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人·黑湖科技CEO周宇翔:To B產品不應忽視產品體驗,製造業的未來是需求定義生產

周宇翔,黑湖科技聯合創始人&CEO

畢業於美國達特茅斯學院,多年大數據、工業軟件產品連續創業經歷。獲選福布斯“亞洲30歲以下的30位優秀創業者”榮譽,快公司中國商業最具創意人物,黑湖科技是達沃斯論壇2021全球科技先鋒。


文 | babayage
編輯 | 笑 笑

周宇翔說,自己這半年來鮮少接收專訪,因爲他希望將更多的精力用於專注打磨產品,也希望能讓黑湖優秀的合夥人團隊多多站上前臺。

在2021-2022跨年之交與《科創人》暢聊一次,“主要是想給過去這幾年做個階段性的記錄”。

黑湖新一代戰略級產品正在緊鑼密鼓的開發,在初創5年中,周宇翔高品質的發聲成爲了黑湖品牌塑造的關鍵動作,但接下來,這位船長準備將全部注意力聚焦於未知航路,帶領黑湖駛向智能製造的深藍星海。

參與全球級併購案
嗅到中國製造業升級機遇
四川宜賓,我國三線建設時期的重點工業城市,擁有堅實的工業和製造業基礎。

周宇翔出生於宜賓,家中不少親戚從事於製造業工作,但當年的他志向並不在此,少年將自己的熱愛與夢想全部寄託於計算機上,中學時期不僅多次出戰計算機奧賽,還曾斬獲國家一等獎。

周宇翔正式的職場生涯起始於巴克萊,與他同期的年輕人大都渴望入職IPO部門,可週宇翔卻毫不猶豫地選擇加入製造業併購組,他給出了兩個理由:“首先,IPO工作是一份流程性質的工作,而我希望面向未知和不確定;另外,我的夢想是創造自己的企業,因此希望能夠更透徹、更全面地理解企業運作的全貌,相比起IPO,併購需要對企業瞭解到骨頭裏,顯然更符合我的追求。”

明智的人生決策註定會產生高額紅利,問題在於回報變現的週期是長是短,周宇翔並沒有等待太久。在全球範圍內,併購是常見且高頻的企業擴張手段,僅西門子一家企業每年執行的併購標的便接近20次。但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企業卻疏於此道,直到2010年前後國家鼓勵“製造企業走出去”,國內製造業巨頭的海外併購步伐驟然提速。周宇翔的選擇快速產生了回報,他參與的併購案中,不乏雙匯併購Smithfield、南車收購採埃孚這類撼動全球行業版圖的頂級案例,從中汲取的認知與見識成山成海——而其中讓他最受震撼的,是中國製造業企業與國際巨頭在管理領域的巨大差距,“在法蘭克福陪同一家企業的領導參觀某汽車減震器工廠,發現現場幾乎沒有任何紙張,所有的生產線數據都由機器採集傳輸到計算機上,管理者只需要在辦公室分析電腦傳遞來的各種監控信息就能準確決策;而就是這位領導,他很開心地跟我們說國內剛剛推行了一個新的理念:走動式管理,需要中層管理不斷去現場走動,尋找問題、再去解決問題”。

“我們的新理念是別人已經淘汰的”,看到這種巨大的能力代差,周宇翔意識到,這也許就是自己在尋找的創業機會,當這個念頭在腦海中閃過,一種宏大又讓人激情澎湃的使命感自心底噴薄而出。

2015,周宇翔辭去高薪工作,召集兩位同道好友,在北京的一個四合院裏啓動了第一次創業,公司定名爲“馬達數據”。

跑偏的初次創業
以科技創業領域的普遍標準來看,周宇翔打造的創始團隊可謂羣星閃耀:三位創始人分別來自達特茅斯、斯坦福和卡內基梅隆,分別掌握着行業經驗、算法經驗及技術經驗,其中更是有一位在Palantir擔任要職的合夥人,在這場名爲“成爲中國的Palantir”的盛大競逐中,周宇翔團隊擁有顯而易見的巨大優勢。

三位好友一拍即合。周宇翔至今還能記得他們在中關村創業大街討論創業的那一天,滿街都是各種“掃碼求支持”的創業項目,從街頭掃到街尾,領到的毛巾、肥皂、食用油足以解決三位“新北漂”的生活所需——同樣的場景還發生在奧森跑步時掃碼領水,“當時還沒有‘內卷’這個詞,我們幾個一邊抱着人家送的一堆東西一邊說,我們可不能去擠這麼擁擠的賽道(笑)”。

至少在2015年,“數據驅動製造業產業升級”是一片藍海。出色的團隊與令人耳目一新的戰略定位,很快便俘獲了天使投資人徐小平的“芳心”,接下來,周宇翔迅速在全國鋪開局面。

然而,事情進展得未如預期般順利。創始團隊第一代產品的設計大邏輯,是基於工廠實時數據進行分析優化,識別設備故障、產能瓶頸,實現降低庫存等目的。在2022年,這個邏輯一聽便懂,但在2015年,大量工廠——甚至包括伊利、三一重工這類頂級企業——還在用紙單來記錄信息、用Excel做資源規劃、排查排期、分配任務,“數據尚未上線,何來‘數據驅動’?”

周宇翔察覺不對,果斷決定調頭。他關停了馬達,帶着創始團隊“下廠”體驗生活,與工人同吃同住,“不摸清工廠這個製造業核心單元的現狀和真實邏輯,就不可能在數字世界搭建出能夠服務製造業的賦能工具”。

這一輪深入田間地頭的一線調研,持續了將近一年時間,在製造業最底層的一線場景中,周宇翔與他的夥伴挖掘出了真正具有長遠價值的戰略定位:數字化驅動的新一代工業協作平臺。

“從宏觀而言,供應鏈的消費段已經完成數字化,流通段正在完成,我們要在製造生產段完成數字化供應鏈的最後閉環;從微觀來看,當年製造企業的信息基礎普遍薄弱,即便是採用了西門子等外企的工業軟件,也存在高成本、上線慢等因素,而我們在調研中發現,工人們每天鏈接外部世界的渠道就是手機,他們學習傳統工業軟件有些困難,但操作手機APP卻很熟練,如果採用‘手機APP+公有云模式’,搭建一個柔性開發、靈活配置的協同產品,應當能實現低成本落地、快速上手”。

2016年6月,周宇翔與創始團隊走出工廠,帶着最鮮活的感知、最一手的體驗,開始新產品的搭建。

科創人:爲何選擇遷往上海啓動黑湖?
周宇翔:北方製造業板塊以大型國企爲主導,對於一個早期創業公司而言,要麼連POC的機會都很難獲得,要麼小概率會有企業非常欣賞你、以項目制的形式展開合作,而我本人對於定製沒有興趣,我們堅定地要走產品路線。南方江浙滬一帶擁有大量民營製造企業,如今已經有很多意識超前的廠二代接班,但他們大都沒有遇到過優質的科技服務商,當我們登門拜訪時,發現對方非常熱情的接納我們,甚至願意配合我們創新,在產品尚處早期階段的時候就與黑湖展開合作。當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多的時間分配給南方的企業,索性就搬到上海更方便一些。

科創人:黑湖科技這個名字很酷,有什麼特殊的來由?
周宇翔:當時由於一些狀況,我們特別着急要註冊一個公司,在企業註冊方面很資深的合作顧問建議說,要用“顏色+江河湖海”的組合以避免註冊失敗,排除掉一些太難聽的名字,黑湖聽上去還不錯。而後我們發現這個名稱對於中國工廠的數字化轉型來說也十分貼切:過去,大量數據沉在工廠的湖底,我們只能看見漆黑的水面,而黑湖要做的事情,就是向湖中投入一顆“數字化”的石子,讓湖水產生漣漪,從而利用湖裏數據來驅動工廠的生產和業務。

重視用戶體驗,塑造特色壁壘
“如果有機會回到2016年第二次創業之初,您會對當時的自己說什麼?”

“(略一思忖)沒有什麼,黑湖這一路沒有犯什麼錯誤。”

篤定自信的背後,是無數大大小小的正確決策:採用雲原生+微服務架構,搭積木式部署方便、快捷,並且新需求、新組件的開發也更加敏捷高效;基於手機這類移動端設備實現低成本落地,不用客戶去重新購買硬件做嵌入式改造開發,並且充分利用這類設備的“可移動性”,實現最後一米實施數據驅動的協同;爲了解決跨部門、跨企業的數據孤島問題,採用抽象化建模手段,將生產線所有活動分爲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物料管理以及設備維護四大版塊,再將每一個板塊分爲規劃層、執行層以及數據分析層;“只有線上化、結構化、關係化的數據才能夠被稱爲‘數據資產’,否則只是數據垃圾”,爲了實現數據結構化,不計成本採用自然語義分析技術……

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黑湖科技對於產品體驗的極致追求。To B究竟是否需要產品體驗?大部分都會政治正確地回答需要,可真要真金白銀投入體驗優化,又有多少初創企業捨得出血?

黑湖是一個異類,一年多的一線體驗,讓黑湖創始團隊充分意識到一個問題:數據驅動工業協同,數據上線是一個關隘,除了部署更多智能硬件採集數據之外,如何讓工人能夠輕鬆、便捷的記錄數據、完成工作,至少在數字化轉型的初期,一定程度上會決定工業協同軟件的成敗生死。

所以自黑湖產品研發的第一天起,產品體驗便有專人負責,融資到位後更是設置UX(用戶體驗)崗位不斷優化體驗;基於App開發的應用會讓工人們去試用;工程師團隊向前走、到現場去,“傳統大廠‘銷售-收錢-交付-需求分析師-工程師’一路下來,工程師完全不知道自己做的是什麼”;定期邀請客戶座談,“威逼利誘”種種手段,只爲讓客戶多多吐槽;相比起工廠主的評價,更在意一線工人對產品的使用狀態,與農夫山泉合作時,黑湖工程師在千島湖水源基地常駐深挖,只爲找到最適用於工人們的產品形態……

舉一個細節例子:黑湖工程師團隊在早期跑一線時發現,提醒通知功能對廠房內勞作的工人時常失效,工廠內普遍噪音巨大、聽不到聲音提醒,工裝又普遍寬鬆、很難感受到震動提醒,而“通知失效意味着整個系統廢掉”。最終,黑湖團隊給出了一個真正適用場景的解決方案:通過移動設備的電筒燈頻閃實現通知功能,徹底解決了通知到達率偏低的問題。

產品理念無所謂對錯,只有更加適合。基於對一線場景痛點的充分了解和對技術手段的理智應用,黑湖智造協同系統能夠在一週內就完成系統培訓,4-6周內完成系統上線,解決了過往傳統工業軟件上線慢、磨合週期長的問題。

科創人:在您看來,用戶體驗對於To B產品而言,是足以成爲壁壘的差異化優勢,還是僅僅是錦上添花?
周宇翔:這取決於產品的定位。如果是彙報式系統,只爲滿足管理層的訴求,那並不需要特別重的產品體驗優化對方也願意續費。可黑湖並不是一個彙報式系統,我們相信未來的工廠是去中心化的,去中心化將改變“工廠-工人”“職能-職能”等多種關係,每個人都應該基於數據做出判斷,而不是基於一個彙報體系做決策。在這樣的場景下,我認爲對於每個能夠觸達數據的操作者而言,體驗都是重要、必要的產品價值。

小工單,始於善意的意外回報
如果說黑湖智造是深度調研、精心策劃、持續打磨的戰略級產品,黑湖小工單更像是一個善緣結出的善果。

2020年初疫情來襲,相比起部分企業以免費換取流量的噱頭,黑湖科技給出了誠意滿滿的抗疫扶持方案:所有爲抗疫做出貢獻的企業,可以在兩年內免費使用黑湖的拳頭產品黑湖智造,由黑湖專家遠程支持上線,“其實是律師建議從法律上講,你不能號稱終身免費,實際上黑湖對於這類企業的幫持會持續更久”。

黑湖的抗疫善舉經諸多頭部媒體報道之後,發生了一些周宇翔預期之外的事情:黑湖是一款面向大中型製造業企業的工業協同產品,但通過記者前來求助的企業中,小微型企業佔據了絕大多數。這類企業有着很高的學習熱情,“自己組織培訓、鼓搗我們的產品,但是跑了三四個月之後我們回訪發現,黑湖智造在小微企業中真正跑起來得並不多”——雖然黑湖是一款便捷搭建流程的產品,但畢竟還要有一個流程,可在走訪小微企業時周宇翔發現,這類企業的流程幾乎每天都在變,“甚至連物料編碼都沒有”。

“對於這類企業,黑湖智造即便是免費的,對它們幫助也不大。那段時間我每天都在想,我們怎麼能幫到他們?”

善意的發心引得了善意的迴應,恰逢國內某IM頭部廠商負責人找上門來,對方帶來了一條有趣的信息:在疫情期間,很多小微企業利用IM軟件進行打卡、測溫和疫情管控工作,對方主動提議基於自身公有云+IM體系,配合黑湖打造一款真正能夠幫助小微企業的管理軟件。

彼時,黑湖服務的客戶大都是華潤集團、農夫山泉這些行業巨頭,對方提議時言辭間頗有忐忑之意,周宇翔卻爽快地點了頭,“首先,我一直有一個信念,我不希望黑湖發展成中國的SAP,只服務頭部客戶、大型企業,而是希望能幫更多的中小企業跨越成長鴻溝;第二,黑湖天然的微服務架構、結構化數據,專長於在各種工廠之間建立鏈接,我們希望能夠服務整個製造業產業鏈,那麼我們遲早要觸達中小型企業,如果我們不具備針對這些工廠的數字化能力,黑湖夢想中的鏈接就沒有根基”。

2020年9月,“黑湖智造·輕量自上線”版本POC結束,MVP驗證結束於2021年3月,之後正式定名爲“黑湖小工單”,正式完成商業化閉環。沒有終端硬件、沒有APP,這款貼身服務於中國小微型製造企業的小程序,因善意而生,亦因這份善意收穫了豐厚回報:季度環比收入增長200%。

從設計定義生產到需求定義生產
黑湖智造、黑湖小工單之後,黑湖的第三款產品正在祕密研製過程之中,從周宇翔激動的神情中能夠感受到他對新產品的十足信心,但除了“會使用區塊鏈等技術”之外,他還是成功地做到了守口如瓶。

科創人:談一談對工業協同領域未來趨勢的判斷吧?
周宇翔:過去10~20年,製造業的數字化、自動化,都是以“如何提升生產力”作爲目標,降本增效、產能利用率是核心關鍵詞。但是在未來,製造業的變革會體現爲生產關係的轉變。過去製造業是設計驅動,“設計-生產-營銷-銷售”是主要模式,可今天這個時代,消費互聯網已經大面積消滅了消費信息的不對稱,通過廣告獲客的模式變得越來越貴,而廣告對消費者的影響力也在不斷衰弱。

這個趨勢下,生產關係將由設計驅動逐漸轉變爲消費者定義製造,就是以需求定義製造,取代設計定義製造。消費者需要什麼,直播前可能根本沒有庫存,直播中接受到需求信息之後再由工廠去生產開發,只要整個產業鏈協同效率夠高,工廠可以實現基本零庫存,所有的生產行爲都是有的放矢,而非計劃甚至拍腦門。

要實現這樣的生產關係,我們做的數字化改造就不僅僅是圍繞降本增效這個目標進行,降本增效的現象依舊會出現,但只是作爲副產品,變革的核心是如何讓工廠具備柔性響應需求的能力,從消費端需求滲透到一級、二級、三級工程需求,再到原料工程需求,雲計算天然具有這種穿透力,SaaS本身就是低成本切入這種體系的產品形態。

這是黑湖對於未來的定義,我們的所有產品線都將爲實現這一願景而努力。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