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管理進階——如何在面試中考察候選人並增大入職概率

原創不易,求分享、求一鍵三連

前段時間有個粉絲抱怨了一個問題:

小釵,我最近面試遇到個非常不尊重人的面試官,全程咄咄逼人,語氣輕蔑,可把我氣壞了!

雖然面試就是評價候選人,但並不意味着面試官就一定強,所以有以下三種行爲的面試官特別要反思:

  1. 人格侮辱;
  2. 問很偏門的問題,並否定候選人職業生涯;
  3. 欺騙候選人;

怎麼說呢,其實我在面試這塊做的並不好,因爲我覺得面試是一件ROI較低的事,帶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可說是耗時費力了,所以除非必要我全部都會躲...

另一方面,我面試尺度較大,比較寬鬆,只要沒有重大缺陷,都傾向於放進來試試,所以絕對不能讓我作爲一號把關者。

但招人是人才運營至關重要重要的第一步,還是十分值得深入探討,首先說下什麼是面試。

面試的本質

我認爲面試的本質是梯隊建設,一般來說是團隊某個位置缺人了,需要補足缺口。但這裏馬上就有一個值得玩味的問題,什麼位置缺人,缺什麼人?

就個人經歷來說,缺三種人:

  1. 第一梯隊合作伙伴;
  2. 第二梯隊幹部;
  3. 第三梯隊幹活的;

第一圈層

首先說第一梯隊,這批人會從事團隊中最核心的工作,除了能力本身沒有大問題外,對忠誠度要求極高。

因爲重要性,這種人很難直接招,因爲將資源給到了不合適的人手裏,極可能能力越大,傷害越大

除非私交很好,否則一般不會直接外招,但私交好會走綠色通道,也不存在面試問題了。

偶也會外招一些進來,但多數都磨合不好,一段時間流失了,落下一地雞毛;但也有少數比較契合的會融入團隊,成爲中流砥柱。

第二圈層

其次是第二梯隊,從這個部分開始,一定會外招,而且必須保證每年有一定比例的進出: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第一梯隊一般有多年戰鬥情誼,但能力未必最優,因爲私交甚至可能會有所放縱,團隊需要在兩個方面幫助他們:

  1. 新的能力輸入,可能是管理理念,可能是技術能力,這些是外招第二梯隊的主要目的;
  2. 放進一些鮎魚,引導團隊做良性競爭,畢竟作爲Leader要讓自己有的選

第三圈層

然後就是一線同學招聘了,對於這些同學,如果職級不是太高,都是將權限下放給其他Leader就好。

綜上,團隊第一梯隊很少外招,第二梯隊會有不小的比例外招,招進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中層幹部了,團隊對他們的期待有三:

  1. 爲團隊帶來新的能力,可以是拉高上限,也可以是讓團隊能力更加全面;
  2. 增加團隊良性競爭氛圍,讓有些想躺平的同學不敢躺;
  3. 外招中層還有個重要工作就是完成本質那部分工作;

第二梯隊一般爲市面上的P7、P8,大公司職級往上挪一兩級即可。

可以看出,從招聘目的來說,第二梯隊這批同學日子就是不好過...

而基層員工是一個蘿蔔一個坑,反而沒什麼好說的:

不同圈層同學掌握的資源不一樣,對應同學如果抓住機會好好利用資源,這種經歷會造成人與人根本的差距。

因人設崗

因崗設人是正途,團隊當前缺什麼,我們就補充什麼。但依舊會有因人設崗的場景:

比如我們面了一個人,各方面都十分契合,而且本身蘊含的潛力或者資源對團隊中遠期會有莫大幫助,這真的是不錯的人才啊。

短期對團隊幫助很大,其能力長期來說也是團隊所需,那這個時候會強行將當前蛋糕分一塊出來給他:天上掉下歌林妹妹,不要白不要!

如何面試

前面聊了站在團隊角度是怎麼看面試這件事的:主要招聘的是第二梯隊和第三梯隊,除非特別合適,不會放入第一梯隊。

所以面試者可以對自己未來工作有個初步的預期,不要想一步登天。接下來我們圍繞如何面試展開。

如何面試

面試爲團隊是做梯隊補充,對面試官來說是對人做評價。

一旦涉及評價,就會有方法論,不同的面試者用的方法論不一樣,我一直用的都是五維模型及Leader的五件事:

leader是個相對複雜的工種,對於能力我這邊用的是五維評價模型

  • 戰略能力
  • 戰術能力
  • 信息收集能力
  • 表達(營銷)能力
  • 持之以恆的能力

然後話題會圍繞5件事展開:

  • 選題做戰略;
  • 梯隊建設;
  • 資源協調;
  • 核心輔導;
  • 機制匹配;

從面試結構來說是這樣的:

  1. 自我介紹。考察表達能力;
  2. 你處理過最難的三件事是什麼,再來一次會如何。綜合考察,重點聊天部分;
  3. 工作中,你最討厭的一個人。觀察人際交往;
  4. 工作中,你最認可的一個人。觀察短期志向;
  5. 你的待遇期待。考察ROI;
  6. 你期望自己在新團隊是什麼樣的角色。雙方預期拉齊;
  7. 你爲什麼離職。考察持之以恆和忠誠度;
  8. 你未來兩年的工作規劃是什麼。考察忠誠度和潛力;

優先從案例看是不是戰略級人才,是否具備獨立思考能力,這裏的核心是選題,是如何幫助團隊找到接下來要以什麼爲目標,並且說清楚爲什麼是這個目標。

交流過程中,一旦碰到以下信息都可以深挖:

  1. 是否作爲產品一號位完成了項目,項目的規模是什麼,做到了什麼程度,有沒有數據佐證;
  2. 是否有騷操作獲取資源的案例,在什麼難度下,獲取了什麼樣的資源,如果是部門負責人,怎麼做預算的,如何做資源分配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3. 是否有管理經驗,怎麼做的梯隊建設,案例是什麼;
  4. 如何做人才輔導,項目輔導,下面同學遇到問題怎麼處理的,是補位還是漠不關心,怎麼看待補位的;
  5. 所在團隊運行的核心機制是什麼,什麼是好的機制,什麼是不好的機制,是否有機制設計及推行的經歷;

重要內容都是圍繞最難三件事展開,如果面試者自己有預期有節奏,面試官就應該跟着面試者的節奏走;如果面試者沒節奏,那麼面試官就要帶節奏。

但是對於中高階人才,如果沒有帶節奏的意識,那是態度問題還是平時不總結問題,或者表達問題?

相信我,無論什麼原因,都不是一個好的開始。

選擇權轉移

當你對面試者比較滿意的時候,就要思考對方入職的成本怎麼樣了,最後需要將選擇權交給面試者,可以有以下對話:

  1. 你的家庭情況如何;
  2. 你上班的成本如何;
  3. 你的待遇預期如何;
  4. 我們是什麼樣的公司;
  5. 當前團隊是什麼樣的;
  6. 你如果進來會是什麼樣的工作,團隊對你的期待是什麼;
  7. 你有什麼想問的;

這樣的下去,高強度30分鐘的對話,可以初步瞭解一個人,但也就是初步瞭解一個人罷了,後續工作中才會真正知道該同學的能力與韌性。

胳膊肘外拐

如果碰到特別合適的候選人,爲了加大候選人入職概率,用人部門很可能會胳膊肘往外拐,比如說我常常就會扮演這個角色,一般來說會有以下行爲:

  1. 稍微擡高候選人的面試評價,提高其議價能力;
  2. 教候選人如何與HR交流,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如何要待遇;
  3. 酌情美化現有團隊,忽悠其進入;
  4. 留下微信,不斷傳遞消息;
  5. ...

結語

面試屬於人才運營機制(梯隊建設)的一環:

雖然面試是一個體力活,但新人入場後的表現更是直接ROI的體現,這是整個人才運營(梯隊建設)的事,大家既要看到全貌,又要掌握面試分支的技巧。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喜歡的同學可以四連支持:

想要更多交流可以加我微信: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