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海上去:对话李老师

今天,到李老师的工作室里,刚好看到他在播放一部海上的电影,名字好像是叫《错牙鲨》。内容是讲海里的两条大鲨鱼和人类之间的拼杀斗争的故事,有中国演员李冰冰在参加上演,还有一个男演员是智+勇型的名演员。

我跟李老师说,我这一段时间开始持续在关注与解构有关于海上船上主题的电影。然后,他说到海上电影有《泰坦尼克号》《海上钢琴师》还有一部,也是海上逃生的电影。

李老师说得,这些电影我也看过,但是以前看完后,没有做影后三个维度,三个板块,三个层面的分析。现在,看这些海上电影是有进行着思维模型的分析。

李老师问到我,为什么要选择看海上电影?

我回答了3点:

一是,我这10年来做古船木,和这个主题有垂直关系。

二是,我们中国拍海上船上主题的电影比较少,电影100多年来,也正是中国人怕海的100多年。中国人怕海,有很多语言词语已经结成了。中国近代历史从甲午战争,渤海黄海战争之后,更是开始怕海。

三是,中国历史上曾经是可以参与的到大航海时代的,但是,后来因为中国人的文化思维承载所影响,而错过了世界上大航海的发展赛道。这几年来,中国人在陆地弥补了工业革命的缺失,在中国制造上面已经有了大突破,那么还要补一课,就是【到海上去】,去补上大航海这一课。这一课至少要用上三十年时间。


从现实中,我们可以到沿海,到海边去看看,去观察下,我们和经历过了大航海文化的日本和韩国,海边的差距是非常大,我们的海边,还都是一些木质的渔船,沙滩,码头还是比较脏乱差的。我们的近海海面,主要是还以传统的打捞捕鱼业为主,而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污染,这些与早期的工业发展补课时候是一样,存在着大量的低效的劳动生产力的浪费。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