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對荀子《勸學》領悟最透徹的人

勸學,是告誡我們如何做人,如何成長,如何使人生過得有意義,因此,荀子是要告訴我們人生應該樹立崇高的目標,爲了目標不斷精進,終生不輟,生也由之,死也由之。

我認爲,王陽明深得荀子勸學的精髓,他從很小就懂得,人生的第一等事是成爲聖賢,而且最終實現了目標。

學不可以已。終身學習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不僅僅是一種外在的手段,而是一種內在的修行,學習的目的是成爲君子聖人,用現在的話語說,就是成爲一個健全的人。

一、荀子要求我們學什麼?

從具體內容來說,學習的科目包括詩書春秋樂禮五經,五經又以禮爲根本,最後才學禮,禮是最高的等級,荀子說:“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理解了禮,猶如抓住了一件衣服的領子,不懂禮,按照詩書記載的做法去實踐,猶如“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

學習經典只是外在的功夫,學的意義在於,通過學習把禮化爲行動,努力成爲士、君子、聖人。聖人不只是智慧最高,更重要的是德行最高尚,聖人是實踐者,而不是理論家。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爲法則。 ”君子學習先王之道是真學,不停留在嘴上,而是深入內心,並落實到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不是學一套說一套,做一套,而應該做到知行合一。

“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l小人治學只停留在表面,從耳朵進去,鸚鵡學舌,不過心,不過腦。因此他們的言行與學到的東西是沒有關係的,學和行完全是兩張皮。

“古之學者爲己,今之學者爲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爲禽犢。”古代的君子學習是完善自身,如今世風日下,小人學習僅僅是爲了向別人炫耀學問。

換言之,學習不僅僅是學習經典,不僅僅是知,而是知與行的完全統一。從這一點來講,王陽明知行合一的思想是對荀子學習理念的繼承和發揚,君子應該追求真知、良知,而不是滿足於之乎者也。

二、人爲什麼要學習禮?

荀子說,人不學習,就是禽獸。人之性惡,其善者僞也。

但,人是可以塑造的,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受繩”、“就礪”就是接受聖王之道的教化,要成爲真正的人,必須學習先王之道,孔子把先王之道的精髓歸結爲仁義,荀子認爲禮是仁義的外在表現形式,因此學習的核心具體表現爲學習禮,這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可檢驗,可評估,這就是荀子強調後天學習,強調學習禮,注重實踐的內在邏輯。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先王之道就如同那高樓、疾風、輿馬和舟船,要成就理想,怎麼能不學習聖王之道,不學禮呢?

“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不能把禮貫通於各種事物,禮不能體現仁義,不足以稱爲善於學習。只有在行動上完全徹底、自始至終奉守禮法之道,才能稱得上是善於學習的人,“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爲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爲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

這一句話是荀子勸學思想的核心,真正的禮必然是合乎仁義的,所以崇尚禮就是崇尚仁義。

全而粹就是指仁義禮的統一,“貫之,通之,處之,養之。”之,全而粹也。誦讀詩書禮樂春秋等經典、探究其內涵都要以仁義禮爲核心,學生選擇老師、老師選擇學生都要遵循仁義禮,要克服違背禮法的種種錯誤以維護仁義禮的統一。

真正善學的人,“權利不能傾也,羣衆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荀子從另外一個角度,強調了知與行的內在統一性。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從生到死,始終堅守禮法,纔可以稱得上是德行高尚的人。具備了高尚的德行,心中就有了堅守的準繩,才能夠恰當應對紛紛擾擾的世事,這纔可以稱得上真正的人。正如天空要顯示其光明,大地要顯示其廣闊,君子的德行要始終純粹如一。

真正的學習是落實到具體的人的,要和個人結合起來,不是照搬語錄。荀子強調學“禮”,是對聖王之道、孔子之仁義的具體化,便於在實踐中執行,使學習的人有一個方便的下手處。禮包括質和文,就是本質和形式,形式必須與本質一致。

王陽明把聖王之道,稱之爲“至善”,抽象化“良知”,主張從內心求,但同時強調“事上練”。事上練是過程,內心致良知是結果,是最終的境界。達到至善的境界,知行合一就是必然,相對於說,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爲什麼學不可以已?

世界上的知識無窮無盡,我們永遠也學不完。但做人的道理,先王之道應該是既定的,相對來說是簡單的,爲什麼荀子還告誡我們學不可以已呢?

我的理解是,先王之道非常崇高,但普通人卻總是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容易自滿,實際上卻不是這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爲之,而寒於水。”是說學生要超過老師嗎?瞎扯!是告訴我們通過學習,不斷自我超越。青和藍、水和冰都是同一個本體,不是兩個本體。

人們自滿是因爲無知。“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井底之蛙不知寰宇之廣大無邊,大海之深不可測,不接觸先王之道,怎麼會知道自己的無知!

其次,普通意義上的知並不難,行動上做到卻很難,非得一生孜孜以求。孔子、荀子所謂的“學”都是說的“立人”,學同時包含知和行兩方面,關鍵是行。從書本到書本,閉門空想,不可能獲得真學問。“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後來的聖人王陽明也不相信靜坐冥想能成聖,還是強調世上練的持久功夫。

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這是對荀子思想的最好解讀。荀子說:“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博學而日參省乎己”不就是王陽明的事上練嗎,“知明而行無過”不就知行合一嗎?真正懂了,自然就能做到了。

如果領悟到真知,知行融爲一體,那麼“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