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深度解讀:政事堂最近常提的“貨幣政策”

最近政事堂多次解讀貨幣政策,不但提早半個月成功預測LPR降息,還從貨幣政策的角度解讀黃思聰老賴、樓市現象等大家高度關注的話題。由於篇幅限制不便展開,很多人都感覺意猶未盡。像LPR、MLF、OMO一堆的利率,正常人理解起來就不容易,不知道啥時候又蹦一個新的利率出來,也不知道哪一個最能說明方向,等等。

  借週末的機會,小白深入講解一下我們目前的貨幣政策。本文篇幅極長,全文8700字,而且沒有多餘的水分,乾貨含量高達95%。以當前貨幣政策爲起點,橫跨房市、股市、基金,信息量很大,請做好長時間閱讀的心理準備。

  一、貨幣政策

  理論上,央行是可以無限量印錢的。但如果跟經濟增長不匹配,跟市場的貨幣需求不匹配,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通脹、通縮、匯率衝擊、市場泡沫、經濟劇烈波動、國際競爭力下降,等等。要控制好印錢的節奏、控制好每個時期的印錢規模和流向,讓經濟的繁榮期儘量長、蕭條期衝擊儘量小、低谷期儘量縮短,這就是貨幣政策要解決的問題。

  以往的貨幣政策很簡單,只有降準降息、加準加息。2015年股災後的這4年以來,我們頂着巨大的匯率壓力,美國加息我們不跟,美國降息我們也不跟。從歷史的角度看,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因爲終於正視70年以來各種正確決策中一直揮之不去的減分項——糾枉過正。

  基準利率的變動是貨幣政策中最強烈的一種手段,一使出來就是驚天動地,很難實現精準控制,一不小心就會用力過猛。就像小車在高速行駛中想往右變一道,於是向右猛打了一手,結果往右垮了兩道,意識過來之後又向左猛打一手,結果又過了頭……這70年我們在高速公路上開得很快,不是因爲方向控制得好,而是因爲馬力足夠強勁。如果打方向盤能精準一點的話,我們必定會開得更快。

  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反映的就是想精準控制方向盤的決心。

  市場利率不僅可以實現有針對性的區別化調整,還可以微調。這樣就可以一邊調整,一邊看經濟和市場的反應,及時而精確地做下一步調整,就可以像老司機一樣小角度精準變道。這是基準利率工具無法比擬的優勢。

  因爲要實現區別化調整,所以市場利率的構成稍微複雜一點點,由OMO、MLF、LPR三個利率構成,分別代表短、中、長三個維度的利率。

  OMO就是我們通常看到的“逆回購操作”,MLF是“中期借貸便利”,這兩個利率是商業銀行向央行拿錢的“進貨價”。

  LPR是“貸款市場報價利率”,是商業銀行對外貸款的“出貨價”。

  商業銀行的對公業務實際上早就以LPR爲基礎,利率市場化改革,實際上是把個人貸款業務也LPR化。改革後的新LPR,擺脫了基準利率的限制,以MLF爲錨點,在MLF基礎上加點形成。並新增5年期利率,專門針對樓市調控。

  二、從利率變動看清整條脈絡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統計表格,但在網上你基本不可能找得到。這個表格統計的是近4年市場利率的變化,其中的信息量很大,可以從中看清貨幣政策的整條脈絡。

  信息量1:市場利率的錨,一直盯着美元利率而動

  雖然這4年以來美國加息8次,降息3次,我國的基準利率都頂住匯率的壓力,一次都沒有跟隨。但實際上,作爲市場利率的錨,MLF利率一直隨美元利率而動,只是升降的幅度都不像美元利率的激進,而且去年美元加息超過2.00%水平之後MLF不爲所動,今年降息跌破2.00%之後重新跟隨節奏。所以一直以來,我們的市場利率波動雖然比美元溫和,但是節奏上基本是一致的。

  從美元加息到2.00%,到加速加息,到快速降回2.00%以下,6次高頻調息只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我國央行在這期間淡定旁觀,因爲知道2.00%以上的利率,美國經濟絕對喫不消,所以沒必要像個散戶一樣追漲殺跌,攪亂本已脆弱的市場。這其中體現了央行超卓的預判能力。

  信息量2:MLF與OMO是同進共退的關係

  從2017年初至今,MLF利率上調4次下調1次,OMO也是上調4次下調1次,基本都是同步的,時差最大不會超過1個月。除了去年3-4月份的一次上調,基本都是MLF先行,OMO跟進的關係。

  18號的OMO下調之所以對市場刺激有限,就是因爲業內對OMO跟隨MLF下調早有預期,只不過結果早於預期罷了。

  信息量3:LPR已完成對MLF的錨定

  在11月初MLF降5基點的時候,市場就預期LPR要跟隨降5-10基點,小白在《冷靜對待MLF降息》裏對市場樂觀預期潑了半盆冷水,認爲下調10個基點太樂觀,LPR只會規規矩矩跟着MLF降5個點。

  這是因爲,在8月9月連續兩次下調之後,10月LPR就沒動了,說明已經完成了對MLF的錨定,這個階段就固定在90個基點的加點關係。既然錨定已經完成,後面LPR就只會老老實實跟着MLF一步一腳印地走。

  信息量4:市場利率第一次完整的傳導

  8月25日利率市場化改革以來,在11月這一個月內完成了從MLF到OMO,到LPR,這樣一次中短長期的完整的利率傳導,象徵着三位一體的市場利率結構正式形成。以後我們將見到的都是作爲錨的MLF一般會先動,然後OMO和LPR跟着一起動,反映貨幣政策的態度。而特別地,5年期LPR是否跟進,反映的是對樓市調控的態度。

  所以我們看到的11月先下調MLF,然後下調OMO,繼而下調LPR,這並不是3次連續降息,而是中短長利率的一個全面呼應,是一次完整的降息。

  信息量5:下一次降息窗口在12月中旬

  雖然鷹派官員一直都不肯承認,還一直想忽悠美國人民乃至全球,但美國的降息週期早就比司馬昭的心還要明顯,下一次美聯儲議息會議,也即美元的降息窗口在12月中旬(雙12當天)。雖然目前對外釋放了充足的鷹派言論,市場暫時對降息預期很低。但回顧過去3年,美聯儲每一年都喜歡在12月搞動作,所以不到最後一刻,都不能斷言。

  所以在雙12那天,剁手之餘,記得也要瞄一眼美元有沒有降息。如果美元降息,那麼隨後的MLF就會跟着降,OMO和LPR也會降。

  即使美元在雙12不降息,MLF也有可能會降。周小川在週四的講話猶在眼前,說的就是這種可能。前任官員因爲沒有太多政治動機的約束,所以講話會更客觀、更靠譜。

  三、Q3《執行報告》釋放的信號

  三季度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在上週六發布,這份報告對理解國家貨幣政策的原則和方向有極其重要的作用。這份報告的正文有好幾十頁,正常人是很難有動力去看的,幸好的是,很多媒體都會把要點提取出來。我們看完全部要點就足夠了,特別是要對比Q3相比Q2的變化,這些變化就是貨幣政策調整的方向。

  主要的變化有6點:

  第1點指出的是宏觀經濟發生了變化,這是調整貨幣政策的大背景。

  第2點說的是逆週期調節力度要加大(也即市場利率降息的力度要加大),但是不會像以往一動就是25個基點,一動就是基準利率或存款準備金率。

  第3點的實質也是要放水。上個月小白就提過社融規模的問題,整個Q3的社融規模趨勢很不樂觀,這是當時小白堅定看好貨幣要繼續寬鬆的一個重要依據。

  第4點很重要,強調的並不是通脹本身,而是要打壓對通脹的預期。

  (這裏要插播兩個經濟學的知識):

  第一個是政策跟行爲的博弈。無論制定怎樣的政策,人們總會在行爲上作出改變,讓自己在新政策下爭取最大的利益。這種行爲的改變會使政策執行效果打折。所以在制定政策的時候還必須考慮這一層博弈效果。一條優秀的政策,很大程度就體現在管理預期的能力上。

  第二個是形成通脹的心理因素。形成通脹有4大因素,前面3個是實質性因素,很好理解。最神奇的是,還有一種叫做“預期”的心理因素,也能形成通脹。原理是,當你知道豬肉太貴,牛肉現在比較便宜,但下週也要大漲,這時候你就會迫不及待買10斤牛肉回家先屯着。這樣一來,預期就會變成現實,當大家都去搶購替代品的時候,豬通脹就會演變成真正的全面通脹。

  面對CPI的上行,如果只是官員出來喊兩句“這不是通脹,大家不必擔憂”,這是完全沒用的,現在的人們沒那麼好忽悠,得有實際行動纔有說服力。

  所以在公佈CPI同比3.8%的豬通脹之後,央行快速落實市場利率全面降息,就是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國民,這只是假通脹,央行絕對不會用加息去壓制。這就是要把通脹預期扼殺在搖籃中。把管理預期放在重要位置,這不失爲一條優秀的政策。

  第5點講的是要刺激出口,出口是組成GDP的四大部分之一。出口的問題是在需求端,要刺激外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降低外國的進口成本,具體的方法有兩個:一個是通過降利率來壓匯率,另一個是通過促成RCEP來降低關稅門檻。

  第6點把Q2的“房住不炒”去掉了。表面看有點嚇人,事實上要釋放的信號只是不再對樓市繼續收緊,而非鬆綁。另外還有一層不易看出來的意思,就是刪掉“房住不炒”之後,留下來的“因城施策”就更突出了。昨天(週六)廣州就率先做了反應,雖然不是明顯放寬,只是微調,但這種對政策的高調響應是很能說明問題的。

  Q3與Q2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相比,在寬鬆的方向上明顯是漸進的趨勢,所以儘管Q3已經過去了,但我們還要重視Q3的報告,除了看與Q2的不同,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改變的趨勢,可以提前預判Q4的貨幣政策方向。這就是爲什麼機構總能比較準確預判形勢,而散戶大多數只能後知後覺。

  現階段的貨幣政策,更注重的是釋放信號。相比於5個基點的微調,釋放信號的意義遠大於實際作用。一方面是吸取“糾枉過正”的沉痛教訓,另一方面也是體現央行對實體經濟本質性的把握:

  “市場缺的不是錢,而是信心。”

  這句話在一年前隨處可見,現在早就看不到了,但是市場現狀跟一年前並沒有太大變化。雙11的交易量又大增30%以上,這就很能說明問題。可能有人出來擡擡槓,說天貓的銷售數據有水分。但是,難道去年的銷售數據就沒有水分嗎?

  四、樓市調控要鬆綁嗎?

  新LPR在8月25日開啓,10月8日起掛鉤住房貸款利率,此後發生了兩個事情:一個是11月16日發佈Q3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刪除了“房住不炒”的表述;另一個是11月20日公佈的5年期LPR利率下調5個基點,與刪除“房住不炒”互相呼應。

  對這兩個事件反應最興奮的莫過於房地產銷售,吃了兩年西北風之後,對他們而言這是天大的利好,在他們口中解讀出來就是樓市從此鬆綁,房價馬上要重新回到上漲通道,今年不買房,明年淚兩行……

  這顯然是樂觀過頭。

  懂內情的都知道,莫說5年期LPR只是降了5個基點,就算降10個點,15個點,你去貸款買房,利率還是一樣的。即使運氣很好,找到一家良心銀行,真給你降了5個基點,一年下來的還款也就少那麼一千幾百塊。樓市調控的大頭還在貸款額度一端,那一端並沒有放鬆。

  像前面所說,現在的政策更注重的是釋放信號、管理預期,下調5個基點利率的實際作用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傳達調控的態度——雖然沒有鬆綁,但至少不再繼續收緊。“房住不炒”雖然刪除了,但是貸款額度還是掐住沒有放開,你又怎麼“炒”得動呢?

  這就好比滅霸不喜歡看到鋼鐵俠亂飛,一把就掐住他。但是掐久了鋼鐵俠會窒息,滅霸又不想弄死他,於是手就放鬆一點,但還是掐在那,鋼鐵俠能喘過氣來,但不能亂飛,只能好好說話。現在的樓市就是那位鋼鐵俠。

  這種就是預期管理。打開5年期LPR降息窗口,是釋放一種預期。給房地產銷售兩個有力的銷售理由,其實不也是釋放一種預期嗎?

  小白一直都儘量避免談房價的問題,因爲有房的人有一百個理由看漲房價,還沒買房的人有一千個理由看房價大幅回落,所以無論看漲看跌,總會被另一派人的口水淹死。

  有一句話說得很好、很客觀:

  只發展樓市,實體經濟就會半死不活;

  但真把樓市搞死了,實體經濟也就沒法活了。

  如果一線城市的房價哪天真的腰斬了,即使還沒買房的人,他們應該感到的也不是興奮,而是不幸。因爲真那樣的話,我們就要重蹈30年前日本的覆轍,隨後長達20多年都走不出經濟蕭條的陰霾。

  試想一下,如果你湊夠了100萬的首期,買了套500萬的房子,才供了一年,還揹負着350萬的債務(爲了方便計算,這裏不考慮利息問題),這時候房價腰斬了,原本500萬的房子現在只賣250萬,你會怎麼做呢?只要心態不至於差到去自尋短見的,只要還是理智的,你就果斷做一個事情——棄房斷供。

  所以房價腰斬的話,就算不看對政府和開發商收入的衝擊,光看棄房斷供導致的地方銀行破產以及後面一連串的連鎖反應,就足以讓實體經濟崩潰得非常難看。

  要看懂樓市調控,有個很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區分開一手房和二手房。

  一手房的收入是屬於開發商和政府的,直接貢獻GDP,並不是“房住不炒”的主要調控對象。

  二手房的收入只是屬於個人,不貢獻GDP,是“房住不炒”的主要調控對象。

  樓市調控的主要手段是限制貸款額度(即提高首付比例),這個手段對一手房二手房是區別對待的,調控結果是隻進不出,買剛需一手房容易,賣二手房套利困難,特別在形成一二手房價倒掛現象之後。

  所以保持主要手段不變(貸款額度限制不變),通過降低5年期LPR釋放信號的方法,這樣既可以保增長,又可以限炒作。

  所以對於一線城市、優質樓盤的一手房而言,接下來一兩個季度要走一波小陽春完全是有可能的。這也是小白一直看好樓市能爲Q4的GDP做貢獻的一個依據。

  此外,很多人也不知道樓價與房地產股票的關係,以爲房地產股價是跟着房價走。其實只要簡單動動手指復一下盤就會發現這是相當不靠譜的認識。就看最近幾年的一線城市,2016年是最後一波瘋漲,但是地產股的瘋漲集中發生在2017年;房價在2018年下半年以來穩中有跌,但是這段時間的地產股偏偏就單邊漲給你看。地產股的上漲動能並不只是房價,更多的是成交量,以及預期。

  政事堂有兩個觀點講得非常好:

  1、批評很多經濟學家的主觀判斷。很多經濟學家都喜歡指點政策“應該”要怎麼做。這些觀點在喫瓜的時候看看是沒問題的,畢竟這只是別人在學術上的觀點。但是如果要用於指導自己的投資,那就萬萬不可。因爲政策就跟市場一樣,永遠都是對的,所以你必須站在決策者的角度去思考他“可能”會怎麼做,而不是指手畫腳認爲他“應該”要怎麼做。

  2、趁房價打折的時候,用盡量少的錢完成剛需房的購置,騰出儘量多的錢放在優質資產裏。因爲現在就是出於宏觀經濟底部,所以到處都有很多物美價廉的優質資產,包括股票、包括被動型和優質的主動型股票基金,但不包括房地產(無論房價漲跌)。

  五、談談現在的股市

  爲什麼說股票是優質資產呢?80%的股民是虧錢的,所以至少有80%的人無法想象股票是一項優質資產。

  有一句很諷刺的話:A股10年前3000點,現在還是3000點,10年前買入股票,到現在沒半毛錢收益。

  這句話聽上去很哲學,事實上是斷章取義。如果你再往前看4年,就會發現09年的3000點雖然只有08年頂點的一半,只是一個次高點。但只要你把07年的瘋牛行情抹平,05年到09年,指數從不到1000點起漲,4年時間漲到了3倍,怎麼說也是處於一個過熱的階段。

  用以往的一個過熱水平(高點)來跟現在大底部水平(低點)做比較,這不是斷章取義還能是什麼呢?如果把週期再拉長一點,在05年入市,那麼14年的時間,你的資產就是當年的3倍。相比買房,無數人做夢都想着能穿越回到05年傾盡家財去買房,05年的房子,只要地段不是特別好的,拿到現在,大抵也就是當時3倍的價格。

  優質資產

  有人說,易進難出的A股就是個垃圾堆。這句話沒毛病,以前的A股如此,現在的A股如此,但未來的A股可就不同的。

  垃圾堆的意思並不是所有都是垃圾,裏面也有值錢的東西,只不過想翻出值錢的東西來,你必須很用心去翻。好比說,醬油這東西是生活的高頻剛需,按照這個邏輯你就買入醬油的龍頭,這樣即使最壞的情況下,它的市佔率不再上升,也不再爲進一步打開市場而設計新品,只是老老實實賣幾款醬油,跟着CPI每年小幅漲價,那麼它的業績,它的股價起碼不會跑輸CPI。光是這一點,就不會太愧對“優質資產”的標籤。

  今年我們在IPO的隊伍裏看到郵儲銀行,看到京滬高鐵,甚至看到公牛集團,這是一個很好的苗頭,說明開始注重向A股注入優質資產。

  郵儲銀行可惜遲上了10年,要是10年前上市,那是100%的優質資產。有“印鈔機”之稱的京滬高鐵、有“A股ROE神話”之稱的公牛集團,都是當之無愧的優質資產。雖然未來成長空間穩定,甚至未來若干年的現金流都能比較容易測算出來,沒有想象空間,從而不能獲得高倍數的估值,但也正因爲其穩定而強大的賺錢能力,能爲持有者帶來穩定而且較高水平的年化收益,對個人而言是非常理想的優質資產。

  這時候可能會有人提醒小白,10年前A股上市了一家躺着賺錢的大公司,叫中國石油。那麼小白也要提醒他一個情況,跟10年前的股民相比,現在的股民讀過很多書、上過很多課、看過很多公衆號,雖然要對一家公司進行比較科學的估值還不容易做到,但是看PE看PB是完全沒問題的。10年前中國石油開盤價對應是PB接近30倍,當時股民什麼指標都不會看,只會看故事;換了今天的股民,看到30倍PB的開盤價,即使腦袋真被驢踢了幾腳,也不會去買。

  優質的股票不會便宜,但如果太貴也不會有人買賬。壹號土豬的質量比一般豬好,一般豬肉30元/斤,那麼壹號土豬賣45元/斤,很多人還會去買,認爲物有所值。但如果賣450元/斤,那就根本不會有人去買。今天的股民不是10年前的股民,今天的京滬高速和公牛集團,也絕對不是10年前的中石油,也沒辦法成爲10年前的中石油。

  如果說京滬高鐵和公牛集團是對於個人而言的優質資產,那麼對於國家而言的優質資產是什麼呢?

  國家現在最需要的是發展科技,需要有基礎、有巨大想象空間的企業,哪怕扶持1000家企業裏最終倒了999家,只要孵化出一家BAT,那都是國之大幸。——這就是科創板。

  作爲一個整體來看,科創板是一大塊優質資產。之所以說是國家層面的優質資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他並不適合個人去投資。巨大的想象空間和優勝劣汰的機制,使科創板股票的潛在收益非常高,同時潛在風險也非常大,一旦踩雷就是血本無歸,不是兩三個跌停那麼簡單。

  即使你有把握不踩雷,或者不怕踩雷,現在也不是時候。科創板前兩個月還是有比較明顯規律的,按以往業績(不管是否粉飾過)估值,翻個倍,就是普遍公認的估值。不少人就衝着這規律去投機,短期還真賺到快錢,但是在這一輪殺估值之中很快就扭贏爲虧,很快還演變爲深套。

  所以科創板即使有機會,也是在估值回到正常水平之後。不要怕等不到那個時候,因爲散戶在科創板死得太快,所以主要是機構與機構的博弈,這種博弈的過程中,肯定有一個回到正常估值水平的階段,甚至在正常估值水平之下的階段。

  股市的趨勢

  首先要糾正一個認識上的誤區:股市是實體經濟的先行指標(晴雨表)。

  這個規律原本是從美國傳過來的,但是這麼多年來,在A股從來就沒怎麼靈驗過。甚至現在的美國,在股神特朗普接手之後,美股還被玩兒成實體經濟的滯後指標。所以,認爲“現在A股還是低迷,那麼實體經濟復甦遙遙無期,從而A股也不存在築底尾聲的實際支撐”這種看法是不靠譜的。

  中線來看,現在滬指處於一個比較規律的箱體,這個箱體略微往下傾斜,非常規則,但是現在就有向下打破的危險。小白更傾向於以長線大底的角度去看,中期形態被打破不是什麼可持續的影響,不能去追漲殺跌。

  股市大底部之所以都是長時間的,就是因爲要讓經過蕭條折磨的人們,重新去相信經濟能重新繁榮,是需要很長時間的,這段長時間,就是讓人們去經歷不確定性、從中克服不確定性。到大多數人都已經相信經濟能重新繁榮的時候,繁榮階段已經走過了三分之一。

  現在掣肘A股的不確定性主要有3個:外部的不確定性、內部的不確定性、自身政策的不確定性。

  外部的不確定性,主要是中美毛衣關係。一些看上去是突發性質的事情,無論是HK問題,還是海防邊境滋事,目的其實都是爲了毛衣問題。

  內部的不確定性,主要看經濟數據。實體經濟覆沒復甦、復甦到什麼程度,最直接的體現形式就是各項經濟數據。

  政策的不確定性,舉兩個栗子:對於CPI不斷攀升,人們不確定央行會否哪天忍無可忍就來個加息;5年期LPR利率雖然降下來了,但下一次還會不會跟着MLF連續下調呢?這些就是不確定性。

  這三大不確定性,解決其中任意兩個,股市就具備足夠的動力走出大底部區域。

  外部的不確定性是一場持久戰,目前只看到局部緩和的可能,徹底解決不是短期能見到的,甚至不是中期能見到的。

  內部不確定性,雖然經濟數據還沒形成好轉的趨勢,還在反覆,但是一些可靠的先行指標(例如工業庫存數據)已經形成好轉的趨勢。

  政策的不確定性,前三部分花了大篇幅講的就是政策的方向,實質上已經很明確,但是要市場普遍醒悟過來,還需要一到兩期貨幣政策的持續信號。

  所以除了外部的不確定性,另外兩個都很有可能在明年Q1就得到至少初步的解決。

  其實從一些簡單而靠譜的指標也可以得到類似的結果。例如破淨率超過10%的現象,也是預示着一個很大的機會正準備出現。

  巴菲特那句“別人恐懼我貪婪”很難理解,難就難在很多人不知道怎麼纔算是“別人恐懼”的時候。正好現在就是一個舉栗子的好時候,在兩大不確定性不久後就要得到解決、破淨率超過10%的背景下,中期箱體下破,技術形態噁心,下週還有機構博弈踐踏的衝擊。“別人恐懼”的時光很快就要出現。

  怎麼選股?

  A股有一個很重要的規律:牛市後半段靠散戶,前半段靠機構。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都是公募+外資主導的格局。現在越來越多遊資也已經被馴服,乖乖跟着機構走。

  外資和公募一致看好的,絕大部分都是較大規模的價值股(白馬股)。白馬股的走勢無非兩類:一類是中線波段式上行,一類是長線慢牛式上行,這兩種機會可以視自己的交易偏好選擇。怕麻煩的可以平時多關注小白分享的內容,小白喜歡投資白馬股,更喜歡研究白馬股,也喜歡分享各行業白馬股的選股擇時邏輯。

  如果知道自己實在不適合炒股,心態特別差,炒股就會毀生活的那種,又不想錯過經濟復甦的這一輪大牛市,那可以選擇分批建倉基金,每個月建一批,用3-6個月的時間分散建倉,可以確保建倉在底部區域的平均水平。

  基金選擇方面,既然看好的只是股市,那就要選擇股票型基金,而不是債券型或者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有兩種:一種是被動型的指數基金,被動追蹤指數,喫指數的漲幅,不用考慮股市風格轉換的風險;另一種是主動型的股票基金,這類基金的甄選是很有學問的,展開來說的話又是一篇長文,暫時就不贅述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股市是一個從別人口袋裏掏錢的平臺,即使大的機會擺在眼前,也只有少數做好充足準備人能抓得住。很多人每天都在看內容、學知識,但只有少數人每天強迫自己去思考,把輸入的內容轉化爲自己的思想,成爲能夠輸出的武器。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