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讀書札記】17 靜時亦覺意思好,動時方知事事難

【22】

王陽明:“義理無定在,無窮盡。”

王陽明所言“義理”是什麼呢?似乎還不是良知,良知是要每個人自己去獲得的。

朱熹:“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理也。” 這個“理”應該是萬事萬物之理,是客觀存在,是“知”的對象。

王陽明認爲,“天理”就是“明德”,“窮理”就是“明明德”。

朱王對“理”的認識應該是一樣的,“理”是客觀存在,“良知”是意識化的“理”。

我們似乎也可以把“義理”理解爲聖賢已經揭示的“知”、“天理”,即“聖賢書”,但還沒有成爲自己的“良知”。

義理既然是萬事萬物之理,當然是無窮盡的,所以王陽明要求學生,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爲止此也。這句話的潛臺詞是,不要認爲義理是有終點的,就是說沒有一個終極的道。

惡上有惡,桀紂也沒有窮盡惡。善上有善,堯舜也沒有窮盡善;周文王感嘆自己沒有得道,周公夜以繼日地忙碌,因爲對善的追求是沒有止境的。

孟子說:“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泄邇,不忘遠。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23】

陸澄:“靜時亦覺意思好,才遇事便不同。如何?”

絕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簡單的就如聽老師講課,似乎什麼都懂,但一旦做題目,特別是做應用題時,都不知道從哪裏入手了。這實際上就是理論如何運用於實踐的問題,而做人更復雜,那是信念如何化爲行動的問題。

信念和行動之所以會脫節,是因爲有私慾橫亙在中間,所以王陽明說,關鍵還是要下克己的功夫。只要心存私慾,臨事就容易搖擺,如何才能志堅行決呢?就是要在實踐的一次次搖擺中去慢慢地磨練,“這是一位經歷過長期實踐鬥爭考驗的老同志,是可以信賴的。”這句話富含深刻的哲理。

程顥《定性書》:“所謂定者,動亦定,靜亦定;無將迎,無內外。”

在這裏,所謂“定”者,就是“惟一”,動就是行動,靜就是靜思。將,送也。【詩經·邶風】之子于歸,遠於將之。將迎即送迎、來往。外部世界紛紛攘攘,事情來來去去,但內心始終如一,行動始終如一。知行合一,沒有外物紛擾,沒有私慾暗湧。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