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2021年东北行:国门景区和套娃景区

2021年10月17日我们由阿尔山出发,穿过呼伦贝尔大草原,下午5点到达满洲里市。

满洲里原称“霍勒津布拉格”,蒙语意为“旺盛的泉水”,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腹地,东依兴安岭,南濒呼伦湖,西邻蒙古国,北接俄罗斯,是我国最大的沿边陆路口岸。满洲里市总人口26万,居住着蒙、汉、回、朝鲜、鄂温克、鄂伦春、俄罗斯等20多个民族,是一座独领中俄蒙三国风情、中西文化交融的口岸城市,素有“东亚之窗”的美誉。满洲里市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中国国门和中俄互市贸易区是必游之地。这里的草原风光、蒙古族风情、边境异国情调以及面积列全国第五的淡水湖呼伦池,都是吸引游客的亮点。

我们到达酒店时,天空还稀稀拉拉飘着雪花,气温比阿尔山高,高温在零下5度,低温零下10度。我们住在酒店七楼,窗户临街,夜晚街道的景色很漂亮。

第二天,我们乘出租车首先到满洲里国门景区。已经不下雪了,天空飘着一层薄云,阳光钻出来,一会功夫,又钻进云里,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反反复复。也许是刚下过雪,庞大的景区游客稀少。

满洲里国门景区是满洲里市标志性旅游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景区,同时也是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景区包括国门、41号界碑、红色旅游展厅、中共六大展览馆、满洲里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等景观。

买过票后,我们俩按照指示牌乘电梯登上了观光塔“北疆明珠”。北疆明珠观光塔坐落在满洲里国门景区,建筑总高度为208米,地上25层均为钢结构工程,是国内北方地区最高的钢结构观光塔,同时也是满洲里市的地标建筑。

观光塔很高,站在塔顶观光层,可以感受到凌空漫步的刺激。俯瞰边城美景,有会当凌绝顶的体验。在这里可以远眺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小镇风光,俯瞰满洲里全市美景,感受中俄边陲城市文化的开放与交融,充分展现满洲里“一眼望俄蒙、鸡鸣闻三国”的独特地域魅力。

据说,在旅游旺季,登北疆明珠塔要排队一个多小时,而现在整个观光层就我们两个游客,外加两个在橱窗后面卖纪念品的小女孩。

转了半个小时,我们俩下到一层商场,经过一番砍价,买了两个称心的大一点的套娃。到这里,套娃应该是最好的纪念品。

从北疆明珠塔的后门出来,我们直接进到国门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是一幢高30米,宽40米的乳白色建筑,呈“门”字型,庄严伟岸,上方七个鲜红色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这就是国门,庄严肃穆,上面悬挂的国徽闪着的金光。国际铁路从下面通过,国门和对面有“CCCP”字母的俄罗斯国门相对而立。

满洲里国门历经了五代,现在是第五代国门。第一代国门,建于1900年,清末,距满洲里车站20公里处,由俄方所立双头鹰(俄罗斯国徽标志),旁边竖立一木桩,木桩上写的是俄文'拜喀尔省铁路交界'字样,是俄国单方面设立的,国徽和木桩所处中俄边界。被看做是两国最初共同的国门,也是满洲里第一代国门,该“国门”已不复存在。 

第二代国门,建于1920年,距现在中俄边境线约300米,位于现俄罗斯后贝加尔斯克车站对面、苏方边防总站院内,为木制拱形。面对中国方向用汉字书写着"中苏门"3个大字,面向苏联方向书写着俄文。满洲里人称此国门所在地为"十八里"。原因就是,这个国门距满洲里市区只有18里(注:俄里)地。现在,驻守在这里的内蒙古军区边防某团"十八里哨所"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

该门至1949年因日晒雨淋风剥,损坏严重而拆除。

第三代国门,修建于1968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国门为铁木结构,横跨铁路的铁制“栈桥”,桥身的两侧各有一架铁梯,站在桥上可以俯视过境车辆,国门正上方嵌有醒目的红色字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当时中苏两国关系较为紧张,满洲里多年处于"备战"状态。

第四代国门,兴建于1988年6月15日,庄严雄伟,与俄罗斯国门相对而立,国门上方中间悬挂着国徽,国门顶端镶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七个红色大字。国门下面有宽轨、准轨铁路各一条通过。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曾于1990年来到满洲里,并为驻守在这里的边防检查二中队的官兵题词“国门卫士”。

现在的第五代国门,不仅仅是一个大门,还是一栋大楼,里面有一个博物馆,内容繁多。我们来时,里面正在装修,可惜没能进去看一看。

顺着景区道路,我们先来到和平之门广场,该广场建于2002年7月28日,质地为白钢,高13.8米,M造型和汉字门相象,同时又是满洲里三个字的拼音、俄文、英文书写的第一个字母,上面的球体象征着地球,寓意国土有界,但与世界相联,代表我国人民开放的胸怀。5只展翅飞翔的鸽子象征着和平、祈盼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进步友好交流与交往。在和平之门周围有7组历史浮雕,展现了满洲里漫长历史画卷和对满洲里未来的美好憧憬。

距离和平之门广场不远就是41号界碑,界碑用围绳围着,界碑最上面是国徽,下面依次是“中国”、“41”、“1993”字样。

1994年8月,中俄两国勘界结束时定在中俄边境线上的第41号界碑,它的设立标志着中俄两国在满洲里一带两国国界的最终划定。1993年以前41号界1993年以前41号界碑这个位置就是中俄两国贸易往来的客货混用通道,随着中俄贸易的发展和口岸过货量的增加,两国政府协商移址并新建了国际公路口岸,于是在满洲里国门与俄罗斯国门之间就有了这个第41号界碑。

在41 号界碑的正前方有一个红绿相间的界碑,是俄罗斯第40号界碑,在俄罗斯称之为界桩。在铁轨的左侧也有两块界碑分别为38号和39号,也就说双号界碑38号、40号是属于俄罗斯的,而单号界碑39 号、41号是属于中国的。

离开41号界碑,我们来到国门的入口处,虽然国门入口处关闭,但站在国门下,还是感到一股威严的气息,面对国门,永远让人保持敬畏之心......

忽然一列货运列车穿越国门,由于铁路两边围挡,看不清火车的样子,好像车厢里装着木材。感觉边界在此刻突然消失了,国与国之间需要一种良性交流。

穿过一个通道,我们来到了铁路的左边。说起这条铁路,还有一段历史呢。

现在穿越两国国门的铁路,就是一百年前修建的东清铁路,一条为宽轨,另一条是准轨,宽轨和准轨的轨距相差85毫米,也就是一个拳头的距离。我们国家的窄,为标准轨道,称为"准轨":苏联的宽,为"宽轨"。中苏两国的火车,无论是货车,还是客车,如果在这里要进入对方国家,必须都要在此换装和换轮。所谓的换装是指俄罗斯的货车来到满洲里,要在满洲里货场进行换装,也就是将宽轨火车上的货物换到准轨的火车上,然后再运往祖国各地;所谓的换轮是指国际旅客列车到俄罗斯,要在后贝加尔斯克换轮,也就是将准轨火车上的车轮换上宽轨火车上的车轮,然后再前往俄罗斯的各个城市。也正是这条铁路将欧亚大陆紧紧的联接在一起,它记载了中苏、中俄关系的几经波折,从当初的对峙冷战到今天的中俄人民携手共谋发展的百年历程,同时也见证了满洲里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镇发展到今天全国最大陆路口岸的历史进程。

铁路的左边有一个更大的广场,空旷的广场没有一个人。这里摆放着建于1920年的第二代国门缩微模型、建于1968年的第三代国门和建于1989年的第四代国门缩微模型。缩微模型很逼真,站在下面,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当我们准备离开时,才有五六个游客进入。

离开了国门景区,我们坐车来到套娃景区。套娃景区是中俄边境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大型俄罗斯特色风情园。景区内设套娃世界、欢乐地带、套娃剧场、俄罗斯民俗体验馆、俄蒙演艺剧场、极限乐园六大功能区。拥有俄罗斯大马戏、梦幻芭蕾舞剧、神秘奇幻的水幕实景演艺、世界最大的套娃主题酒店、游乐设施。是全国唯一以套娃为主题的广场,主体建筑是高30米的世界最大套娃。

景区里暂停了各种表演,我们俩在景区外面转了转,就返回宾馆。

当天晚上从新闻上得知:2021年10月16日,西安市发现2名外省游客(病例1、2,夫妻)核酸阳性,西安市对与上述2名病例同行的5人进行核酸采样检测,同行的5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

西安疫情还不知道怎么样发展。我们商量后,取消了后面所有行程。第二天直接到达齐齐哈尔市,开始了向西安返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