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語 悟人生

今天閱讀師父的心語,裏面引用了《論語 子罕篇》中的內容:“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查資料補腦:

【原文】

子絕四.毋意①,毋必②,毋固,毋我④。

【註釋】

①意:通“臆”,主觀地揣測。

②必:絕對。

③固:固執。

④我.自以爲是。

【翻譯】

孔子杜絕了四種毛病:不憑空臆測,不武斷絕對,不固執拘泥,不自以爲是。

【解讀】

人生四戒

人是種很自我的動物,從起心動念處,喜歡無根據妄加猜測,表達觀點時主觀武斷,一旦行動起來則喜歡固執己見,做事的過程中更是自以爲是。這四種毛病,可以說是人人都有的,它涉及到了人的本能心理和行爲習慣問題,會對人們認知客觀世界和行爲做事有着深刻的影響。爲了糾正這幾項錯誤,孔子提出了人生四戒,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首先是“毋意”,即不要憑空猜測。孔子這是在告誡我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真憑實據,不能胡亂揣度。生活中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聽到有人說三道四,問他從哪得來的,有何憑據,則啞口無言。這種妄加猜測測危害很大,會在無形中損害一個人的名聲,進而製造出種種矛盾。如果做領導的妄加猜度,就可能冤枉好人。宋高宗懷疑岳飛不忠,縱容秦檜構陷,製造了千古冤獄,自毀長城。現代生活也是如此,在單位裏面,若是沒有事實依據而對他人亂加猜測,就很容易影響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造成人際摩擦。

其次是“毋必”,即不要主觀武斷。有的人自以爲是,行事武斷,根本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或者不許別人發表意見。這樣做非常容易犯錯誤,引發嚴重後果。這種人如若不是領導還好,即便是做錯了事情也不會波及他人。但若讓他掌握着一定的權力,那他害的可就不止一人了。南北朝時期,前秦王苻堅不聽羣臣勸阻,執意發兵征伐東晉。結果淝水一戰,百萬大軍灰飛煙滅。此時,隱藏在內部的野心家慕容垂、姚萇等人又乘機發動叛亂,強盛一時的前秦土崩瓦解。苻堅本人也被姚萇擒殺,落得個可悲的下場。

再次是“毋固”,即不要固執。造成人們固執的原因有很多種,有的人明明知道自己錯了,但是爲了自己的面子,硬是不肯回頭認錯。而有的人是因爲對自己太有自信了,結果在主觀方面上過於強勢,總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是對的,結果卻釀成了大錯。春秋時期的宋襄公,素來以仁義著稱。可是,由於他的剛愎自用,又不能審時度勢,一次次拒絕大臣們正確的建議,結果在與楚軍的決戰中一敗塗地。隨着戰爭的失敗,宋國也就衰落了。

最後是“毋我”,即不要自以爲是。孔子這是在告誡我們,做人不能過於自大,要懂得低調行事,謙虛做人。孔子提倡謙恭有度的待人方式,無論對方是誰都要恭謙有禮。正所謂“敬人者,人恆敬之”,這樣的人走到哪裏都能受到別人的歡迎。不過,人都是有劣根性的,非常容易產生以自我爲中心的念頭,爲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他們可以對他人的感情、尊嚴等肆意踐踏。像這種自私自利、自以爲是的人,不僅是孔子所鄙薄厭棄的,就連我們普通人對其也是不屑一顧。

在人的一生中,充滿艱難險阻,即便是廣納博採,也不一定獲得成功,何況自負固執。所以,要堅決杜絕這四種毛病,客觀對待現實和社會上發生的變化,爭取使自己的決策和行爲更爲合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