是舒服、不确定或者不舒服?你体内有没有哪些部位感觉很满?这里满的感觉是舒服、不确定还是不舒服?有没有突来的冲动,想要改变你体内这里空或者满的感觉?一天数次,加上上床前,反复进行这项探索。清空和填满同等重要,对身体和脑袋皆然。

同理,当我们时时刻刻思考,我们的脑子也永远得不到休息。人生的重大洞察力来自一个冷静、觉察的脑袋。这种清空工作是定心祷告或冥想的精髓。老天没法在忙线中来电。

本文节选整理自《正念饮食》
珍·裘森·贝斯 著 王瑞徽 译
有部分删减微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