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使你强大

来源:语雀-DataKing数据分析  整理:阿提说说

工作几年来,深深感觉一个人最大的竞争力是自学的能力。

该导图是梳理思路时用的,就留下吧。

以下是关于个人自学的一些看法。

自学的最终目的是解决问题

很多同学是为了更高的薪资,更多的不可替代性,通过增加自己的能力和技术的边界及深度,来获得竞争力及安全感。

如果可以再往后看一步,解决问题,那么很多疑惑就明晰了。

同学们最大的担心,大多是学了用不上,白学~再结合自己数十年的求学经历,更是感慨良多~

如果心中不以解决问题为目的,那么很多学习不一定是高效和有用的。你仔细想想,有多少人貌似懂的很多,其实也并没有体现什么价值。

比如在实际的工作中,作为分析师,如果需要你学习一下产品,你学不学,如果需要你学习一下设计你学不学~

对于解决问题当然要学。但是如何学呢?

对于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要系统地不断深入。 对于非核心竞争能力,只要学到能解决当前问题就可以了。
解决问题时自学的反馈,会促使你不断良性进步。

自学是一种主动性的学习

这既是其优势又是其劣势。

主动性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是投入产出比非常高的行为。

主动性的学习劣势在于,要对抗人性的懒惰,对抗无人监督,还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兴趣,以增加动力。

也就是说,自学远没有想象的容易,没有具体的目标,不知道学习后的效果,没有检验结果的方法,没有合理的学习路径,没有学习小组,周围充满诱惑~

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以上的全部都是痛点,这样的坑全部都踩过~

为了对抗这些问题,在一年以前就专门组建了数据分析讨论组,首先解决探讨的群体~

今年开始做数据分析全方面的知识库,以增加自己的动力~

本来还组织了分析师一起做一个共同维护的知识库~但是由于组织的问题和主动性问题,收效甚微,总的来说,一个人的主动性是有限的,是消耗品。就像《认知盈余》里面倡导的,如果我们不看电视,而一起去创造些什么,那收获将是不可想象的。其问题主要还是出在了人身上。

就像你以为你买了课就学会了一样,都只是一种错觉。

自学是一个实际的动作

在理解了自学是主动性的基础上,就需要我们行动了。

有很多人都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或者在某些方面是这样,比如我玩游戏就是行动的巨人,思想的矮子~

既然是实际的动作,就有很多现实的问题要考虑。

首先要有自学的信念,这样就有可能利用更多的时间来完成自学。

要有自学的目标,到底要学什么?

要有自学的材料,网上资料那么多或者那么少,怎么挑选 和 怎么办?要不要买课?

当你下定决心,又找好资料,预留时间,开始学习了~

发现学五分钟,玩五十五分钟手机,完全学不下去怎么办~

当你痛定思痛,学进去了,如何保证学习的效果,如何检验学习的效果,如何使得学习有反馈?

上面都是会实际面临的问题,这些在《认知天性》《心流》《好好学习》《学习观》等里面都有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这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就不阐述了~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表达,自学是要去做的,去行动。
既然是行为就一定有困难,也有方法的~是理性而不是感性的,对于应试教育成长下的我们,挑战还是不小的。

自学是一种能力

这个能力不是讲,你一开始就具备的能力。

而是你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所习得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成长。

当具备这种能力,且不断强大后~

你进入学习的状态就会容易,选取目标就会更准确,学习方法会更合理,而且学习的压力会变小,学习的速度和效果都会相应的变好。

无论能力多强,本质还是要去行动的~

一旦获得这种能力,在工作中就会减少很多恐惧,因为别人可以完成的事情,你一样可以完成,而且你会越来越清晰各种能力、事务的边界,对自己需要投入的精力有更好的预估~

听起来这个能力貌似很NB,如何获得呢,无他,唯手熟尔。 用合理和科学的方式去做,可以锦上添花,但不能无中生有。

下面是来自《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中的插图,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很重要

好比武侠小说中的心法,该文没有提供实质性的干货,却是非常重要的心法~

可能有小伙伴看完后会表示,就这?

我在看别人的内容的时候也会经常表现出这种看法,但是我心里明白,作者是懂的,而我只是知道,心中自然会抱有一些敬畏之心。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阿提说说(itsaysay)。
如有侵权,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