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的言语讲述技术人,必须掌握基础性IT知识技能,第一篇

前言

此系列将以精简的言语讲述技术人,必须掌握基础性IT知识技能,请持续关注,希望给大家都是一些精简的干货.

第一部分:必须掌握的设计模式的6大基本原则

23个设计模式,都是从这六大设计模式中演化而来,所以这六大原则是产生23个设计模式的原则,作为技术人,可以不知道23个设计模式,但不能不知道这六个原则,这是心法

23个设计模式那是招式,所以基本原则比23个设计模式更为重要

原则一:单一职责

定义:一个类只负责一个功能领域中的相应职责;

亦即:你定义的类就一个因素可以引起它的变化。

简化理解:一个类单纯地干好一个活。

思考:继承关系(IS-A)是否有些违背了这一原则,在以后软件生命周期中,编码人需要考虑:基类要对子类负责。是不是Has-A更好呢?

原则二:开闭原则

定义:一个软件模块(或类)仅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亦即:不要想着修改现有功能,而是如何扩展现有功能。

简化理解:修改现有的功能,就意味着一切从来,带来不稳定。

思考:这一原则是对既有功能稳定性的维护,另一方面体现了面向抽象(接口)编程的重要性,接口不变,实现内容里面做调整。

 

原则三:迪特米法则

定义:最少知识原则

亦即:软件模块(或类)间尽量避免相互影响,相互不该知道就不要暴露。

简化理解:这是对安全和稳定性的维护

思考:安全领域的一个思想就是:权限最小化。

 

原则四:接口隔离原则

定义:类所需的接口应该是最小的,是自己需要的。

亦即:使用多个专门的接口,而不使用单一的总接口,即客户端不应该依赖那些它不需要的接口。

简化理解:不要设计一个很大的接口,自以为包罗万象,带来的是冗余。

 

原则五:依赖导致原则

定义: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当依赖于抽象。换言之,要针对接口编程,而不是针对实现编程。

思考:为什么IOC大行其道?解决的问题是为了什么?

 

原则六:里氏替换原则

定义:使用的基类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继承的子类,完美的替换基类。

思考:面向抽象编程,面向接口编程

 

第二部分: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

2.1 三码的表示方式

计算机的二进制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补码,且因CPU架构等不同采用了大小端存储在内存中,关于大小端大家自行阅读相关文章,至于有什么用,目前我能告诉你的是:

当我们设计底层编程及对数据存储和通讯时,我们可以头脑清醒.

正数的原码、反码、补码都是就是原码;提示,因为计算机采用补码,所以技术人脑子里面应该是补码,多转几圈没有必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他位取反;

负数的补码=反码+1;

 

[+1] = 0000 0001

[-1] = 1000 0001

 

[+1] = [00000001] = [00000001]

[-1] = [10000001] = [11111110]

 

[+1] = [00000001] = [00000001] = [00000001]

[-1] = [10000001] = [11111110] = [11111111]

 

2.1 为什么计算机内采用补码

原因如下:

1.原码不能表示减法:  1 - 1 = 1 + (-1) = [00000001] + [10000001] = [10000010] = -2

2.反码出现+0,-0:   

1 - 1 = 1 + (-1) = [0000 0001]原 + [1000 0001]原= [0000 0001]反 + [1111 1110]反 = [1111 1111]反 = [1000 0000]原 = -0

3.所以出现补码

PS:所以作为技术人,先记住你的数据在内存中是补码

 

注意:有一个行规,最大的负数的补码用1000...00进行表示

 

所以:类似于int的取值范围用(2^-31 -->2^31-1)进行表示 (中间有一个0)

 

第三部分:通讯协议必备知识

下图属于一个TCP/IP协议的全貌,大家可以收藏,多看看多了解,对于做通讯的技术人,这图很有价值,

对于普通人而言至少需要知道实际的四层协议,这个小图具有比较精简的直观理解,而大图值得收藏后期查阅使用,

本篇到此为止,后续接着写,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