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桑椹,难以入口

我不记得年轻时读到林清玄的文章是什么样的感受了,应该会觉得文字优美吧。可如今,不知是年龄问题,还是心态问题,当我再次读他的文章时,却觉得怎么就如此矫情呢。

按理说,林清玄是位知名作家,尤其已经身故。我作为一介草民,没有资格对其说三道四。

可是,当我为了以朗读作为一种健身方式时,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因为林清玄的散文大多比较短小,因此我从书架上选择了他的《菩提十书》作为朗读内容。

可是,常常读着读着,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且不说用词遣句别扭,读得让人能咬了舌头。更主要的是,文章的内容也让我很有与他论个长短之心。

遗憾的是,我翻腾的思绪面对他冷冰冰的铅字,真如同一记重拳打在棉花上,只剩下无奈了。

于是,我决定将我的想法诉诸我的笔端,即使无人看,无人认可,权当自说自话,以泄心中之愤了。

《清凉菩提》一书中,有篇文章叫《血的桑椹》,讲了一个古希腊的爱情故事。

一个是全城最英俊的少年,一个是全城最美丽的少女,他们热烈地相爱着,却遭到了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于是他们决定私奔。

他们约定在城外树林里一株长满雪白浆果的桑树下相会。结果,少女先到了树下。

在等候少年时,遇到了一头刚刚吃了一只动物、下巴上还滴着鲜血的狮子,正在泉边喝水。少女仓皇逃走时,遗落了身上的斗篷。

狮子路过桑树,看到落在地上的斗篷,就把它撕咬粉碎后,走入了森林深处。

狮子走后,少年来了,看到满地的斗篷碎片上还沾着斑斑血迹,以为少女已经遇险,于是拔出剑来刺向自己的心窝,并且对着满树雪白的浆果说道,“你将染上我的鲜血”。

顿时,所有的浆果都被染成了血一样鲜红的颜色。这时,逃走的少女折返回来。看到这一幕,少女就用还沾着少年鲜血的剑刺进了自己的心窝。

鲜血喷溅到已经被染红的桑椹上,桑果更加鲜红了,从此全世界的桑椹都变成了红色,因为这是对他们爱情的纪念。

读着这样的故事,真让我有种胃部不适之感。我不知道年轻人或者热恋中的情侣是否会为这样的爱情感动。于我而言,即使是传说,也传得让人没办法说呀。

且让我掰扯两句。首先,为什么深情就要死人,真爱就要见血。外国传说如此,中国传说也如此。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

其次,相爱之人为什么一定要你死我也必死呢。更何况,总是搞不清楚情况就急急忙忙赴死。

就像在这个故事中,一件破碎的沾血的斗篷,就能说明斗篷主人已经丧生了吗?这思维模式也太愚了吧。

难道就为了彰显爱情的浓烈与忠贞吗?我倒认为真正的爱,是爱你之人一定希望你幸福地活着,反之,你若深爱对方,更应该替对方好好地活着,而非赴死追随。

至于故事中的狮子,若写到郭德纲的相声里,必会被郭德纲说出,“这狮子也是被浪催的”。

一头狮子,刚吃完一只动物,你撕咬一件斗篷作甚,难不成你想擦擦嘴吗?那还真是个讲究狮,或者就是专门为了给少年和少女制造误会来的。

再说到桑葚,人家招谁惹谁了,你们殉情干嘛非要溅人家一身血,将如此洁白的身躯染一身血腥,而且还从此全世界的桑椹都变成了红色。

你们祸害一棵树还不够,竟然祸害到子子孙孙。更何况,当我以后再面对桑椹时,看着黑紫色的浆果,这岂不就是血迹风干之后的颜色吗?

这扯淡的传说,让我感觉再吃桑椹时,就像咬了少年一口似的。看来,以后再见桑椹,实在难以入口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