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代碼工具淺析

低代碼究竟是什麼

這些年,自從 SaaS(Software-as-a-Service) 廠商 Salesforce 市值水漲船高,還和其大手筆的商業併購案,逐漸引起了國內互聯網行業人的關注,習慣進行國內外產品對標的互聯網圈子興起了一股 SaaS 風潮,在後移動互聯網時代下,部分人也期待 SaaS 可以成爲國內互聯網的一個新增長點。

隨着不同的用戶訴求,一些系統衍生出新的形態,不同於既定的 SaaS 產品形態,用戶可以通過可視化拖拽界面、表單配置等方式,快速定製出一個完整的應用,而且這一類系統基本不用編寫太多的代碼,即可以實現定製化應用。隨着這一形態的系統越來越多,久而久之,大家就形象地稱之爲 “低代碼”(low-code),另外也有人稱之爲 ”aPaaS“,即應用平臺即服務(屬於是互聯網造詞老技能了...)。

低代碼這個概念真正火熱起來,還是在於這兩年 Outsystems 相繼完成了數輪過億元美金的融資,估值早早地站上了十億美金級別,成爲一方獨角獸。由於國內這一領域缺少體量對等的廠商,所以大家自然也在期待哪家廠商能成長爲中國的  Outsystems。與此同時,國內低代碼賽道上選手也漸漸進入了大家的視野,例如釘釘宜搭、即刻應用、氚雲、簡道雲等等。

材料來源於iRearch

低代碼系統長什麼樣

雖然低代碼平臺的形態很多,但是其中的核心還是脫離不開編程思想,基本都有以下功能模塊:頁面搭建、數據邏輯、數據模型,在線部署和管理系統。根據不同的業務場景,具體的平臺形態分化爲表單/數據模型驅動、界面驅動等形態。

表單/數據模型驅動

表單/數據模型驅動是圍繞數據結構來定義整個應用的形態和流程,其中表單驅動指用戶通過配置表單界面,元素大多是文本輸入、下拉選擇器、日期選擇器等組件,配置表單界面後自動生成數據模型,並基於該表單做數據及流程管理,而數據模型驅動則更復雜,需要用戶進行數據建模和定義模型關係,此操作和 SQL 數據庫搭建類似,配置主鍵、索引,類型等等,然後基於該數據表單搭建上層的管理系統。該模式比較多應用在搭建 CRM、ERP 等管理系統。

維格表配置界面

界面驅動

界面驅動比較好理解,就是用戶通過拖拽組件方式可視化搭建界面,然後配置頁面的交互邏輯,比如頁面的跳轉、數據獲取等等。這種形式大多應用在搭建通用程序的低代碼平臺

iVx配置界面

這種模式與端應用開發的套路基本一致,只是將代碼編輯修改爲畫布拖拽和表單配置。這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界面按鈕設置一個點擊事件,事件邏輯爲拉取數據。該流程就是將編程概念提取爲交互表單操作,裏面還是會出現入參出參字段、回調等等概念,遵循編程的思想。

應用上線

當用戶將應用搭建完成後,可以直接在平臺上完成發佈工作,然後就可以通過給出的鏈接訪問應用(大多數低代碼平臺製作出來都是 web 應用)。這一步也十分關鍵,在常規的流程裏面,一個應用的上線,需要投入很多的精力去配置相關的線上環境和服務,這個操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普通用戶很難獨自完成。低代碼平臺將這一環節打通,大大降低了使用門檻。

低代碼概念雖然比較新穎,但是低代碼平臺已經發展了很久了(Outsystems 建立於 2001 年,國內的道一雲建立於 2004 年)。總體來說,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探索,低代碼平臺的形態也趨於穩定,各家的創新也是基於面對的用戶場景而實現的,本質上還沒有跳脫出編程思想。

低代碼怎麼做個性化定製

這裏有同學會問了,低代碼平臺怎麼滿足個性化需求?誠然,受限於低代碼平臺所提供的組件和邏輯配置表單,只能解決一些通用化場景,當用戶的訴求超脫出這個圈圈時,是不是就無能爲力了?商業公司肯定不會這麼幼稚,以下簡單列舉蒐集到的一些個性化定製的方法:

  1. 用戶可以在平臺定製的規則下錄入組件
  2. 提供 API 訪問數據庫做定製開發
  3. 生成源代碼做二次開發
  4. 填寫反饋等平臺更新

除了這些固定的章程,無論體量大小,低代碼廠商還有大量的客戶專員,跟進用戶的使用情況,詢問訴求等等,後續可以根據用戶訴求給出合適的配置方案,乃至專門定製個性化場景。到這裏就聞到了一絲外包公司的氣味,不過這確實符合實際用戶的訴求,最重要的是一個可以帶來收入的場景。

低代碼有沒有用?

“低代碼究竟有沒有用?”

這個問題浮現在各個論壇上。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爲低代碼的聲量和其能力不匹配,用戶對低代碼信心不足。對於目前低代碼平臺的問題,存在主觀和客觀的因素。

首先很多低代碼平臺能力還沒有足夠完善成熟,這是一個很核心的因素。對於很多初次使用的用戶來說,概念繁多,邏輯複雜,在一番體驗以後,預期和實際有落差。使用起來總體耗時跟源碼開發相差無幾,顯得工具比較雞肋。客觀上,國內的人力資源情況相比歐美還是比較便宜,很多有定製應用訴求的客戶,首先會想到的是找外包,或者招聘開發崗位,而不是找低代碼工具自己動手。另外大家對於低代碼的認知也還不足,很難成爲一個備選項。

思考這個問題,我們想一個簡單問題,“一個可以降低門檻,提高效率的工具有沒有用”,答案很顯然是肯定的。低代碼平臺的宗旨,不就是“降低門檻”,“降本增效”麼。

個人覺得,這些問題大概是時間的問題。就目前市面上的低代碼工具而言,從實際需求出發,當深入體驗過以後,其實是可以深切感受到工具帶來的紅利。花上幾天,一個人就可以實現前後端應用,以及運維監控,拿到一套可運行的程序。

隨着行業關注度的提升和資源的投入,上述遇到的問題大多可以得到解決。低代碼從“可用”到“好用”的進化,也是需要在實際場景中摸爬滾打中歷練進化

目前低代碼發展狀況

前面說了,低代碼的熱度持續提升,最明顯的舉動就是資本真金白銀的投資。

材料來源於iResearch

除了在資本上的行動以外,可持續性的收入也很重要。低代碼這一特性,註定很難通過流量來實現盈利,低代碼不是做慈善,所以很多低代碼廠商自然而然地將目光投向了拓展 B 端客戶,B 端羣體的付費意願比普通用戶強多了。只要打開各個廠商的官網,就可以看到琳琅滿目的合作案例。這也就解釋了爲什麼低代碼廠商常常會擁有龐大的客戶服務崗,生存的壓力也促使他們必須要這麼做。

某廠商的案例

另外有一個舉動也很巧妙。釘釘發佈了一個低代碼聚合平臺,宜搭、氚雲、簡道雲、易鯨雲等頭部低代碼廠商入駐。釘釘擁有國內最大的商務用戶人羣,而低代碼在國內比較成功的落地場景是定製企業管理系統(例如 CRM),將低代碼平臺對接到巨大的對口流量之上,這種契合的操作頗有幾分微信接入微信支付一般痛快。

雖然目前發展勢頭不錯,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避免共享經濟那樣一地雞毛。低代碼只有切實地把門檻降低、降本增效目標落在產品上,纔可以長久地生存下去。

我們的探索嘗試

Deco 智能代碼項目(ling-deco.jd.com)是我們團隊在「前端智能化」方向上的探索,我們嘗試從設計稿生成代碼(Design To Code)這個切入點入手,通過 AI 的手段,對現有的設計到研發這一環節進行能力補全,進而提升產研效率。

在一個日常需求開發流程中,對於前端工程師來說,輸入源是視覺稿 + PRD,輸出結果是可上線的頁面代碼。而在 Deco 的開發模式下,直接從設計稿轉化成前端頁面,然後通過可視化畫布和表單配置配置頁面的邏輯,最終輸出可運行的多端代碼。

更多信息,歡迎大家訪問下面的鏈接進行了解: 

http://ling-deco.jd.com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凹凸實驗室(AOTULabs)。
如有侵權,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