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修心能養生,你應該怎樣三省吾身

這篇文章咱們說一個科學觀念上的新進展,這個進展可能直接對你的身心健康有好處。

咱們先講兩個故事。

  • 老王進入四十歲以後,明顯地感覺自己的身體不如以前了。他白天稍微工作一會兒就會感到很勞累,四肢乏力,常常犯困。老王知道這是因爲自己的睡眠質量不好,晚上躺在牀上總愛想事情,有點焦慮。情況好像越來越嚴重,老王甚至覺得已經有點抑鬱了,他趕緊去看了醫生。

醫生的診斷結果的確是長期失眠導致的身體不適。醫生給老王開了一些有助於睡眠的藥,可是老王仍然抱怨睡不好。最後醫生讓老王佩戴一個智能手環,他要實時記錄老王的睡眠,看看問題到底出在哪裏。

幾周之後,醫生看着老王的睡眠數據,感到非常不理解。老王的睡眠質量相當好。他每天都能連續睡八九個小時,不管按什麼標準,這都已經足夠了啊。

老王以爲自己沒睡好,他的身體表現就好像真的沒睡好一樣。

  • 小張今年二十多歲,她正在減肥。小張知道,要想保持身材,就必須儘量喫低糖低熱量的“健康食品”。有時候小張的午餐就是一點水果和蔬菜。但是小張也深深地體會到,“健康食品”真的都不怎麼好喫……而且最大的問題是根本喫不飽。小張經常處於飢餓狀態,她只允許自己每週喫兩頓正常的、好喫的、能喫飽的飯。

有一次參加公司活動,小張看現場提供的蛋糕很不錯,做得很漂亮,感覺應該好喫。小張決定破戒一次,她走上前去拿起一塊蛋糕。這時候旁邊有個工作人員熱情地告訴她,這個是低熱量的健康蛋糕,你多喫點沒關係。小張就連吃了兩塊。確實很好喫……可是確實沒喫飽。

小張不知道的是,那個工作人員說謊了。這個喫蛋糕的活動其實是一個實驗。現場有一半的人被告知這是健康蛋糕,而另一半人則以爲這就是正常的、高熱量高糖高脂肪的蛋糕。人體內有一種“飢餓激素(ghrelin)”,能促進脂肪吸收,降低新陳代謝速度,並且讓你感到很餓。喫一頓正常的食物之後,飢餓激素的水平應該下降。這也是那些相信自己喫的是正常的蛋糕的人的表現,他們不餓了。

但是小張和她所在的這一組的人,他們的飢餓激素水平顯著高於另一組。他們以爲自己喫的是健康蛋糕,他們以爲自己沒喫飽,他們的身體就真的像沒喫飽一樣,拼命吸收和儲存脂肪。

這兩個故事取材於最新一期《新科學家》雜誌報道的幾項研究。老王和小張的情況,叫做“反安慰劑效應(nocebo effect)”。

你肯定聽說過“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一個人覺得自己身上這兒疼那兒疼,到醫院醫生給開了個藥,他喫下去感覺真的好多了,殊不知,那個所謂的藥的成分就是澱粉,根本沒有對症的作用,是個“安慰劑”。病人所謂的“感覺好多了”,其實完全是個心理作用。然而有意思的是,對很多病症,在最科學、最客觀的檢測之下,研究者發現服用了安慰劑的病人不僅僅是“感覺好多了”,而且他身體的硬指標,比如血壓之類,也真的變好了。

人的思想,可以切實地,影響人的身體狀況。

而所謂“反安慰劑效應”,則是這個人本來沒事兒,因爲自己以爲自己有問題,結果就真的有了身體問題。老王睡眠沒毛病,小張喫的其實是個正常的蛋糕,可是他們的身體反應就跟失眠和吃了健康蛋糕一樣。

反安慰劑效應的極端例子是自己能把自己嚇死。1970年代,美國的一個病人被醫生診斷是肝癌晚期,過了幾個月他就死了,可是解剖顯示,當時的醫生是誤診,他根本就沒有肝癌。他不是死於癌症,他是死於以爲自己有癌症。

安慰劑效應和反安慰劑效應到底是怎麼回事兒,思想到底是怎麼影響身體的,現在科學家還沒有完全搞清楚。但我想說的是這裏面並沒有一個什麼神祕莫測的、統一的機制,科學家已經找到了作用原理不同的幾種機制,而且大多跟大腦讓身體分泌某種激素有關,比如剛纔說的“飢餓激素”。

還有我們以前多次講過壓力對人身體的影響,包括“斑馬爲什麼不得胃潰瘍”、壓力怎麼影響細胞端粒的長短。心理壓力的作用在於影響皮質醇這個激素的分泌。長期的高皮質醇水平會導致身體內部發炎。

如果你不是科學家的話,你最想知道的可能不是機制,而是這有什麼用。

這可能有大用。《新科學家》這篇報道說,斯坦福大學心理與身體實驗室(Mind & Body lab)的科學家艾莉雅·克拉姆(Alia Crum),現在專門研究怎麼用一個好的心態,獲得好的健康。

我們以前說過,你如果把壓力當做挑戰,而不是威脅,壓力對你的健康就不會有危害。這就是心態(mindset)的作用。你需要改善心態。老王之所以有失眠的各種症狀不是因爲他真的睡眠不好,而是他以爲自己睡眠不好。研究表明,“抱怨的睡眠好的人”,各種症狀遠遠多於那些“睡眠不好但是不抱怨自己睡眠不好”的人。如果你認爲自己睡眠足夠,哪怕你明明睡得很少,你在很大程度上就不會有什麼睡眠不足的症狀。

所以小張應該以享受美食的心態去喫每一頓飯,哪怕她喫的是健康食品。她應該說服自己,這頓喫得很好、很多、很飽,讓身體減少分泌飢餓激素。

這聽起來似乎有點不靠譜,但是克拉姆等人做的研究還是比較過硬的。克拉姆曾經找到84個在酒店裏工作的清潔工,她們的身體狀況一般,普遍都有點血壓高。克拉姆告訴其中一半的人,說你們做的這些打掃衛生的工作,每小時要消耗200卡路里的熱量,這其實已經滿足了美國醫學界給的鍛鍊標準,你們幹活兒,其實就是在鍛鍊身體啊!對另一半人什麼都沒說。

結果短短一個月以後,那些被告知幹活就是鍛鍊身體的清潔工,平均體重下降了一公斤,血壓也下降到了正常水平。而另一半人沒有這些效應。

這個結果有兩種解釋。一個解釋是清潔工的心態直接地、自動地影響了健康;還有一種可能性則是那些被告知幹活兒就是鍛鍊的清潔工,她們幹活的時候特意更賣力氣了。

如果是後一種解釋,那這個效應就不怎麼神奇,但結果更像是第一個解釋!有人做了一個長期跟蹤研究,考察了6萬人的“健身心態”和他們二十多年來的實際健身狀況。結果是心態比實際的鍛鍊更重要。哪怕兩個人的實際鍛鍊時間長度和鍛鍊水平一樣,那個自以爲練得好的人,他的死亡率會比那個悲觀的人低很多。

所以克拉姆的建議是你要積極承認自己在鍛鍊。你不必騙自己,但是千萬別總說自己的鍛鍊水平不如別人。別忘了打掃衛生也是一種鍛鍊。

心態對“抗衰老”的影響就更大了。《新科學家》報道過一項研究:讓一羣七八十歲的人在一起假裝自己年輕了20歲,哪怕只有五天,他們的關節炎症狀也減輕了,站的也更直了,大腦反應也更快,連智商都提高了。

《新科學家》說,如果你心態年輕,你能平均比別人多活7.5年。如果你整天說自己不行了、真是老了,你甚至可能會提前38年得上老年病。

……所以,心態是真的很重要。爲了讓你進一步相信安慰劑效應的作用,我們最後再說一個你可能想不到的安慰劑效應。

生活中有些人早上要是不喝幾杯咖啡就無法工作,說咖啡能讓他們頭腦清醒,但是,有研究表明,喝咖啡的作用,可能僅僅是個安慰劑效應。事實上,哪怕你給人喝的是清水,只要你告訴他這水裏有咖啡因,他喝下之後也能感到精神倍增!

關於安慰劑效應還有一個重要的知識:哪怕你知道這是安慰劑,它還是會對你有用!這是一個重大好消息,這意味着安慰劑效應不是一個害怕被拆穿的戲法。你大可以放心瞭解相關的研究,做一個理性的、清醒的明白人,同時你還能享受安慰劑的好處。

我瞭解了這些研究,感覺簡直是人生何處不是安慰劑。下次看到有人說他如何如何的時候,我們的第一反應,應該在心裏問問,這到底是他被迫如此,還是他的主觀心理把自己變成了那個樣子。我們是生活在一個非常主觀的世界之中。

那麼瞭解了心態有這麼重要的作用,我們就應該時刻考察和反思自己的內心,你得學會“三省吾身”。《論語》裏說的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都是對道德品質的要求,普通人沒有那麼大的動力。老年朋友圈經常說的什麼“不生氣”之類的雞湯,則根本上不了檯面。

從今天講的這些科學知識的角度,對我們最有用的三省吾身,應該是下面這樣,

  • 裝什麼病?
  • 賣什麼老?
  • 你幹活就是鍛鍊身體知道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