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小波:一个IT男的黄金时代


王小波,又名王二,是个有趣而神奇的人。作家,这是大多数人对王小波的印象。在座的各位都或多或少的听过这个名字,其中90%是关于他和李银河的爱情故事,这主要归功于前几年以此为主题热炒的营销号们。少部分人大概也能说出来他是个近代作家、喜欢开黄腔,写过《黄金时代》。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他和雷军、马化腾是一个时代的的程序员。今天这一期人物,我们不谈王小波与李银河的浪漫故事,不谈那些被网易云评论区用烂了的经典语录,而是就这个有趣的IT男王二本身,来谈谈他的一些故事。

1971年,一个名叫王二的知青从云南山沟里的农场横跨半个中国,来到山东牟平插队,成为一名当地的教师。一年后,他被调回北京成为一名半导体厂的工人,在闲暇时除了看些杂书,王二还在准备着进入的大学录取考试。1978年,只有初中学历的他愣着头皮去参加了高考,没想到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录取,在毕业后留校返聘成为了人大的教师。

这段经历,就是王小波前半生的缩影,虽然几笔带过,但是其中蕴含了非常多的艰苦,也因此成为了《黄金时代》创作的灵感来源。

1977年,他与在《光明日报》做编辑的李银河相识并恋爱,并于三年后结婚。这期间,他写出了无数甜如蜂蜜一般的情书,并流传至今。

1984年,李银河决定出国读书,为了继续和李银河待在一起腻歪,顺便体验一下异国文化,王二同学赴妻子就读的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东亚研究中心。

王小波大学在人大学的是贸易,去美国匹茨堡大学读经济的研究生,有意思的是到那儿之后,他的导师许倬云,看了《黄金时代》的初稿后跟他说,你就是写作的奇才,以后必能在文坛有一席之地。以后你在我这什么都不用干了,吃好住好,没事儿开车去美国旅旅游,毕业证照发,只要你抓紧时间写小说就行。王小波一听就乐了,那感情好。于是师徒二人除了交流工作,就是讨论王小波的写作状况,搞到最后,王二同学几乎都忘了自己是来念书的。到毕业的时候,经济学的书没读多少,却带了整整一箱稿子回国。值得一提的是,这位许倬云老师,有个喜欢学音乐的外孙,名叫王力宏。

之后的几年间,他先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和人民大学会计学系,到了1992年,才决定辞职成为一名自由撰稿人。他的大多数作品都在这期间完成,除了写稿,平时的他还热衷于一个在当时非常稀奇的玩意儿——计算机编程。

王小波在北大任教时,主要工作除了教书,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数据统计。我们知道做统计各种分析工具是少不了的,现在有excel,有python和R,那个时候一穷二白,基本都是手工拿计算器算的。眼看着数据越来越多,老式的统计方法已经不够用了,怎么办呢?看着北大微机室的几台电脑,王小波陷入了沉思。

90年代初,国内软件相当稀缺,空有硬件,打开电脑就是这样的(DOS界面)也没有办法方便地做统计分析。

思来想去,王小波决定自己开发一套适用于数值统计的软件。当然,对于一个非科班出身的作家来说,开发软件也不是那么简单的,所以他先是学了FORTRAN,汇编,C等语言,接着又学习了数据结构与算法,写作之余还顺便看完了编译原理。花了不少时间,总算是开发完成。在给朋友的一封书信中,王小波吐槽道

“我现在正给北大社会学所做统计,手上除SPSS没有可用的软件,国内这方面很差。 我现在会用FORTRAN,编统计程序不方便。 闻兄谈起你们用S语言,不知是否好用。 工具书也不知好找不。 不管好歹,烦兄找个镜像拷贝给我。 照我看只要能解决各种矩阵运算就够: 当然也要有各种分布函数。 反正也是瞎胡混,我就算努把力,少混点吧”

后来又调回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因为有编程和数理基础,被选会计系做老师。在这期间,为了写小说,王小波利用闲暇时间编写了一套DOS下的独立中文输入法和中文编辑器,也是国内第一套用调整字模发生器方法输出汉字的系统。

要知道,中文编辑器和输入法中的任何一个,都是现如今大牛级的程序员才会去尝试的东西,比如金山软件创始人、WPS的开发者求伯君。而王小波不仅自己写了一个,还通过卖这些软件赚了些钱。当时很多中关村的老板听说有这么个人,硬是要拉他入伙,王小波担心创业之后没有时间写小说,于是思考再三后还是谢绝了这些邀请。

彼时,马云还在杭州当英语老师,深圳大学里有个在上数据结构课的,名叫马化腾的大学生。丁磊从同学那里借来账号第一次登上了yahoo,而微信之父张小龙还在电信局上班。

王小波还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主机发烧友, 93年的时候,王小波自己掏钱买了一台286,当时市面上最好的是苹果的 Macintosh ,但国内很难买到,维修起来成本更高。尽管如此,286在当时已经是一台奢华无比的机子了,相当于现在的I9 9960X+2080Ti,当时的王小波高兴得一塌糊涂。

但是对于开发软件来说,这台顶配主机还是满足不了王小波的要求,于是他又花了不少时间对这台主机进行不断优化。在《科学的美好》一书中,王小波写道:

“我现在既不是化学家,也不是数学家,更不是物理学家。我靠写文章为生,与科技绝缘 —— 只是有时弄弄计算机。这个行当我会得不少,从最低等的汇编语言到最新潮的 C++ 全会写,硬件知识也有一些。但从我自己的利益来看,我还不如一点都不会,省得整夜不睡,鼓捣我的电脑,删东加西,最后把整个系统弄垮,手头又没有软件备份。自己觉得该告一段落,去写小说了。”

捣鼓主机和软件让他痛并快乐着,但王小波并没有真的抛弃对IT的喜爱。在写作时,小波同学还是经常关注着外界的技术发展,他的日记中曾吐槽这样过

“照我看,苹果还是买不得。因为IBM-PC的兼容机队伍庞大。INTEL又总能推出新一代CPU,将来还有大发展。买微机钱的投资是大事,时间、精力投资更为巨大,买386兼容机才是明智之举。”

他认为,硬件更新换代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一味追求顶配有时候吃力不讨好,不如做等等党。有趣的是,王二同学不仅仅是个IT男,也是个合格的理工男,他的同学形容他解数学题就像杀猪一样,特别来劲,一道一道解决。不过王小波坦言,解多了也觉得没意思,所以又回去看小说了。
在任教时,他还曾提出过一些有意思的理论,比如在给朋友的书信中,他写道

“最近胡思乱想想出了个理论来,还没认真推导,大抵是设立多个Dummy变量构成的联合分布,其合计样本点构成一球面,点到点的距离以总误差计算。所以一样本点的对点就是它的否,误差最大。其余的正在想。”

关于算法,王小波也有一定的了解,比如1992年的日记中,他写道

“递归论我没学过。我哥哥大概懂一些。我和你说的大概是计算机内的递归算法。我在美国读的书都是关于机器的。算法、数据结构之类全在国内看的,也不知英文叫什么。在C语言里是指在一个函数内调用同一个函数。”

值得一提的是,王小波的父亲是国内有名的逻辑学家,曾被润之亲自接见,而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子承父业,是我国逻辑学泰斗沈有鼎先生的弟子,专攻数理逻辑,曾赴美国图兰大学求学,读博时解决了当时美国学界著名的数理逻辑难题。王小波虽然自幼喜欢文科,但也不排斥理科,或许也与他的父亲有关。
王小波还有一个外甥名叫姚勇,就是在 《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 一文中提到的那个小孩。受舅舅影响,姚勇在清华大学主修编程,曾开发过一款名为《QQ炫舞》的游戏,这款游戏也是腾讯踏上转折点的关键游戏之一。同时,他也是个摇滚发烧友。曾加入过一支乐队,叫做水木年华,当时的主唱叫做李健。

关于王小波的这些经历,在他的小说中其实都有体现。比如《未来世界》里的王二是个工程师,整天想着研制永动机,《红拂夜奔》里的李靖发明过一个巨大的开根号机器,在战场上,这台机器运转起来挥舞着杠杆边开根号边攻击敌人,有的人死在根号3下,有的人倒在根号5下,其厉害之处在于通过简单的输入整数保证决策的速度,快速输出一个让人无从预测且无穷无尽的招式排列组合,也就是开平方得到的无理数。这样对手永远不知道你的下一招是什么,然后就被打倒。

王小波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干过很多事情,下过乡,考过大学,出过国,学过经济,研究过数学,写过代码,搞过硬件,最后成了小说家,直到去世的那一年,他还做了次编剧,他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这是第一位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内地作家。
虽然囫于时代,他的作品曾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出版,等到死后才陆续被世人所知。但无论他做过什么,他身上所留存下来的,让我们尊重的还是独立、自由的思想。在我看来,王小波的作品,平凡直白却又透着大智慧与小聪明。同时他也是一个特别不套路化的作家,或许跟他的理工男思维有关,他的文字会让你感觉像小桥流水,流到哪都是风景。

小波是独特的,特立独行的作家。可以说,他的作品在当代文学史上是独树一帜的。主要原因我想还是有趣吧,这种趣味包含两个层面,语言表达的幽默与理性思考的趣味,即幽默与理趣。作家哲夫曾说:对于王小波的评价,一直以来都有两种不同的极端。一部分人对他推崇备至,将他推高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位置。而另一部分人觉得他的作品更像是痞子文学,有点儿嬉皮士的意思,一向被自命正统的人们所不喜欢。

在周围人看来,他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邻居王二,一个醉心技术的IT极客。这样的王小波是有趣的,这样的极客精神是有趣的,当二者相遇,其有趣程度不亚于林黛玉考入霍格沃兹,孙悟空大战三体水滴。

曾经有人问我,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其实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王小波已经给出了回答:“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简单地活着,做喜欢的事,就是他想告诉我们的答案。有趣而美好,就是王小波的英雄主义。正如他所说的,生命可能短暂如朝露,但请别怕,别怕向前,别怕生活,别怕这一切美好的事物消失,来吧,先让它存在。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众号 - 小技术君(gh_2fd927ba125d)。
如有侵权,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删除。
本文参与“OSC源创计划”,欢迎正在阅读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