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讀書札記21】心外無理

【32】

陸澄:看完書,都看懂了,卻不明白其意義。

王陽明:那是因爲你只在字面上下功夫,這樣做學問看朱熹的書就可以了,朱子的解讀都能自圓其說,但讀了一輩子也不會有收穫。

凡是似懂非懂、無法落到行動上的,都要從自己的內心去找答案。四書五經講的是道,但只有自己從內心去體會,才能成爲自己的良知,即明明德。這是做學問的宗旨。

王陽明實際上批評朱熹的學問重視空談多於實踐。但後世學者發現,明清學者是反對宋儒空談心性的,主張經世濟用,但實際情況卻正好相反。這種情況歷史上並不少見,比如墨家思想上是主張人人平等的,實踐中卻推行專制政治;儒家思想上是主張維護尊卑秩序的,實踐中卻主張以人爲本,民貴而君輕。

目標和路徑竟然是截然相反的,墨家更注重目標,爲了目標不擇手段,甚至違背自己的理想也在所不惜;而儒家更注重過程,過程完美,達到目標是水到渠成的事。

【33】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朱熹在《大學章句》中解釋道:“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

在朱熹看來“明德”是從客觀世界得來的真理,我們用它可以解決一切問題,顯然把它看成是外在的東西。

王陽明將朱熹的解釋改爲:“虛靈不昧,衆理具而萬事出。”並補充了一句:“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人的內心空靈澄淨,就能認識到萬事萬物之理,遇到什麼問題都能處理。離開了心,萬事萬物及其道理都是沒有意義的。我覺得最經典的解釋,還是王陽明的明鏡說,道心就是一面明鏡,照見就有,就清晰,沒有照見,就沒有。

【34】

朱熹說:人之所以爲學者,心與理而已。(陸澄轉述,未見於朱熹本人著作)

王陽明:把“心”與“理”獨立成兩個東西是不對的。“心”就是“性”,“性”就是“理”。

【35】

根據王陽明的理論,心即理。人人有心,爲什麼還有人幹壞事?

王陽明說的“心即理”之心,實際指“道心”,“道心”是心的本體,“道心”就是本性,天道是本性的本源。從主體出發,則“知”是心的本體。

做壞事的人,失去了心的本體,沒有“道心”,不能達到“知”。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