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斷食和開悟的關係

今天讀《沒有什麼不可以放下》其中的一段內容時,想到了一位逝去的友人,這才明白了他生前斷食的初衷。摘錄如下:

弘一法師在出家前,從夏丏尊那裏聽說,斷食能使人除舊換新,摒棄惡德,生出偉大的精神力量,自古宗教上的偉人如釋迦牟尼、耶穌都曾斷食過。

於是弘一法師決定利用學校放寒假的機會親自嘗試一下(當時他還未出家)。

他的學生豐子愷先生回憶道:一天,他決定入大慈山去斷食,我有課事,不能陪去,由校工聞玉陪去。數日之後,我看望他,見他躺在牀上,面容消瘦,但精神很好,對我講話,同平時差不多。他斷食十七日,由聞玉扶起來,攝一個影,影片上端由聞玉題字“李息翁先生斷食後之像,侍子聞玉題”。這照片後來製成明信片分送朋友,像的下面用鉛字排印着“某年月日,入大慈山斷食十七日,身心靈化,歡樂康強欣欣道人記”。李先生這時候已由教師一變而爲道人了。

斷食回來後,夏丏尊問他:爲什麼不告訴我?

他笑着說:你不一定能實行。而這種事預先叫別人知道也不好,旁人大驚小怪起來,容易發生波折。

夏丏尊便問他怎樣斷食,他說:第一星期,每日逐漸減少食量,由兩碗而一碗,而半碗,而斷粒;質也漸薄,由飯而粥,而湯,而水。第二星期,除飲泉水以外,完全不食。第三星期,一反第一星期之序而行,由水而湯,而粥,而飯,逐漸增至常量。自我感覺良好,不但無痛苦,而且身心反覺輕快,有飄飄欲仙之象(鄙人喫素時亦有此體會)。我平時是每日早晨寫字的,在斷食期間,仍以寫字爲常課。三星期裏寫的字,有魏碑、有篆文、有隸書,筆力並不比平日減弱。

問他第二星期完全斷食時,有何異感?

弘一法師說:經過很順利,不但無痛苦,而且心境非常清靜,感覺非常靈,逾於常時,能聽人所不能聽,悟人所不能悟。這就是所謂“定能生慧”吧!

斷食以後,弘一法師自己覺得“身心靈化”了,還寫了“靈化”二字,送給“蘇典仁弟以爲紀念”,並取《老子》“能嬰兒乎”之意,改名李嬰。

從科學角度來說。人的身體並不需要餐餐喫飽,偶爾沒有東西下肚,不但於人沒有任何傷害,反而更有利於身體的自我調節。如果身體沒有做好接受食物的準備,勉強進食,不但不能吸收,反而會適得其反,影響健康。比如:人體的消化系統往往會受身體狀況和情緒的影響,在疲倦、生病或心情不佳的時候,分泌會與平時不一樣,倘有食物進入消化道,會滯留腸胃,形成有毒物質。所以,我們在身體不舒服、心情不好的時候,喫完飯往往會覺得很難受。

從佛學角度來說。斷食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修行者主要通過斷食來提升心靈的境界。因爲斷食的時候,人的身體用來消化食物的能量消耗大大減少,大腦會比平時更加清醒。正如弘一法師所說,斷食之後,內心非常清靜,感覺非常靈敏,平時聽不到、想不到的,都能聽到、想到。而且,“斷食”是一種清淨慾望的辦法,心清靜了,才能夠看見本心。佛祖釋迦牟尼就曾多次通過斷食的方式進行冥想,終在菩提樹下開悟。

明代洪應明在《菜根譚》中說,能安心喫粗茶淡飯的人,都是一些德行高尚的人,他們像冰和玉一樣清潔。而那些喜歡富貴生活的人,多半會爲了榮華做出一些喪失尊嚴的事。這是因爲,人的志氣要在清心寡慾的狀態下才能表現出來,而一個人的節操幾乎都在貪圖物質享受中喪失殆盡。

這段內容中,何爲斷食?如何斷食?斷食從科學和佛學兩個方面來說有什麼好處,已經講得很清楚透徹了。我只想再補充幾句:

1、我沒有嘗試過斷食,沒有資格說好與不好,但心嚮往之;

2、斷食與否要根據自己身體狀況來判斷,不能盲目仿效;

3、斷食的過程其實就是開悟的過程,但開悟並非一定要斷食,只需要時常有意識地脫離“常態的環境”,讓“新的環境”和“常態的環境”形成足夠的反差,就能夠有所悟,然後在正念的指導下不斷積累,靜待花開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