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住的梨香院为啥招邪纳祟?一道通街的门,让千金和优伶换了命 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宝钗住的梨香院,一道通外的门,动了百年根基

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宝钗住的梨香院,一道通外的门,动了百年根基

薛姨妈一拖一窝,带着薛宝钗和薛蟠来到荣国府,贾政安排她们住进荣国府东北角上的梨香院。

自此之后,薛姨妈和宝钗,放出金玉良缘的风声,荣国府在窝里斗的歧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走上了“白茫茫大地真干净”、“飞鸟各投林”的下场。

可以说,薛家是贾家败落的催命符和丧门星,但在薛家刚来荣国府时,贾政和贾母都没意识到,很平常地接待一家亲戚,竟会带来如此惨烈的后果。

荣宁两府当年在京都开门建府,赫赫扬扬近百年,肯定有它兴旺的原因。但笔者认为,当年荣国公在东北角上开辟梨香院,一道通往外面的门,早就埋下了祸乱之根。

先来看看这所梨香院的格局:

“原来这梨香院,乃当日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小小巧巧,约有十余间房舍,前厅后舍俱全。另有一门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西南角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

荣国府是荣公建的,彼时正是家族兴旺的时候。但此时荣国公为何开辟梨香院,原文也写得很明白:“暮年养静之所”。

啥意思呢?就是荣公功成身退后,在这里清静养老的地方。

“暮年养静”,从字面意思上看,这是荣公养老的地方,本来无可厚非,辛苦经营一辈子,老了享享清福,也是理所应当。但你细品这座梨香院,根本不简单。

一条夹道,一道门:荣国府的富贵之门隐秘洞开,招贼引祸。

家是一个人最私密的地方,一道高墙把富贵和平安围在里面,把恶习阻挡在外面,但荣公开辟的这座梨香院,很有问题。

首先它开辟了一条直通街上的门。

从黛玉进荣国府看,荣国府前门都是朝南的,这座梨香院在东北角,实际这道通街的门,是朝北开的,也就是荣国府的后街。

这道门通的后街,正是贾瑞等仆人聚居地。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时,看大门老人指给她周瑞的家:“从这边绕到后街上,后门上问就是了。”

荣国府的前门,刘姥姥进荣国府时就说过,都是有人把守的,并且非常严格,一般人进不去,但这道后门是没人管的,这里也说了,薛家入住之后,“薛蟠、家人就走此门出入。”

而当初荣公在此静养,也必定有家人从此进出梨香院。

其实,如果梨香院仅是通街,别通内宅,也可护家人平安,但恰恰这梨香院还通着一条夹道,就更致命了。

“西南角有一角门,通一夹道。出了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院了”,看到了吗?梨香院直接通向的就是内宅,而这道门,其实也是没人把守的,可以直通有女眷的内宅。

等于说,通过这个梨香院,荣国府对外人来说就是门户洞开的状态,而门户不严会有什么后果,在第73回贾母整治大观园时就对探春说过:

“你姑娘家如何知道这里头的厉害……殊不知夜间既要耍钱,就保不住不吃酒;既吃酒,就免不得门户任意开锁……其中夜深人稀,趁便藏贼、引奸、引盗,何等事做不出来……贼盗事小,再有别事,倘或沾染些,关系不小……

一阵香风,一群贼:宝钗打头,薛蟠偷运。

荣公当年为何开辟这梨香院,“暮年养老”图的是什么清静?

细思无非是想做在家内无法做的事,清静的另一层意思,实际是“躲开家人”。这梨香院的位置说是在荣国府东北角,但它距离贾家北边的内宅区十分远。

有什么事,是荣公想远远避开家人?有什么事,以堂堂荣国公之权威,还非得躲开家人才能做?风花雪月之私事呀!

说明白点,就是说要招一些歌姬、优伶、娈童等等此类人,而随着这些人进来的是什么人?就是鸳鸯说的“小老婆”们的舅爷们了。

这些歌姬之类,要想获得阶层跨越,就必然要进入内宅,成为爷们有名分的妻妾。

所以薛家住进梨香院后,就招来了宝玉探望,宝玉还闻到了宝钗身上“一阵阵凉森森、甜丝丝的幽香”。

香气无声无息,但润物细无声,已经如邪气入体,侵蚀了人的灵魂。

其实这些外人对荣国府的影响,绝不仅限于美人,还把把挑拨离间、污秽之物传入内宅:薛家的到来,把当家的王夫人迷惑得五迷三倒,在荣国府掀起了一场又一场不见硝烟的内战,窝里斗如火如荼。

而跟着宝钗这样的香气而来的,是薛蟠这个大舅子想搬空荣国府为己用的邪恶用心。

总而言之,梨香院就如同贾家的一道邪风,侵入内宅,这是引外贼的一道邪门。

优伶进内宅,姨娘停尸房:元春省亲,助力宝钗进内宅。

薛宝钗能够进入内宅,正是因为薛家母女获得了在梨香院居住的特权,并渐渐渗透王夫人的结果,否则,宝钗虽是女眷,按理是不该进入贾家内宅的。

这时,元春省亲要引进十二个小戏子,王夫人顺理成章,把薛家挪到内宅的东北上,和内宅已经是连成一片了,也就是说,此时的薛蟠及薛家上下,都离荣国府内宅很近了。

薛家是什么人家?说是四大家族之一,但彼时薛家是有随意犯人命案的薛蟠和像优伶一样取悦宝玉的宝钗组成的。

小戏子,古代叫优伶,当时优伶的地位和歌姬等都是下九流。薛家进了荣国府内宅,小戏子进了梨香院,贾家的女眷和优伶很快不分彼此了。

后来,十二个小戏子奉命进入了大观园,和贾家的女孩们住到了一起。

大家细想,梨香院中进来的小戏子,为啥是十二个?是不是恰好和薄命司十二钗数量重合?为什么巧合?因为贾家的女孩和戏子已经融为一体,在80回后,因为梨香院的存在,贾家的女孩已经形同优伶了。

优伶进了内宅,搅乱了贾家的家风,贾家身份高贵的女孩,则成了优伶,这就是为何曹翁安排尤二姐这个贾琏的良妾死后,被擡进了梨香院停尸——贾家的女孩都是这样的下场。

优伶和千金小姐互换身份,正如香菱这个千金小姐“有命无运”,而娇杏这个丫头却因为私顾贾雨村,成了官宦嫡妻。

脂砚斋在娇杏“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旁侧批:“妙极,盖女儿原不应私顾外人……可知守礼伺命者,终为饿殍。”

而贾家之败,正是因为荣公开辟的这个梨香院。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但正如《韩非子·喻老》所写:“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炽焚。”

贾家子孙最后“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下场,荣宁两府如风吹沙散,散了,更可怕的是,“荣和宁”,富贵和平安,是天下安康共同的追求,荣、宁散了,就是铁马金戈,百姓流离的开始,《红楼梦》说的是贾家,实际是天下,是每个人……

开卷有益,原创不易。

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用心写成,感谢大家阅读完整内容。如果喜欢,欢迎转发和评论,留言或私信互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